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秋思》中“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开封”指“把拆开的信封好”。
B.《长相思》中“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聒”是“声音嘈杂”的意思。
C.《七律•长征》中“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万水千山”明确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D.《泊船瓜洲》中“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是“归还”的意思。
2、下面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余三组不同的一组是( )
A.举世闻名 足智多谋 B.诡计多端 处心积虑
C.好吃懒做 自以为是 D.臭名远扬 得意忘形
3、“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描写转入动态描写,静中有动,让景物充满了活力。
B.由动态转入静态描写,动中有静,把景物写活。
C.静态描写,写出月夜的美丽。
4、比一比,再组词。
碟( ) 涕( ) 艇( ) 浆( )
蝶( ) 剃( ) 挺( ) 桨( )
5、根据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内容,按照事物运动速度的快慢排列顺序。
顺序 | 事物 | 速度 |
1 | 光 | 30 万千米每秒 |
2 | _______ | _______ |
3 | _______ | _______ |
4 | 喷气式飞机 | 声速的数倍 |
5 | _______ | _______ |
6 | _______ | _______ |
7 | _______ | _______ |
8 | _______ | _______ |
9 | 奋力奔跑的人 | 44 千米每小时 |
6、读拼音写汉字。
fán_____忙 土fěi_____放sì_____ qiān _____字
xiōng táng zhē yǎn cù yōng fù yōng
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
(1)应接不( ) 众星( )月 一( )半( ) 心( )神( )
(2)请写出表现太平盛世景象的四字词语,如:国泰民安、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谚语。
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 孤掌难鸣——( )
8、课文刻录机。
1.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根据理解完成练习。
(1)“每当演奏时,他就________,________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所填的词语具体写了南郭先生吹竽时的(神态 动作 心理)。
(2)“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他这个样子”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宿池边树,________。”这两句诗出自我国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________》。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这位诗人写的《________》,全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相矛盾》中,“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楚国人回答不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悟空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紧箍咒,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悟空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
②“猴头,还有甚说话!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金箍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闯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A悟空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③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从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悟空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随了阿鼻地狱!”//
④B悟空连忙接了贬书高声道:“算了,算了,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C他将书折了,留在袖中,正欲离去,却忽又转身轻声对唐僧道:“师父,我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修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悟空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悟空,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歹也受了一拜。D悟空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谗言冷语,途中更要仔细。”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悟空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有删减)
【1】根据短文内容,猜猜词语的意思。
(1)唆嘴( ) A.挑拨,搬弄是非 B.随意接话
(2)凑集( )A.凑合 B.聚集
【2】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联系本选段内容,可推测本选段之前发生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
【3】情节是小说的骨架,请梳理概括本选段的两个主要情节。
唐僧_____________→悟空_____________
【4】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能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仔细读文中划“ ”的句子,填一填。
A处悟空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
B处悟空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
C处悟空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
D处悟空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些句子可看出悟空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5】对唐僧,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唐僧慈悲为怀,是个圣僧。
◆唐僧善恶不分,胆小无能。
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三种境界
【材料1】
①人人离不开阅读,但阅读的境界却有着见仁见智的高低之分。
②一种境界是为考试求取功名,只有痛苦,没有快乐。另一种阅读的境界是为穷尽知识和真理。古今中外多少科学巨人,为探究某一问题,孜孜不倦;更有一些旷世罕见的“通才”,同时涉猎多门学科,在阅读中探究世界和人生的奥秘。像他们这样是自觉主动的“阅读”。
③然而,庄子说过一句话:“人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所以,如果上述第二种境界算“上品”,那么堪称“极品”的阅读,则是无求无欲的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漫步、灵魂的遨游。这种阅读者,从书中看到仁慈,看到美妙;他为书中的精彩而感动,为书中的幸福而哭泣。阅读给他的,是精神的空气和食粮,超越了物质和现实的人生。
④_____三种阅读的境界有着相似的外表,_____精神内核迥然有异。
【材料2】
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此第一境界也。“ ”此第二境界也。“ ”此第三境界也。
②第一个境界,立志。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登高望远,面对艰险承担重任;第二个境界,坚持。没有什么是可以轻易成功的,必须经过勤奋努力的过程。第三个境界,大彻大悟。在反复的追寻、研究之后,终究取得了成功。
(1)在“材料1”的横线上,可以用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填空都很恰当。比如: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根据对“材料2“的理解,在文中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诗句,写序号。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②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根据提示的意思,梳理相应带“然”的词语。
(迥)然——很有差异 ( )然——很是意外
( )然——很是安闲 ( )然——很是断定
(4)根据词语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空。
①对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_________
②对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_________
(5)根据阅读理解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所谓“极品”阅读,就是阅读者漫无目的地阅读。___
②凡自觉主动的阅读,皆可称之为“上品”的阅读。___
③做学问成大事业必须经过勤奋努力,没有捷径可走。___
(6)读书的境界分三品:“下品”是为_________而读,“上品”是为穷尽知识和真理而读,而“极品”则是为_____而读。
(7)“材料2”告诉我们:欲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_____是前提,_____是关键,_______是目标。(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11、课外阅读。
读懂德国人
①曾常经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群大学生在德国街头做了个试验,他们把“男”“女”两个大字分别贴在马路边的两个并排的电话亭门上。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男人的电话亭”外站着一排等候打电话的男人,而“女人的电话亭”却空着。
②迈克是我的德国同学。一次聚会上,我随口对他说:“你们德国的啤酒很有名,哪天请我们尝尝怎么样?”第二个周末,他真的驾车越过德法边境,行了几百千米,把一大箱德国啤酒挨门挨户地送给同楼的每一个人。
③一次,我请史蒂芬晚饭后来我的宿舍喝咖啡。他接受了邀请,使要我告诉他一个( )的时问,因为“晚饭后”这个时间概念对一个德国人来说实在是太模糊了。我说那就晚上六点半吧。那天晚上六点半左右,我打开房门,看见他正像卫兵一样在我门外的走道上来回踱着。我问他既然来了为何不敲门,他抬起手腕指指表,说:“距离六点半还差两分钟。”后来我们喝着咖啡聊天,史蒂芬说起他的祖父二战时当过纳粹士兵,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去了一条腿,几乎长年卧床。出于对二战历史的兴趣,我提出以后去德国见见他祖父,史蒂芬答应了。几天后,我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他却郑重其事地跑来向我提出一个请求----见面后不要遗责他的祖父。他说为了提出这个请求,他已经思考了好几天。我被他的认真劲儿弄得很过意不去,就说:“你完全可以不让我去见你的祖父。”他说:“那怎么行?( )诺言是一个德国人至高无上的原则。
④在德国,所到之处,我从未看到一辆闯红灯的汽车,即使是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孩子是把自己的书包和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而且让这个习惯伴他一生;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几十年的驾车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几乎是一片空白。
⑤生性懒散的我向来认为无拘无束、随心所欲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德国朋友却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是一种最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会让人疲惫不堪。与德国人交往多了,便可透过他们刻板、固执的外表,读出那份认真、踏实和可靠来。
【1】文章的题目是“读懂德国人”,你能从文中找出说明作者读懂德国人的具体表述吗?用“ ”画出来。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的括号里。
精密 精确 信守 坚守
【3】作者主要写了三件事来表现德国人的性格特点,请你给这三件事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德国人的优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柑橘
①柑橘,素性jiāo贵,容易腐烂,采摘贮藏须分外小心。自古以来,柑橘保鲜,一直为棘手难题。今采用山洞、地下库、冷库等贮藏方式,能使柑橘保鲜数月。但橘熟时节,正值秋风夹雨洗果,纵有现代化冷库,鲜果也不能久存。
②能否让柑橘高挂枝头,越冬迎春呢?四川万县独辟蹊径,冬季往锦橙树上喷洒水赤霉素,留树保鲜三个月。湖南邵阳市农科所自1980年以来,用科学方法把温州蜜橘留在树上,经受了零下三摄氏度的严寒考验,至翌年“雨水”前后采摘,好果率达百分之九十三至九十八,而且果色鲜艳、晶莹有光。据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糖类)提高百分之一左右,蛋白质、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均比隔年贮藏的更丰富,食之沁人心脾。
③果熟蒂落乃自然规律,叫橘果“超期服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当柑橘脱尽翠衣,黄袍加身时,要喷洒植物激素,延缓果实成熟,不让它匆匆离开树枝。柑橘怕冻,需用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补充营养,才能傲霜斗雪。微生物是招致柑橘腐烂变质的大敌,得借助托布津,谨防微生物乘虚而入,还得给橘树“进补”,多施枯菜等有机肥,让橘树来年青枝繁茂,“儿孙满堂”。你看,为了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实现柑橘均衡上市,园艺工作者付出了多少智慧的汗水!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iāo( )贵
【2】第②段中运用_____、_____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让柑橘“越冬迎春”这一难题是可以解决的,而且还具有____,果色美,糖分和营养物质_____等优点。
【3】第③段中加点的“超期服役”实际是指:_____。
【4】第③段具体说明了实现橘果“超期服役”的科学方法,它们是通过喷药、施肥来使柑橘迟熟、____、___和增果。(横线上只能填二字词语)
13、阅读理解
童年
(丁立梅,有删改)
①小时,家穷,住茅草屋,喝菜煮的稀饭,能照得见人影的那种。喝时,看见自己扎着红头绳的羊角辫,在碗里晃。用筷子搅搅,羊角辫不见了,碗里色彩缤纷。很满意这种玩法,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着,一顆小小的心,掉在碗里。不觉日月之苦,只觉鱼翔水底,鸟飞低空,处处都自有乐趣。
②小伙伴总是很多,往往是饭碗还没搁下,门口已站着几个等着了。一律的拖着鼻涕,脏污着衣袖,晒得黑黑的脸庞,看上去,都像亲兄妹。总是一呼百应,一领一大群,呼啸着穿村过巷,越沟跃渠,像一群撤欢的小马驹。
③玩具?广阔天地里多得是,取之不尽,随取随玩。不消说那些植物,苇、茅、狗尾巴草、卷耳、车前子,哪一片叶子哪一粒果子不能成为我们的玩具?我们用苇叶做笛子,吹得呜啦呜啦的。我们用茅草搓跳绳,比赛着跳。车前子的叶子被我们做成帆船,让他们扬帆而去。野豌豆的豆英,我们摘来当蚂蚁的温床,捉来蚂蚁睡在里面。我们用狗尾巴草编草蚂蚱,捉来真蚂蚱,让它们“狭路相逢”。蜗螺壳、玻璃瓶底、火柴盒、香烟盒,哪一样不被我们玩出花样来?几个孩子撅着屁股拍火花,弹蜗螺壳,能把天给玩黑了。
④最爱玩的,还是泥土。它在我们手里,变出各种事物来。车马牛羊,我们想要什么,就能变出什么。我们还能变出房子、瓜果时蔬,及各种好吃的莱肴点心来。玩打仗时,它是“手榴弹”,它是“冲锋枪”,它是“地雷”,我们在“冲锋陷阵”中,挥霍着那个叫“童年”的东西。
⑤冬天,冰凌在草屋檐下,兀自长长地挂着,像一挂挂水晶帘子。我们快乐得很,跳着蹦着,伸出冻得红萝卜似的小手,够一根冰凌在手,当棒冰吃。下雪了,我们围坐在奶奶的小铜炉旁,轮番着把脚搁到炉盖上取暖。那热热的气流,痒唆唆的暖,瞬即流遍全身。奶奶抓一把蚕豆和一把玉米粒,在我们的欢呼声中,把它们埋进炉灰里。只听得“嘭嘭”之声炸响,蚕豆开了“花”,玉米开了“花”。我们的幸福,随之被炸开,满屋子乱窜。等响声停止,我们拨开炉灰,粒一粒寻着吃。
⑥日子里,满是香。
【1】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狭路相逢”“冲锋陷阵”在文中都加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狭路相逢”在第③自然段中的意思___________。“冲锋陷阵”在第④自然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2】作者小时,家穷,但苦中有乐。作者依次向我们讲述了童年的6件乐事:喝照见影的稀饭用筷子搅拌看色彩缤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洁的语言概况)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件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结尾“日子里,满是香。”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南宋杨万里在《稚子弄冰》一诗中生动描绘了清晨起来,儿童从铜盆里取出夜间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当作银钲,自得其乐的童趣。丁立梅在《童年》这篇文章中,描述了儿时广阔天地里随取随玩的各种玩具。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历吗?
用几句话介绍介绍你的“玩具”的做法或玩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完成填空。
(1)《梅花魂》一文通过五件事,来表现外祖父强烈的思乡之情: 1 _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4_________5 ________。
(2)《小桥流水人家》标题出自我国元代散曲作家______的《 》。
(3)“山一程,水一层”,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风一更,雪一更” 写出了征途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这是 的诗句。
15、阅读片段。
慈母情深
母亲掏衣兜,掏出①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讨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②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③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分别写出文中3处标注曲线部分细节描写所蕴含的意思。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2】旁边女工的喊话中,反复使用“供”,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__________
【3】谈谈对“应该是个大人了”的认识。
__________
【4】不改变意思,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
16、课内品读
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 );或清亮如( );或浩瀚如( );或凝滑如( )。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
【1】把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括号里。
海 峰 溪 脂
【2】请你举出一个具体的汉字,分析这个汉字表现了造字人什么样的智慧,或者给人怎样的想象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训练。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
出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 )
A. 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B. 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C. 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 时间的变化 B. 地点的转移 C. 总分结构
D. 事物几方面 E. 事情发展顺序
【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缩成最简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梦想成真
人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吗?过去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个梦想,可是有些人( )梦想着能飞上青天,( )努力地去实现这个梦想。
实现梦想,首先要计划周详。五百年前,意大利人达·芬奇为了实现飞行的梦想,他仔细地观察鸟类翅膀的构造和作用,设计了一个像鸟翅膀的飞行器。虽然他没有真的试飞,但是已经给后来的飞行家带来很好的启发,在人类的飞行史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要是只有梦想而不去实践,那么计划再美好也没用,因此还得有实践。两百年前,日本人浮田造了一对大翅膀,把它们绑在自己的双臂上,看见的人都说他是个妖怪。浮田不理会别人的嘲笑,仍然继续实践,终于成功地从屋顶滑翔到地面上,以后试飞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除此以外,毅力也是不可缺少的。怎么会试一次就成功呢?1896年,德国人利利安德鲁兄弟成功地使飞机飞了三十米高、二百米远,这项记录震惊了全世界,在飞行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这是由于他们的运气特别好吗?绝对不是!这项成功是两千多次挫败的经验汇集而成的结果啊!
要想成功,还要有jiān dìng bù yí( )的信心。20世纪,美国莱特兄弟为了试验飞行,把钱用光了。一个马戏团想聘请他们巡回表演飞行特技,但莱特兄弟因为要造一架飞得快而且安全的飞机,拒绝了这个难得的发财机会,要不是莱特兄弟有这么坚强的信心,人们恐怕要过好多年才飞得起来呢?
回想起来,不禁令人gǎn kǎi wàn fēn( ),从梦想飞上青天,到现在的征服宇宙;从鸟儿的翅膀,到现在的太空穿梭机,人类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第1自然段中“梦想”一词有三个,它们的意思各不相同。请联系上下文,分别写出与它们意思相近的词语。
第一个“梦想”(__________)
第二个“梦想”(______)
第三个“梦想”(_______)
【4】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四个事例,分别用简要的语言进行概括。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5】想象写句。
回想人类发明飞机的历史,作者感慨万分。请联系全文思考,然后在短文结尾横线上写出作者想说的话。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茶王
他是方圆百里知名的茶王。他炒起茶来像换了个人,翻、揉、捻、搓,双手有节奏地舞动,丝毫不含糊,叫人叹为观止。经他的手炒制的茶,颜色清亮,汤汁醇香,一派翡翠色,咂一小口在嘴里,茶香会从你的毛孔里往外( )。
一日,一位客商来到茶王家里,指明要茶王亲炒二斤猴魁,他要拿着去京城送礼。客商说,他要送礼的这个主儿就是爱喝茶王炒制的茶,别无他选。这主儿嘴刁得很,只要是茶王炒制的茶,他一口即可品出来。
听了客商的要求,茶王 。因中风,茶王的右手已经不能动了,正在治疗,炒茶肯定是不可能了。客商又催得紧,这该如何是好?
正待客商发愁之际,茶王的儿子端着一杯茶进来招待客商,客商端起就饮。这杯茶香气扑鼻,咂饮一口,顿觉神清气爽,眼前一亮。客商忙问,这杯茶是不是茶王亲炒?
茶王儿子在一旁憨厚地笑道:“是我炒的,不好喝,您将就一下。”
客商大呼:“好得很!好得很!这茶拿出去,说是茶王炒的,没有人敢不信。”茶王看到自己的儿子迅速成熟起来, 。
就在这时候,客商作商议状对茶王说:“你看这样可好?让少爷炒制二斤猴魁,就说是你炒制的,不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吗?”
茶王慌忙摇头:“不妥不妥,绝对不行,犬子的手艺尚未成熟,不能鱼目混珠。”
客商眉头再次收拢,近乎央求说:“茶王老先生,我这笔生意确实很重要,如果没有你的茶成全,这单生意说不定就要搞砸啊!这样吧,价格随你开,就让少爷代你炒制。”
由于茶王看病急需一笔钱,茶王的儿子赶忙应允。不料,茶王却“啪”的一声摔碎了左手里的杯子,大声呵斥:“逆子!”
客商大为不解,问:“茶王老先生何必这样执拗呢?”
茶王解释说:“茶本是清心之物,如若按照你说的这样做,我的心里定会留下芥蒂,今后,从我的手里再也出不了好茶了。”
客商听了,不敢再劝,向茶王深深鞠了一躬,然后 走出了茶王家……
【1】选择题。(填序号)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第1自然段的括号里。
A.流 B.冒 C.扑
(2)在短文的横线上填入下列词语。
A.面露喜色 B.面露惭色 C.面露难色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句。
(1)没有人敢不信:__________________
(2)鱼目混珠: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围绕茶,描写了茶香扑鼻的细节,在第______两个自然段,还描写了与三个人物相关的三个场景:______、儿子应允、______,写出了一个______的茶王形象。
【4】学会作批注。(请从表现手法,句子大意,思想感情三方面作批注)
例句:他炒起茶来像换了个人,翻、揉、捻、搓……叫人叹为观止。
批注: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茶王炒茶的技艺高超,表现了对茶王的钦佩赞叹之情。
句子:客商眉头再次收拢,近乎央求说:“茶王老先生……就让少爷代你炒制。”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应允炒茶,当时的儿子作何考虑?茶王呵斥“逆子”,他将如何教育儿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瘦身运动。(缩句)
他夜以继日地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21、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0分)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写个句子,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4)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5)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 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小名用他的手机换了小刚的钢笔,你觉得奇怪吗?人家这叫“ ”。(填歇后语)我积累的歇后语:
⑵写一条谚语,说明戏曲方面的功夫应从小培养。
⑶仿写。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我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我是一颗星星,就 ;如果我是 ,我就 。
⑷例:他很快活。 他像小鸟一样快活。
南京长江大桥横卧在江面上。
23、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写一写成长过程中你懂得的某一个道理。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中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或一句歇后语。③至少有一处具体细致的动作描写。④字数在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