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宜(shì) 束缚(sù) 任期(rèn) 着力(zhúo)
B.节俭(jǎn) 丘陵(líng) 矫健(jiǎo) 逃逸(yì)
C.龟裂(jūn) 蜂窠(kē) 某年(mǒu) 栈桥(zhàn)
2、下列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
B.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C.诸葛亮——桃园三结义
D.刘姥姥——三进荣国府
3、关联词正确运用的一组是( )
一家人( )无法达成一致,那( )别再继续争论了,不然大家伤了和气。( )父母有时很令人反感, ( )他们毕竟是生你养你的人。( )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 )你必须理解他们,( )这样,一家人( )能幸福。
A.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既然……就…… 只有……才……
B.既然……就…… 只有……才……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C.既然……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因为……所以……
D.既然……就……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只有……才……
4、补全下列词语,完成练习,再选择两个分别造句。
飞(_______)走(_______) 大吃(_______)(_______) (_______)真(_______)确
乌云(_______)(_______) 狂风(_______)(_______) 倾(_______)大(_______)
1.我能写出含有反义词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词语中含有近义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真_____确 _____开_____笑 __________不舍
怒气__________ 日____天_____ 无_____无_____
6、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老榕树的枝叶在阳光下神气十足地起舞。( )
2.保护好这棵老榕树,难道不是一种明智的举动吗?( )
3.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只因它老,是香港百年沧桑的活见证。( )
7、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圆明园中,有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__的山乡村野。
(2)《长相思》是_____代_________写的其中“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
(3)从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我懂得了时间的可贵,“莫等闲,_______,空悲切。”我体会到钓鱼的乐趣,“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我知道古代乞巧节时妇女们都会:“_________,________。”
8、字词积累——看拼音规范书写词语在括号里。
yū huí jì mò xiū kuì guī ju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è hào jì diàn nà hǎn jǐ liáng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啊,我接过书害羞得不知应当如何对他表示我的感激,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
(1)“他”为什么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
A.“他”亲自把书递给我,就没有别的事了。
B.“他”怕我感到难为情。
C.他觉得这是一件小事。
(2)“被冲动的情感,使我的眼光久久不能集中在书本上。”作者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完成习题。
[甲]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乙]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甲]段选自课文《______》,[乙]段选自课文《_________》。
【2】甲段中加点的“它”在文中具体指:____。[乙]段中加点的“它”在文中具体指: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中,作者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B.[乙]段中,“母亲的力量”实际上是指生活中遇到的批评、挫折、困难等,“警告的力量”是指鼓励、表扬、奖励等。
C.[甲]段主要写父亲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乙]段主要写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
【4】读了[甲]段,我认为应该做这样的人:_____。读了[乙]段,我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时常得到这样的提醒:_______。
11、一眨眼,他们又成了原来的样子。他们回到家里,倒头就睡。第二天,“没头脑”一觉醒来,把自己浑身上下看了个够,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他上学前到我家,把整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我说这一定是他做的梦。他说( )是不是梦,从小养成好习惯( )对的!他还说,放学后,一定给我讲讲“不高兴”的变化。最后□他把帽子□手套□围巾□书包都检查了一遍□看一样儿也不少□才哼着歌上学去了□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请给最后一句话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请用“横线①”画出点明课文中心的句子。这个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句话说明“没头脑”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请你用“横线②”画出来。
【5】你认为最后“不高兴”会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一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短文主要介绍了 、猴子观海、 和
这四种奇石,而略写了其他奇石,详略得当。
4.这篇短文和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多项选择)
A.作者都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比喻的手法写。
B.都采用“总—分”的结构来写。
C.都在开头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D.都能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13、课内品读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做向导的幼龟被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前面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不一会,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之后,数十只食肉鸟已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上,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做佳肴。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行。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文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2)如果把文中“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句话改为“我们干了一件蠢事”好不好?为什么?
(3)“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4)比较下面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①向导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②向导发出了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归根本不会受到伤害。”
14、课外阅读岛。
变色龙会变色的原因
①变色龙是一种极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小动物。②变色龙在热带的丛林中生活,一般是不易被人们发现的。③如果你把变色龙由绿色树枝上移到大树干的黄褐色树皮上,你会发现转眼间变色龙的体色就会由绿色变成和树皮一样的黄褐色,与周围环境完全融成一片。④变色龙这种高超的伪装术,是经过动物学家们的研究才弄清的。⑤原来,在变色龙的颗粒状表皮上的真皮中,有着许多特殊的色素细胞和黄色细胞。⑥这些细胞在变色龙神经的支配下可以通过伸长或缩小来改变颜色,使身体色彩与环境协调,从而把自己隐蔽起来。⑦变色龙改变体色的机能,启发科学家深入地研究它。⑧人们希望有一天也能模仿变色龙,制造出一种可以像变色龙一样随环境改变色彩的涂料。⑨那么,这种东西在国防上必将成为出奇制胜的法宝。
1.选文中直接说明变色龙特点的句子是 (填序号)。
2.第③句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的具体内容是 。
3.第③句中最能突出变色龙变色特征的修饰词语是 ( )和( )。
4.⑦⑧⑨三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5.“变色龙”一词还用来形容 。
15、花果山上的猴子
花果山上的猴子吃了孙悟空偷来的仙果仙酒,个个都长生不死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现在猴子们发愁了,猴子们一年比一年多,果子越来越不够吃了。于是猴子们聚在一起想办法。
一个老猴首先发言:“事情明摆着,僧多粥少,大家只好再紧紧肚皮,少吃点儿。”一个中年猴不同意老猴的意见:“紧肚皮不是办法,我看必须改革吃果子的办法,过去是果子熟了,大家爬到树上随便吃,以后我们可以把果子摘回来分成份儿,每个猴子一份儿。”一个年轻猴子紧接着说:“老猴子年纪大了,可以少分点。”老猴子们不愿意了:“小猴子小,应该分小份儿。”于是猴子们争吵起来,吵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
一位过路的人听到了,他大声说:“你们别吵了,我有一个好办法,从今天起,年轻的猴子栽植果树,年老的猴子给果树施肥剪枝,小猴子们给果树捉虫子,这样果子的产量高了,你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猴子们都认为人的主意很对,马上分头劳动去了。
【1】这则寓言故事的情节起源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中的情节,该书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
【2】划分本文的层次,并总结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猴子和老猴子的发言虽然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其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是通过______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给这则寓言加一个点明寓意的结尾,选择下面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搞改革,要集思广益。
B. 老年人应关心中、青年人,中、青年人应尊重老年人。
C. 当你准备解决困难的时候,要注意从根本上着眼。
D. 团结起来,共同劳动,是渡过难关的唯一办法。
16、精卫填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有一个监管太阳接时东升西落的神,人们叫他炎帝。炎帝有个最宠爱的小女儿叫女娃,她从小就希望能和父亲一起到东海去看壮观的日出,可是父亲总是没有时间带地去。
有一天,女娃实在接捺(nà nài)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独自一人来到了东海边。只见一轮朝阳从东海(pēn pèn)薄而出,在海面上洒下万道全光,女娃忍不住跳进水里欢快地游起来。不知不党,女姓就游到了大海深处,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黑浪滔天,把她卷入了深深的海底。
几天后,一只小鸟在女姓沉没的地方破浪而出。她长着长长的白喙,红红的脚爪,身披乌黑光亮的羽毛,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花羽冠(guān guàn),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就给她取名“精卫”。
精卫就是女娃的灵魂变成的,她痛恨无情的东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化作小鸟,发誓要填平东海。从此,她就住在布满荆棘的发鸠山上,每天天不亮就衔着小石子或者小树枝飞到东海上空,把它们投下去。
东海奔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就是千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坚定地回答:“不,我要填!哪怕是干上ー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夺去许多无的年轻生命!”
东海发怒了,咆哮着起一个又ー个巨浪扑向精卫,想把地吞没。但精卫拼尽全力在风浪中穿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往复着,不断地衔来木石丢进东海。即使美丽的羽毛被折断,即使尖尖的硺被磨钝,即使纤细的脚爪变得越来粗糙(cān zào),精卫也从不停歇。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没有罪,没有过错。________
(2)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___________描写,突出表现了精卫填海的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故事中,与《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主题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水滴石穿
B.愚公移山
C.惊弓之鸟
D.坐井观天
【5】弱小的精卫为什么要填平东海?从中你体会到了精卫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著名的小说家____________。
【2】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意思递进
D.表示声音延长
【3】语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从中我们能读出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中的“烤”字能否换成“照”?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中“我的母亲”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乡的青石桥
家乡的青石桥在记忆的地图上不过是个模糊的点,已经遥远得有些变了形。然而,青石林立,流水潺潺,岁月有痕,这座历史并不悠久的石桥却承载了太多辛酸的过往,悲喜的泪水,以及难以吞咽的痛苦。缠绕在我心间的是童年永恒的背影和人生旅途中五味杂陈的命运。
静静地矗立在村头,残阳如血的天底下,青石桥如同饱经沧桑的老人守望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又静默得恰似一尊佛,在匆匆的过客与碌碌的归人中寻找机缘。迎来送往的人们或留下沉重的叹息,或带走阴霾的乌云,或送来灿烂的彩霞,给安谧闭塞的乡村平添了几多忧乐,单调的故事从此有了起伏的情节,平淡的生活掀起几许微澜。
自打记事起,青石桥就成了我的乐园。我总是跟在一群半大不小的孩童后面,每天清晨天蒙蒙亮就从青石桥走过,到邻近的公路河边去割兔草,然后乘着夕阳回到青石桥,再接着玩扔飞镖、编草戒指之类永远都玩不尽兴的游戏。在时间充裕确保不挨骂的前提下,还可以到桥下的石缝里抠螃蟹,捉泥鳅,坐在桥上溅水花打水仗……那是记忆中最美妙的时光。
然而,在那里,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第一滴眼泪。为了一只不幸的小猫。家里闹鼠患,远房姨妈送来一只猫。猫倒是蛮机灵的,可就是浑身雪白。母亲迷信,嫌不吉祥,要扔,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又哭又闹,猫硬是被留下了,我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纯纯”。自从有了“纯纯”,老鼠肆无忌惮的行为收敛了许多,家里似乎安静了。好景不长,家里的小鸡却一天天渐少。最初,我和父亲都不以为意,猜测可能是遭到了黄鼠狼的偷袭。只有母亲坚持怀疑是“纯纯”所为,追赶着要打它,“纯纯”像是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并没逃离多远,母亲手上的笤帚就快落到它身上的时候,它突然发出一声哀鸣,听上去跟小孩讨饶的声音差不多。泪水一下子模糊了我的双眼。母亲余怒未熄,笤帚却最终没有落下去。然而,没过几天,“纯纯”睡觉的地方出现了一地鸡毛,母亲彻底失望了,气急败坏扬言要扔掉它。这次,任凭我如何痛哭流涕,母亲都无动于衷,还生平第一次打了我。那天夜里,在青石桥上,我眼睁睁看着父亲把装着“纯纯”的篮子放到河里,顺水而下。父亲说,命由天定,我们也没办法,我们要靠鸡卖钱过日子,谁叫它不争气呢?我没有勇气去探知一只猫的最后命运,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泪眼婆娑的方式为它送行。在我七岁的心灵里,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消失。
家乡的青石桥让我过早地见识了生命的短暂历程。因为一只猫,我无比的伤感和忧郁。然而,当我真正面临活着的亲人突然逝去的现实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与绝望,更是无以言表。
十年前,元旦节,我还在异乡为生计奔波,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哽咽着说幺爸走了,还是跳的楼。有如五雷轰顶,我只觉世界一下子失去色彩,脑海里一片空白。一度时间里,我陷入深深的迷茫,在心底无数次地抗拒,这不是真的,这怎么可能呢,那样憨厚淳朴脸上始终挂着笑容的幺爸咋说走就走了呢,更何况选择了如此极端的方式?我的记忆里长久地储存着幺爸健壮的体魄和倔强的笑容。幺爸是个收荒匠,可他硬是凭自己的勤劳和俭朴将一个家打点得像模像样。我无法将幺爸同懦夫联系,后来听父亲说幺爸是患了骨癌,受不了疼痛又不愿就医才走上的绝路。我想象得出幺爸于夜半三更做出抉择时那种艰难与无奈,也能理解他生命的代价。多少次梦里,我仿佛看到了幺爸飞翔的姿势,也听到了石头开花的声音。然而,我始终感到遗憾,幺爸的逝去让我看到了生命难以承受之轻的脆弱。
幺爸永远无法知道,他的离去给亲人带来了怎样的伤悲。他的妻子因为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一夜间愁白了头;他的女儿刚刚成人便要独自闯荡世界;他的兄长在失去了骨肉同胞后变得更加沉默;他的父亲——我的爷爷已是八十七岁的高龄却还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无疑是雪上加霜。
幺爸永远不会知道,他在走后第二年的秋季,他年迈的老父也追随而去。爷爷是家族的骄傲,知书识礼,学问渊博,是村里的道德楷模,颇有贤者风范,其修身洁行远近闻名。在我心目中,爷爷极有可能活到一百岁的,我一直在期盼中等待能为爷爷献上最丰厚的寿礼,然而我等来的依然是一纸无法预料的噩耗。
幺爸走时,我因为身怀六甲,不能经受长途颠簸,只能在千里之外为他焚香祭拜。
爷爷走时,刚好小儿满月,我不顾产后的虚弱回到家乡,只为见上爷爷最后一面,尽管已阴阳相隔。
为爷爷送葬那天,走过青石桥,想起幺爸憨厚的笑容,想起爷爷殷殷的叮嘱,我又一次泪水长流,心中涌起难以言说的辛酸。家乡的青石桥啊,你可知道,潺潺的流水带不走对你的思念,无情的岁月难以涂抹昨日的足印,逝去的生命总是提醒我们记住活着的样子。
【1】连一连。
形态各异的 仙鹤
婀娜多姿的 柳树
苍翠欲滴的 修竹
翩翩起舞的 狮子
【2】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短文中哪些方面表现了青石桥的精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圆明园的毁灭》片段,回答问题。
园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因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照各地名胜建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2】由选段可知,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_____________建造的,三是_______________。
【3】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介绍了圆明园中的建筑和景物,其艺术风格不仅富有诗意,而且还中西结合。
B.写出了漫步园内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喜爱和赞叹之情。
C.这段话为后文圆明园遭到毁坏作铺垫。
D.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总分总。
【4】仿写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们的校园很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圆明园的毁灭在世界文化史上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B.这个事件是英法联军侵略我国的罪证。
C.这个事件说明英法联军武力强大。
D.这个事件揭露了帝国主义者蛮的强盗本性。
20、句子乐园。
(1)天空中撒满了星星。(扩句)
(2)地震吓不怕汶川人民。(扩句)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比喻句。
月亮挂在天空。
(4)造句练习
不是……也不是……而是……
21、缩句。
这庄严的宣告,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在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哪项活动让你感受最深?是猜字谜、编字谜,还是搜集错别字?或者是社会用字调查活动?请你把印象深刻的一项活动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