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
【1】《出塞》是一首( )。
A.山中田园诗 B.赠友送别诗 C.边塞诗
【2】王昌龄是( )代诗人。
A.宋 B.唐 C.清
【3】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 )。
A.《清明》 B.《回乡偶书》 C.《从军行》
【4】《凉州词》是一首( )。
A.送别诗 B.边塞诗 C.赠友送别诗
【5】“度”的意思是( )。
A.越过 B.度过 C.过度
2、[病句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秋天的中山公园是个美丽的季节。
B.一阵冷风刮过,我不禁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冷战。
C.来到山顶,一下子就被那变化多端的云朵吸引住了。
D.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3、“完全”这个词是由“完”和“全”两个近义字组成的。下面三组词语中,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一组是( )
A.察看 醒悟 磨蹭 独自
B.上下 高低 醒悟 思索
C.懊悔 东西 来回 思索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 )的名言。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4分)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即使……也…… 如果……就……
(1)( )困难很多,他( )会完成这项任务的。
(2)( )大家都不相信这架飞机真能飞起来,( )来看的人并不多。
(3)李老师( )身体不好,( )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4)我们这次( )不认真复习,考试成绩( )不会有提高。
6、针对以下一段文字的提问,可以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的问题是( )
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非常丰富,各类信息无所不有。人们可以在网上读新闻、听音乐,看电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可以在家里听老师上课……可以说,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
A.为何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国际互联网上有哪些信息?
C.互联网对我们是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D.语段中的“网”为什么要加引号?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涨潮 涨价 上涨 河水暴涨
B.号角 号叫 记号 风号浪吼
C.闷雷 闷热 沉闷 闷闷不乐
D.模范 模糊 模特 一模一样
8、根据拼音写词语
bó fù zū jiè zhèn xīng chéng chǔ fù nǚ mó fàn chuǎng jìn xún jǐ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雪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解释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降:_________________ 阁: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并写出其中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雨中
①傍晚,天边飘来一朵暗红色的云。天还没黑,就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②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湿漉漉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河。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的雨伞,仿佛是浮在水面的点点花瓣。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③一个年轻的姑娘蹬着一辆运货车,急匆匆地奔来。车上装着两大箩筐苹果,红红的,堆得冒出了箩筐。也许是心急,也许是路滑,到了马路拐弯的地方,车子一歪,一个箩筐翻倒在马路上,又圆又红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着跳着,蹦到了马路中间,跳到了马路对面。姑娘赶紧从车上下来,慌手慌脚地捡苹果。数不清的苹果滚得满地都是,哪里捡得过来呢!
④一群孩子跑过来,七手八脚地捡起苹果来。姑娘直起身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万一是一帮淘气包,每人捡了几个就一哄而散,挡也没法挡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仿佛看出了她的心思,走到她身边说:“别着急,大姐姐,保证一个也不会少!”他解下脖子上的红领巾 大声叫道 萍萍 滔滔 苏瑞 来 咱们封锁交通几个小伙伴立刻站成一排,挥动着红领巾,向驶近的大卡车大声喊:“停一停!停一停!”
⑤大卡车停下来了。司机是个小伙子,他把头伸出窗外一瞧,笑了,然后跳下车,和孩子们一块儿捡起苹果来。一辆小轿车停下来了,走下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还有路边过往的行人,都来帮着捡撒了一地的苹果。宁静的马路顿时热闹起来。这一切发生得这样突然,又结束得这样迅速。
⑥那位运苹果的姑娘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帮着捡苹果的人已经消失在雨帘里了。孩子们嬉笑着撑着伞,唱着歌儿走了。大卡车开走了。小轿车也开走了。满满一箩筐大苹果,又回到了货车上。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 经常——( )
【2】选择填空。课文的第1和第2自然段属于( )
A.人物描写
B.景物描写
C.环境描写
【3】文中划“ ”的句子,表现了姑娘__________的心情。
【4】请在文中划“______”句子的空白处,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5】请梳理本文的六要素。
时间 | __________ | 地点 | __________ |
人物 | __________ | ||
起因 | __________ | ||
经过 | __________ | ||
结果 | __________ |
11、丛书阅读(选择题是单选,填字母序号即可。)
小麻雀(节选)
老舍
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这个,我忽然很难过。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多么可怜!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
【1】选文中作者之所以会想到小麻雀受伤了,是因为他看到了
A.小麻雀刚长全了羽毛。
B.小麻雀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
C.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
【2】作者通过自己看到的及想到的,刻画出了小麻雀的心理活动是
A.想亲近人
B.害怕人
C.想亲近人又害怕人
【3】文中画线句两次写小麻雀“可怜”,第一次是指 ____________;第二次是指 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描写小麻雀的动作和神态,你体会到什么?请找一处做批注。
我找的一处神态或动作描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批注是 _______________
【5】本篇选文与上一篇都在写“麻雀”,两位作家为了写清楚麻雀当时的表现,同时都写了
A.看到的和想到的
B.看到的和听到的
C.听到的和想到的
12、 _______________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 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比尔•盖次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比尔•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点儿也找不到了。
比小•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妤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比尔•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比尔•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到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比尔•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着这样一句话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读中学以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比尔•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给短文拟一个题目,填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认为比尔•盖茨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延伸阅读
两个背包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以后,就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两个背包。这可不是一般的背包,一个里面装着别人的缺点,另一个里面装着自己的不足。
人类不敢违抗普罗米修斯的意愿,可是这两个背包该怎么处置呢?后来,人类想出了一个好法子,可以巧妙地安排这两个背包。他们把那个装着别人的缺点的背包挂在自己的胸前,而把装着自己的不足的那个背包挂在身后。
这样,人老远就能看到装着别人的缺点的背包,从而对别人的缺点了如指掌。这样的安排真是独具匠心。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你固然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别人同样也把你的不足看得清清楚楚。另外,这样安排留给自己的更大悲剧是,你永远对自己的不足置若罔闻。
(有删改)
【1】根据意思找出短文中相应的词语。
(1)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______
(2)放在一边儿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______
【2】普罗米修斯给每个人的脖子上挂了两个背包,一个里面装着__________,另一个里面装着_________。人类把装着________的背包挂在自己的胸前,而把装着________的背包挂在身后。
【3】短文最后一段中“更大悲剧”指的是( )
A.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别人的缺点。
B.先看到别人的缺点,后看到自己的不足。
C.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4】你觉得这两个背包怎样安排更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诚实与信任》片断,完成习题。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不,人与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说完他搁下了电话。
【1】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2】文中“我”的诚实体现在(多选)( )。
A. “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B. “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
C. “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3】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一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言实践。
“九龙坡是我家,文明创建靠大家”。目前,我区正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学校准备收集“争做文明小市民”的建议,请从不同方面向伙伴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过去,我对语文学科不怎么感趣味。自从读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以后,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就下了苦功。如今,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进步提高。我还要陆续努力,精易求精。
______
17、修改病句。
(1)爷爷给我讲了许多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校花坛里五颜六色的鲜花。(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1.我的发现
2.观察日记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喜欢春天养蚕,有的喜欢喂金鱼,还有的家中有宠物,你一定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过一些趣事。仔细想一想,你所观察的那一个事物是什么样的,你有什么新发现,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任选一题,不少于35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