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安徽铜陵二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选项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是(  )

A.空城计

B.三顾茅庐

C.火烧赤壁

D.鸿门宴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徘(huí)       (piáo)

B.街(guàn)妒(jí)

C.燕山(yàn)       湖泊(pō)

D.锻(liàn)威(hè)

3、下列四大名著中外貌描写与人物姓名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

B.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关羽)

C.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林冲)

D.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朗朗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唐三藏)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句子写成语。

(1)傍晚时分的小院中,爷爷躺在椅子上,眯缝着眼,听着收音机里的京剧,时而摇几下蒲扇,时而摇头哼唱,时而端起茶壶呷一口,好不自在!( )

(2)你既然问心无愧,就该向大家解释清楚,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的。( )

5、积累应用。

(1)冰心奶奶在《忆读书》中对读书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句中用了四个“立刻”,运用了_____的手法,旨在表现 _________ 。省略号既省略了母亲____________,又省略了儿子____________

(3)爱国在哪里?爱国在蔺相如将和氏璧_________(成语)时的眉宇间;爱国在陆游“__________________。”的临终叮嘱中;爱国在梁启超“美哉,我_______________!壮哉,我__________________!”的祝愿中。

6、我会选词填空。

兴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政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_________

(2)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___________

(3)看到有的同学追求名牌鞋子时,我会借用《落花生》一文中的句子来劝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出自宋代翁卷的《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自相矛盾》中,楚人既说他的盾“_____________”,又说他的矛“_____________”,所以,当有人要求他“_____________”时,其人弗能应也。

(3)豆蔻是一种植物,人们常把女子_____________岁的年纪称为“豆蔻年华”。杜甫有诗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以此诗,称七十岁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论语》中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指明了人的道德和品格的修炼目标是努力成为一名“君子”。

(5)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____。”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在你读过的古典名著中,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水浒传》中的武松,还是……?请完成下面的练习。

我对__________印象深刻,因为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  暇)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fēng luán xióng wěi(   )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  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bǐng píng)障,像新生的竹笋,sè cǎi míng lì(   ),倒映(yìn  yìng)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guài shí lín xún(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  载)倒(dǎo dào)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yún wù mí méng(   ),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  锦)不断的画卷(juǎn  juàn),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2.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3.在选文第一节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   ) (   )——(   )

4.作者用了________手法,把桂林山水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写出了桂林山水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中的“碧波”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千金一诺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戚们因此很宽爱地。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的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着新年的到来。

可是就在腊月ニ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事。

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道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工资不足100,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富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业市场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在黄昏的幕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没有说一句话。

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碰破的手臂,我问:“爸爸,为什么一定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向:“让姐姐过个愉快的年呀。

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視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幼小心灵的最深处。

1题目千金一诺让人想到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题千金一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概括父亲的形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数字上算一算,姐姐的新衣服花掉了全家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你觉得值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后面练习。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字首部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组两个词:( )。

2按要求,在文中找词语写下来。

反义词:垂头丧气——   侮辱——  

近义词:嘲笑——   丰衣足食——  

3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A.晏子回敬楚王的话中,第一个水土不服指的是 ,第二个水土不服指的是

B.晏子的话该用 的语气来读。

4晏子的回答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说说五壮士为什么跳崖?

 

13、我们的生活不可缺少

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渓,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佳作跃然纸上。汉字,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

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瞧!街头的广告牌上,眼前的书籍上,都有汉字的足迹。我爱读书,我爱写作,我更爱中国的汉字!如果没有汉字,这一切又从何谈起?

从小,我就与汉字拉起了手,在那彩绘书上,汉字向我招手,在《格林童话》中,汉字拉着我的手,为我诉说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一本本科普知识上,汉字告诉我一个个世界奇观,对我讲述一个个科普知识,开扩我的眼界,为我的大脑“充电”。如今,我喜欢上了写作,汉字好像我的兵将,乖乖地听我调遣,构成一篇篇佳作,我爱你汉字!

汉字那悠久的历史也让我着迷,从甲骨文到金文,从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从草书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楷书,行书、汉字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心血,汉字是中华人民、是龙的传人凝聚的核心!

每当看到熟悉的汉字,我赖以交流沟通的汉字,脑海里就会浮现着这样的句子,“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这些片段在我脑海里久久回荡。

【1】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汉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汉字是中华人民、是龙的传人凝聚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那年,我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临行时,父亲将我送到火车站。

当时正值客运高峰,站台内人头攒动,汽笛轰鸣。父亲弯着腰,背着一个大旅行包在前面开道,我拎着手提袋在后面紧紧跟着。9月的天气依然闷热,不一会儿父亲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我不禁暗暗埋怨:“天这么热,还让我带这么多东西,真是……”父亲虽然背着重重的行李,可步履丝毫不见缓慢,我一路小跑,还是落下了一段距离。

终于,父亲在一节车厢前停下脚步,从怀里摸出车票,核对了一下,随即欢快地向我招手。他坐在行李上,说:“你快上去,我把包递给你,记住,是5号窗口!”我随着人流挤上列车,从5号窗口里伸出头来,只见父亲搓了搓手掌,猛地把那只大包举了起来。就在我接包的一刹那( )只听啪的一声( )包带应声而断( )包从窗口垂直落下( )巨大的惯性将拉链崩脱( )里面滚出一大堆苹果( )鸭梨( )月饼( )花生( )我见状,皱起眉头,心中更是抱怨:叫你不要带,你偏要带!此时,父亲慌了,伸出他那粗糙的枯枝一般的大手,将散落在地上的食品一一拾进包里,甚至蜷缩着身子,一只脚探下去,将落在铁轨边的两只鸭梨捡了起来。我吓得大叫:“爸,快上来,不要了!”父亲艰难地从铁轨下站了出来,把拉链拉上,可包带断了没法提,父亲急得团团转。突然他的手停在了腰上,只听嗖的一声,他竟然将皮带解下来,往旅行包两头一扣,正好是一副包带……

如释重负的父亲把手插进兜里,把裤子提得老高,模样十分滑稽。旁边有几个年轻人笑了起来,父亲也笑了,看着我憨憨地笑,可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火车启动了,父亲依旧提着裤子站在那里,直至变成一个小黑点。我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那根皮带我一直珍藏着,以后无论遇到成功或是失败,它总能给我无穷的动力,尤其是每当回忆起父亲抽出皮带的一刹那,我觉得那是世上最酷的动作。

【1】在第3自然段的“( )”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这篇文章起个题目,最合适的是(     

A.车站见闻录

B.父亲的皮带

C.落在铁轨边的鸭梨

D.断裂的包带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一个细节,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分别从父亲和“我”的角度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读书是件快乐的事(节选)

我的生活离不开书。

每天必读,而且读得广而杂,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了。但我一直偏爱读旧体诗,特别是唐宋诗,我很早就能背诵了,但我还是一有空就翻上几页读一读。古代诗人那精湛的诗句,巧妙的用词,以及优美的韵律,读后犹如品尝到一杯美酒,能使我忘掉生活中的很多烦恼,把分散的思想集中到写作中去。

除了爱读旧体诗外,我还爱读历史书。我收藏了许多有关历史的书。我读书的方法与一般人似乎不尽相同,不做札记,也不做卡片,全凭自己的记忆,把重要的或感兴趣的记住,并及时地应用到写作中。这样自己写文章时就更有说服力,更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了。

读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休息时,翻翻书、读读报,也是我每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中学阶段开始我就剪报。我常常剪报纸中的好文章,把它们订成一本本的剪贴本。这些剪贴本与书相比,更为我所喜欢。因为,它们中每一篇文章都是我喜欢的,而书刊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而可以说这一本本剪贴本是文章中的精品集。我时常拿出自己的剪贴本翻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那些我旱已熟知的文章,但每次重读,我都会从中获得不少新的体会。剪贴本还是我收集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写《上海旧话》等书时,剪贴本曾给了我许多帮助。

读书、看报、写书,每天,书就是我最忠诚的伙伴。我把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它们。同时,它们也为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我与书本之间这样不可分离的关系,真可谓是“不可一日无此君”了!

【1】选文主要通过介绍作者读______、读__________、读________来说明作者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

【2】找出选文中的两个过渡句,用“ ”画出来。

【3】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在选文中介绍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不可一日无此君”中的“此君”指的是( )

A.旧体诗

B.历史书

C.剪报

D.书本

【5】选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介绍一种你喜欢的读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奇妙的鲤鱼溪

在福建省周宁县城西有个埔源村。村里有条小溪。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鲤鱼溪。

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亮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看。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

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因为鲤鱼能使污水变清,村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洁的水,人们很少生病,也就更加爱护鲤鱼了。他们制定了禁止捕食鲤鱼的公约,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了。鲤鱼死了,他们就把它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时间久了,竟然形成了鱼坟

1把文中的比喻句画出来。

2认真读,想一想,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鲤鱼溪的神奇。

3读了这篇短文后,把你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美丽的荷花

一天,我来到了武都的千亩荷塘边,一阵清香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头脑清爽。这时,正是正午,太阳的金辉洒在荷花池上,荷花池仿佛镀()上了金漆一样金碧辉煌。再加上池中被风吹起的阵阵涟漪反射出的刺眼的光芒,显得更加好看了。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整片看去,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了出来,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在这时,早有一只金黄色的小蜻蜓亭亭玉立地立在上头看这美丽的荷花呢!

荷花的花瓣不但美,而且还可以泡茶。如果你在一杯热乎乎的白开水中多放几片荷花,过上几分钟,一杯芬香四溢的荷花茶就做成了。你喝上一口,不但能帮助你清热,还让你觉得心旷神怡,让你回味无穷。

我爱荷花,爱它的清翠欲滴,爱它的冰清玉洁,爱它的一尘不染,爱它的无私奉献,爱它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品质。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荷花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路面上的新科技》,完成试题。

路面上的新科技

彭勃

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彩色路面较为普及。彩色路面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②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使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

③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地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保证雨水被及时吸纳进路面;中间层是分流设施,负责将吸纳进来的雨水分流到回收系统;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④透水路面含有一种强化纤维材料,使路面吸水的功能提高10%~20%,有的甚至高达25%,所以,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⑤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透水路面,对于水资源不够丰富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选自《百科知识》2005.第3期)

【1】第①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与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意思相同,这个词语是(       

A.分流设施

B.交通安全

C.各行其道

D.较为普及

【2】文中路面上的新科技指的是以下哪一项(       

A.彩色路面和沥青路面

B.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

C.沥青路面和透水路面

D.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

【3】第四自然段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A.透水路面吸水能力强。

B.强化纤维材料好。

C.汽车行驶不易打滑。

D.透水路面不积水。

【4】透水路面各层功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这段话选自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手法。

(1)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

(2)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

(3)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 )

【3】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第2段的内容:___。将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_____和廉颇的____;实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第1段中的人物对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这座公园真美丽。(感叹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鲸的祖先后来才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缩句)

2.松鼠跑得飞快。(改为比喻句)

3.黄鹂的住宅难道不漂亮吗?(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你爱读书吗?读过哪些书?你从读书中得到了怎样的收获?又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呢?请写一写自己的读书故事,题目自拟。要求重点突出,语句顺畅,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