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B.枫桥夜泊(停泊)
C.聒碎乡心梦不成(风雪声)
D.随意春芳歇(休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允诺 讯期 称赞 赤道
B.俯冲 搭乘 崩塌 漫游
C.繁植 奉命 松鼠 飘浮
D.酷署 报考 闲逸 照耀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语言描写)
B.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投掷的姿势。(动作描写)
C.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外貌描写)
D.“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4、根据拼音补充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1.滨江小区占地600 mǔ_______。
2.花生zhà_______出来的油味道醇香,是烹调的首选。
5、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仪——(______)(______) 距 ——(______) (______)
炒——(_______)(______) 招——(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爸爸lǚ xíng _____了他的诺言,暑假带我到北京旅游。我在故宫观赏了jīn bì huī huáng ______的jiàn zhù _____,在长城上感受着长城的hóng wěi_____气势,在国家bó wù guǎn______里见识了各种qí zhēn yì bǎo_______。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好诗知万物。
诗中有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是家家户户过七夕的场景;诗中有自然万物,“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是深秋夜半的景色;诗中有爱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陆游对国家统一的期盼。
8、看拼音,写词语。
màn yóu_____过祖国的名山大川,我感觉自己更喜欢江南。在蒙蒙细雨中lǐnɡ lüè_____水乡的柔情,那一份yōu rán_____,让人顿觉xīn kuànɡ shén yí_______。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江南的空气略微有些cháo shī_____。
9、阅读。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反驳,只能哀鸣踢蹬。
【1】《绿色蝈蝈》的作者法布尔是 国著名 学家。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哪个方面的习性?是什么样的习性?
【3】绿色蝈蝈为什么偏爱蝉的肚子?
10、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溪水和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得落花流水。”
溪水说( )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 )宁可粉身碎骨( )说完( )挺身向前( )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 )前赴后继( )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依然唱着歌儿,深深地流着……
【1】“天然生就”中的“就”如果查字典,应查____部,在这篇短文里“就”字是____的意思。
【2】“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这是因为(_____)
①溪水不断地冲刷;
②石头原来的棱角太锋利;
③石头挡住了溪水前进的道路。
【3】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4】短文结尾处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聚集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了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收看……广大网友变身“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催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医院名称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编设床位(张) | 建设用时(天) | 参与建设人数 |
火神山医院 | 3.39万 | 1000 | 10 | 4000人以上 |
雷神山医院 | 7.97万 | 1600 | 14 | 7000人以上 |
小汤山医院 | 2.5万 | 1000 | 7 | 4000人以上 |
【1】判断下列对材料内容理解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可以看出广大网民对医院建设信任度不高。( )
(2)火神山医院是第一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 )
(3)火神山、雷神山、小汤山医院的建成与使用诠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 )
(4)火神山、雷神山、小汤山三所医院都是为了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
【2】应对疫情而建的专门医院是如何体现“中国速度”的?结合材料一、二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材料。
秋天的晚上,在浩瀚(hàn)的夜空中我们所看到的最亮的星是织女星。初秋的晚上九点钟左右,它越过我们的头顶;秋越深,它越过我们头顶的时间也越早。在这颗星的东方,有白蒙蒙像云一样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也叫做天河。
我国有个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的传说:织女星是天帝的孙女,她与一个牧牛童子互生爱慕,天帝不同意,但拗不过织女,就勉为其难让她下嫁给了牛郎。他们两个结婚之后沉浸在爱情中,忽略了工作,一个不再牧牛,一个不再纺织,惹得天帝动怒。天帝冷酷地下令,让他们一个住在天河东岸,一个住在天河西岸,每年旧历七月七日才能在天河中相会一次。这故事充满了农人们的幻想。他们以为在神的世界里,谁都应该勤劳地工作。要是谁怠慢了就该受惩罚,连天帝的孙女也不能例外。
那么牛郎星在哪里呢?我们且把那白茫茫的银河当作一条真的河流,我们的眼光渐渐地向东南移,渡过这河流最宽阔的渡口,就遇到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间最大最亮的那颗就是牛郎星,也叫牵牛星。在秋天的晚上,确实只有这一颗星能够和织女星相配。它的光辉稍稍带点儿黄,不及织女星亮,可是其余的星全比不上它。若是我们一连几晚,都观察牵牛星和织女星,就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正如故事里所说的一样,它们被一条银河间隔东西两岸。可是我们也不要太相信这个故事,在旧历七月初七的晚上,为了要看两星相会,白熬个通夜。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织女星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牵牛星的光辉是太阳的10倍有余,只因距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去只不过是两颗比较大的星。天文学家又告诉我们,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牵牛星距离我们较近,也有16光年。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这样一比较,我们不禁要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话要是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个。
看了这些天文数字,常会使人想起人生在世,真有“寄蚌(bànɡ)螃(pánɡ)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觉。可是从另一方面想,那悠久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都不能逃出自然法则的支配。我们人研究各种自然科学,能够发现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高明处。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了。
——选自叶至善《卧看牵牛织女星》,有改动
【1】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传说(zhuàn chuán) 下嫁(jiā jià) 拗 不 过(yòu niù)
间隔(jiān jiàn) 忽略(liè lüè) 勉为其难(mián miǎn)
【2】比一比,再组词。
置( ) 酷( ) 慕( ) 浸( )
殖( ) 酸( ) 幕( ) 侵( )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把你从上面选文中获得的有关织女星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体会哪句表达效果更好,写出理由。
①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②光的速度很快,光走一年的距离,就是一光年。
第_____句表达效果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选文中讲到的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故事。下列故事中不是出自中国的是( )。
A.《聪明的牧羊人》
B.《一幅壮锦》
C.《清不过包公》
D.《粽子和龙船》
13、课内阅读。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这一个自然段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先提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继续提问“________”“为什么要这样问”,然后具体说明________。从这段话中我能体会到________的重要性。
【3】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由“真人”我想到陶校长的一句名言:________。
【4】道德是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才能做一个“真人”呢?补全下列句子,表达你的想法。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________,要________,要________,要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做“真人”。
14、课外阅读轩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越来越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电影或动画片,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到的是细致、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还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电影和动画片,( )也给人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 )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 )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那电视前的观赏( )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滋味却不相同。
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阅读书籍仍然是探求学问、进行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愿你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读小说和看电影、看动画片有什么不同?在文中用“ ”画出来。
【3】关于阅读书籍,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
A.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
B.阅读书籍是我们探求学问、进行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
C.观赏电视方便快捷,更有利于孩子欣赏文学作品。
D.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的孩子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4】“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请快速默读短文,抓住关键词句,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我当值日生
清晨,我早早吃过饭,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因为这个星期我当值日生,我和同学王丽负责检查学校的卫生状况。
我俩从一个班级到另一个班级,依次认认真真地看地面、门窗、黑板是否干净,看课桌椅是否摆放整齐。检查的结果令人十分满意,记分薄上,每个班都打上了鲜红的“优”。最后,我们来到了办公室。办公室里,①凝神思考的校长似乎没有发现我们的到来,他的手上正捏着一支烟,地上还有一个没有熄灭的烟蒂在冒着缕缕青烟。我内心一阵慌乱,是“说”还是“不说”,我犹豫不决。说真的,校长为了我们学校各方面工作搞上去,早来晚归,废寝忘食,吃了很多苦。如今,②学校建设得像花园;教职工意气风发,劲头十足;③我们这些“丑小鸭”一个个变成“小天鹅”,哪一样不包含着校长的心血啊!这不,他又在思考着学校的什么大事呢。我看看站在身旁的王丽,④她正歪着头对我笑,好像在说:“校长乱丢烟蒂,你敢说吗?”我想到值日生的职责,便鼓起勇气,走到校长面前,说了声“校长您早”,接着又结结巴巴地轻声说:“校长,这烟蒂是您丢的吧?”一边问,一边弯腰去捡烟蒂,不料,校长已经把它拾起来了。我偷头看了他一眼,⑤只见他脸红红的,好像做了错事的小学生,认真对我说:“谢谢你提醒了我……”
我心慌意乱地走出办公室,王丽一个劲儿地说:“你真是个称职的值日生。”可她不知道当时我的心里有多乱。
早操结束后,校长开始讲话了,我心里紧张极了,头埋得低低的,不敢正视校长。⑥操场上回荡着校长洪钟一样的声音:“今天,我要向全体师生作自我批评……”什么?校长作自我批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要表扬咱们的值日生,她提醒了我……”我蓦然地抬起头来,看到校长的神情是那么严肃,那么认真,我的眼睛湿润了。
【1】文中画横线的6个句子,只有3个是比喻句,这3个比喻句是第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句。
【2】照样子,再写出五个重叠词。
例:急急忙忙 ( )( )( )( )( )
【3】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再写出三个你从课外写到的成语。
( )( )( )( )( )( )
【5】填空。(在括号里选用文中的重点词句作答,在横线上用自己的话回答)
短文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细致生动。提出批评前,“我”内心( ),不敢“说”也不忍 “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时,“我”( )问,大胆“说”是因为( );提出批评后,“我”( )地走出办公室,直到校长早操讲话时,“我”心里( );受到表扬后,“我”( ),是因为( )。
【6】短文最确切的中心思想是:( )
A.赞扬一位治校有方的校长勇于接受批评、改正错误的优秀品质。
B.赞扬校长治校有方。
C.赞扬“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D.赞扬校长治校有方和“我”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16、课内外对比阅读,完成习题。
【语段一】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语段二】①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②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③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⑤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语段三】一片片黄黄的、小小的花瓣,带着浓郁的香味,飘到了我和妈妈的头发上、身上、鞋上。我伸开双臂惊呼:“桂花雨!妈妈,这就是桂花雨!原来书上说的都是真的……多么浪漫,多么奇妙,多少梦幻啊!”我仰起头,桂花落在了我的脸上,轻轻的,细细的,带着花香,抚摸着我的脸,对我诉说着。 ——节选自《桂花开了》
【1】语段一中:一个“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开心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形象直接地体现了作者的心情。联系课文,你可以想象一下摇桂花时的情景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这句话放在语段二中,想想应该放在第______句和第____句之间最合适。
【3】语段一和语段三描写的场景分别可以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概括。
【4】选择题。
(1)语段一中“我总是缠着母亲问”,这个“缠”字,正确解释的一项是____
A.“我”嘴馋,想吃桂花。 B.表现了“我”迫不及待摇桂花的心情。
C.“我”很淘气,不懂事。 D.“我”是一个难缠的人,搅得母亲做不成事情
(2)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杭州的一处小山上桂花树很多,香气浓郁。
B.作者细致地描写“摇桂花”的过程,仅仅是因为有趣和快乐。
17、课外阅读。
长征中的炊事班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
连长要给炊事班补充几个战士。炊事员们不同意,钱班长对连长说:“连长,绝不能从连里抽人,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牺牲的同志的担子,我们担得起!”连长考虑了一下,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那时候我们连经过几次战斗,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多个,也实在不能再往炊事班里调了。
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走前几步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锅灶前。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用“ ”画出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
2.炊事员们为什么不同意给炊事班补充战士?
3.为什么看到那口铜锅连长“低下了头”,战士们“流出了眼泪”?
18、阅读理解。
松鼠(节选)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1】选文中画“﹏﹏﹏”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下定义
D.举例子
【2】选文第一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___、活动时间——___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松鼠___的性格特征。
【3】选文中加点的“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
【4】想象一下,松鼠冬天扒雪找榛子的情景,用几句话描写一下。
___
19、理解与感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进)入北京,闯(走)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1】给这段文字添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任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瑰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黑体字换成括号里面的,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里面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已用“∥”分为两层,在朗读时,前一层应读出______________的语气,后一层则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
【6】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1)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注意加点的部分,仿照例子写一写时间过得特别快的体验。)
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故事书,____________。
(2)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体会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再仿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围绕中心句“妈妈真勤劳”写一段话。
妈妈真勤劳。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
1.漂灯点缀河面。(改为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备受中国人崇敬。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的。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车在京九线上呼啸而过,那是龙的身影;西昌基地火箭直冲云霄,那是龙在飞腾。(用你知道的事实,续写两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龙变幻万千,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隐形入深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面对敌人的威胁,我们不能束手就擒。(改为反问句)
(2).他已经远走他乡,每年都很少回家几次。(修改病句)
(3).在战场上,战士们与敌人展开视死如归的斗争。(缩写句子)
(4).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安心治疗,我不得不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改为肯定句)
23、习作。
题目:爸妈,我想对你说
生活中,爸爸、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你。有时,却引起了一次次意想不到的误会,或者让幼稚的“我”很不理解……小朋友,你如果有不理解爸爸或妈妈的地方,也可以在作文里说一说,写一写,记住要流露真情实感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