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吉林四平一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结合这句话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A.画线部分改成肯定句是“都浸在桂花香里”。

B.朗读这句话时,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都要加重语气,加快语速,让人感受到桂花香气的浓郁和悠远,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C.“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说明“浸在桂花香”里的不仅是“我"家,而是“整个村子”。

D.作者以“浸”写“香”,化无形为有形,把感受到的桂花香气描绘得生动传神。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开辟:开垦)

B.默而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知识)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究可哀。(喑:沉默)

D.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不停地说)

3、关于提高阅读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有(       

A.带着问题读能加快阅读的速度。

B.为提高阅读速度,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C.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且要回读。

D.读书时我们要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林海》一文的作者是我国作家_________先生。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林海,具体描绘了_________的美丽景色及其在_________中的作用,真实地表达了_________之情。

5、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全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__ 怒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只要你坚持练习,______,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不知是谁惹恼了他,他______地走进了教室。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______,气势磅礴。

7、查字典填空。

“置“字按照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大写字母_______,音节是________

按照部首查字法应该查_______部。这个字的含义是:①放,摆,搁;②设立,布置;③购买。在“置之不理”一词中“置”的含义应该选择_____(填序号)。我还知道含有“置”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8、选择合适的词。(6分)

居然 竟然  

(1)这样的宏伟建筑,(   )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2)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 )收获了。

浮现 呈现 展现   出现

(3)我的眼前不时又( )出当年那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

(4)一个奇特的想法突然在我的脑海里( ),我顿时又有了信心。

(5)你的作业中( )这么多的错误,简直是不能原谅的。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本文已用将短文分为两层,请写出各层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沮丧的意思?当年那件让孩子沮丧的事,与后来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我代表我的祖国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不过是个愚昧无知的材料,中国留学生在外国,不仅经济上困难,政治上也备受歧视。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浑身散发着酒气的洋学生站起来向徐悲鸿挑衅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你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结业的时候,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第一年,他的画受到法国艺术界的好评。在几次竞赛考试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轰动了美术界,那个向他挑战的外国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1】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1)不平等地看待。_____

(2)无端生事,想要引起冲突。_____

【2】徐悲鸿受到什么挑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外国学生的侮辱,徐悲鸿是怎么做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有志者,事竟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一读下面的民间故事,完成练习。

长不大的牧羊人(节选)

从前,有个小牧羊人很会惹是生非。在放羊的路上,他看见一个卖鸡蛋的农妇头上顶着一篓鸡蛋,就扔过去一块石头,把鸡蛋全打碎了。卖鸡蛋的农妇诅咒他永远也长不大,除非他能找到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里的那个美女巴尔加利娜。

可怕的诅咒竟然应验了,牧羊人只好告别母亲踏上了寻找巴尔加利娜的旅程。他走到一座桥上,那上面有一个小美人正在一个核桃壳里荡秋千。

“来的是谁?”“是朋友。”“拉起我的眼皮让我看看你是谁。”“我正在寻找美女巴尔加利娜,她在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那里。您知道些什么吗?”“不知道,不过我送给你这块石头,以后它一定会帮你大忙的。”

小牧羊人走到另一座桥上,那上面有一个小美人正在一个鸡蛋壳里洗澡。

“来的是谁?”“是朋友。”“拉起我的眼皮让我看看你是谁。”“我正在寻找美女巴尔加利娜,她在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那里。您有她的消息吗?”“不知道,不过我送你这把象牙梳子,以后它一定会帮你大忙的。”

小牧羊人把梳子装在口袋里,经过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溪,看见一个人正在往袋子里装雾气,就走过去问他知道不知道关于美女巴尔加利娜的消息。这个人对他说什么也不知道,但是送给他一袋雾,说以后会帮他很大的忙。

(选自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

1试着给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排序。

______牧羊人踏上了寻找的路途,遇到一个小美人正在核桃壳里荡秋千并送他一块石头。

______喜欢惹是生非的小牧羊人被农妇诅咒永远长不大,除非找到三只会唱歌的苹果里的美女。

______牧羊人踏上了寻找的路途,遇到一个小美人正在鸡蛋壳里洗澡并送他一把象牙梳子。

______牧羊人踏上了寻找的路途,遇到一个人正在往袋子里装雾气并送他一袋雾。

2读故事,关注民间故事中的反复。

我发现:牧羊人问路的对话重复了________次。

3这样重复是为了(   )

A.在讲述中方便记忆,同时加深听众的印象。

B.没有任何用意。

C.使故事达到一定字数,内容更充实。

D.使故事更有趣,更动听。

4迁移运用:读画线句子,根据前两次问路时语段反复的形式,照样子把第三次问路写具体。

仿写:“来的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大象的乡愁

大象伏兰特来自印度,是一家马戏团的明星演员。它既温和又敬业,但辗转各地多年后,有一天它却 wú yuan wú gù“发疯了,给马戏团和观众带来不小的wēi  xié má fan。

当地警察要求马戏团老板处死它,老板无(耐  奈)地答应了。临刑前,一位(戴  带)礼帽的小个子先生匆匆赶来,他(竟然  果然)要求老板给他两分钟时间治好大象,并自愿立下生死文书。老板同意后,这位先生径直进入铁笼。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象。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 小个子先生感慨地对老板说:大象伏兰特没有发疯,只是思念故乡想回家了。它从小就在印度长大,所以我用印度语同它谈了一会儿心……“

后来,马戏团老板细看生死文书上的签名,发现这位小个子先生竟是英国一位有名的作家和诗人——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先生原来,( )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 )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1根据第.节中的拼音写词语。

wú yuán wú gù   wēi  xié   má fan

( ) (   )   ( )

2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chǔ  chù)死

(jìng jīng)

3在第③节的括号中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原来,_________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起,___________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学会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4联系上下文,圈出第②节括号中合适的字、词。

5联系上下文,将第②节 处补充完整。(要求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写出不同观众的表现)

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  

6简答。

文章第②节中这样写道:他(竟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象。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字上加引号?(不少于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第②节节意。(字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窃读记》选段,做题。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的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不买书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就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 适宜: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最能体现我复杂心理的句子,写在直线上。

惧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窃读中的的意思是(   )。

A. 偷;   B. 偷东西的人;   C. 偷偷地,暗中

4读了上文,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狼落狗舍

狼在黑夜里来打劫羊棚,却落入了狗舍,狗舍立刻像白天一样骚动起来。猎狗嗅到敌人老灰狼就在近旁,涌到狗舍门口,逼上前去迎战。

“喂,伙计们,有贼!有贼!”管狗的人喊道。院子的门关上了,立刻都上了门闩,这块地方顿时乱得像个地狱。这个拿着木棍儿来了,那个提着枪来了。

“拿火来!”他们嚷道,“拿火来!”于是有人跑去拿了火把。

狼在角落里坐着,他那硬硬的灰色脊背躲在那正合适,他露出可怕的牙齿,竖起硬毛,瞪着眼睛,好像当场就能把大家吃掉似的。然而跟猎狗们打交道,可得放聪明点儿,可不能来这么一手。总而言之,这是十分明白的。今儿夜里可没有不花钱的羊肉吃。

狡猾的老狼觉得应该进行谈判,他油嘴滑舌地开口说道:

“我的朋友们,何必这样吵吵闹闹呢?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你们长久失掉联络的同胞兄弟!我是来签订和约的,你们何必这样气势汹汹呢?让我们大家把往事一笔勾销吧,我们来订立同盟,我再也不来惊动你们的羊群,我还情愿替羊群打抱不平,我们狼可是最讲信用的,我发誓……”

“对不起,可没有那样便宜的事儿。”管理猎狗的头儿打断他的话,说道,“我可是白发苍苍了,我老早就看透了狼的本性,我对付狼的办法已经屡试不爽,绝对不跟狼讲和,除非把他的皮撕掉!”

于是他立刻放出一群猎狗,向狼直扑上去。

1这个故事从多方面对狼进行了刻画,仔细阅读,请用选文原句回答下面问题。

(1)关于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神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外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心理刻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中狼的主要特征是(  )。

A. 愚蠢无知、贪婪狡诈 B. 狡猾阴险、凶恶残忍 C. 凶恶歹毒,油腔滑调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猎狗一起对付狼,毫不畏惧,团结力量大。

B. 对付一切敌人,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坚持斗争,将其消灭。

C. 狼和猎狗是长久失去联系的同胞兄弟,要给犯错的人改正的机会。

15、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xiāo huǐ          )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qīn lüè        )军fèng mìng        )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lǒng zhào        )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用“﹏﹏”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3】细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中体会到__________

【4】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的语气。

【5】一直以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备受争议,据调查,有90%的人持反对意见,请你为他们阐述一下反对重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最好的消息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温森多有一次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地打动了。他二活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位女子。

  “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走运。他说道。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里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森多点了点头。

  “哦,对你来说这是个坏消息,官员说道,那个女人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呢!温森多——你让人给骗了!我的朋友。

  “你是说根本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这真是我这一个星期来听到的最好消息。温森多说。

1给下列标下划线的多音字注音。

(1)温森多有一次赢(   )一场锦标赛。

(2)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   )很重的孩子。

(3)他微笑着从记者的(   )围中走出来。

(4)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   )的年轻女子。

2同一个消息,官员说是坏消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温森多却说是最好消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温森多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画线句子中的二话没说突出表现了温森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个自然段中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这个消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本阅读。

19973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1联系上下,对词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崭新指的是非常新。   B. 辽阔指的宽广空旷。   C. 篇章指的就是一篇文章。

2文段的第一句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一开始就以低低地缓缓地这两个形容词为全文定下了_________的基调。 ( )

A. 时间、地点、悲痛   B. 人物、地点、难过   C. 事件、地点、难受

3飞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有两层含义:其一,暗示人,伟人仿佛_________,在离别之际忍不住还要最后再看一眼他的人民以及这块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土地;其二,表现了人民_________悲痛心情。  (   )

A. 不愿离去、怀念伟人   B. 不忍离去、不忍伟人离去

4在朗读这段时,我们应该用________的语速来表达人们________的心情。( )

A. 轻快、活泼;悲痛不舍   B. 徐缓、沉稳;悲痛不舍   C. 时快时慢;难过

5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   )

A. 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留给了祖国和人民后将骨灰撒向大海

B. 机舱着安放着他的骨灰盘旋在北京上空。

C. 永远地告别祖国和人民。

18、课内阅读。

众人这才明白了老羚羊冒死截车的缘故。顿时,大家对一直站在近前的那只老羚羊,肃然起敬。有人赶紧从车厢里拿出矿泉水,给受伤的小羚羊喝。老队长则从随行携带的药箱里,找出一些止血和消炎的药,碾碎后,敷在小羚羊的伤口上;然后,他又用纱布,小心翼翼地把伤口裹好。

他们担心小羚羊因为不能行走,会饥渴而死。经过一番商量,大家决定将受伤的小羚羊抱回车上,等到伤愈后再放归自然。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

【1】_____画出描写科考队员动作的词语。

【2】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老羚羊静静地注视着,待汽车发动起来,才缓缓离去。”“注视表达了什么情感?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远的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②将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文中句②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请你用这种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画上波浪线。在这样的天气中,身为军需处长的老战士没有为自己发一件棉衣,而是___________,体现了老战士_________的伟大精神。

【3】读文中画线句子,体会将军的感情变化。

①②句表现将军心中的________;③句表达了将军的________;④句体现了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题目“永远的丰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老战士被冻僵了,像一座丰碑一样,永远留在了那云中山。

B.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将军和战友们心中永存的对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士的无比崇敬,是后者对军需处长和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永远的缅怀。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我可没逼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嘱:“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记得回来看看奶奶啊!”(从下面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比赛落选       焦急地等人        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充句子。)

21、读句子,想成语。(6分)

(1)漫步秋天的校园:

(2)你在报纸上看到神州八号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消息:

 

(3)我终于了万里长城,想到了成语:

 

(4)中秋节到了,我想到了成语:

 

(5)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想到的成语有:

 

(6)看到母亲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的白发,我想到的成语有:

 

 

22、句子乐园。

【1】大熊猫真可爱。(胖乎乎的)(把括号里的词加进句子里。)

【2】我们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修改病句。)

【3】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改为陈述句)

【4】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改成拟人句)

【5】抗洪救灾中解放军叔叔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感动得流泪。(陈述句改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我会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

(3)浮云终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

(4)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