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2、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3、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4、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6、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7、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9、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0、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11、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2、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3、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5、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16、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17、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8、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9、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20、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21、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22、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23、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25、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26、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7、据央视2017年5月18日报道,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改变。
(1)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
(2)开采可燃冰矿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化碳造成的__更严重。
(3)用天然气作燃料,与用煤相比,能减少的空气污染物有__(答一种即可)。
28、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鸡蛋 b 馒头 c 蔬菜 d 花生油 e 米饭
(2)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_元素(填名称)的食品。
(3)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性,铝的“白我保护”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9、下列物质中,不能给人体活动提供所需能量的是_________
A.水 B.油脂 C.葡萄糖 D.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填空。
(1)5个钠原子_______;
(2)氢离子_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
31、我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现有①氮气②一氧化碳③熟石灰④硝酸钾⑤金刚石⑥碳酸氢钠,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充入灯泡中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是:_____;
(2)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
(3)用做食物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
(4)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_____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
(6)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
3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
(3)水银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______;
(4)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3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蒸鸡蛋是一道非常适合考生的补脑食品,鸡蛋中的鸡蛋清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___。
(2)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碘元素会引起_____。
(3)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4)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_____功能。
(5)常温下,铝制品耐腐蚀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4、生活因化学而精彩。“砂锅鱼头”汤鲜汁浓,其烹饪方法为:将鱼头下油锅煎黄后,放入砂锅中加适量食盐、葱段、生姜、香菜、矿泉水等,在火上煨煮数小时即成。
(1)“砂锅鱼头”中几乎不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填字母序号);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砂锅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作用。
A无机盐 B油脂 C糖类 D水
(2)用液化气灶煨制砂锅鱼头时,砂锅外壁出现黑灰,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____(填“调大”或“调小”)。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写出丙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使用液化气灶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液化气一旦泄漏,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爆炸。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是_____。
(4)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_____。
A垃圾分类 B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C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D淘米水浇花
35、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作为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2NaHCO3 △ Na2CO3+H2O+CO2↑; NH4HCO3 △ NH3↑+H2O+CO2↑。 碱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下图图示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
【观察与分析Ⅰ】
(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点燃酒精灯。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 (填“有”或“无”)固体。
【实验结论】 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
用下图装置测定该膨松剂中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B装有膨松剂,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
(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 。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可能会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从开始加热前至加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都必须持续向装置A中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 。在停止加热后,还要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 。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的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氨气的质量。C、D、E连接顺序为 ,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
若上述(4)装置D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9.24g。上述(6)装置C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为0.17g,则该该膨松剂中NaHCO3与NH4HCO3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6、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t1o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 B(填“>”、“<”或“=”,下同)。
(2)将t3oC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oC,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 。
(3)t2oC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B也刚好达饱和。
37、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_____反应,从生成物的种类看,三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2)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38、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_____装置既可作实验室制取氧气又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填序 号,下同)。
(3)如果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 需要选用_____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 室一般采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是________,若选用 G 装置收集氨气,应从________(选填“a”或“b”)通入.。
39、城市地铁在修建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1)出口处的广告架是金属经焊接而成的,焊条的熔点________(填“>”“=”或“<”)组成焊条的纯金属的熔点。
(2)钢轨用锰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铁入口的雨棚骨架为何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铁?_________________
40、2017年5月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抗癌新药“西达苯胺”全球上市。我国有了自己原创的抗癌新药。某种西达苯胺(化学式为C22H19FN4O2)药片中,除了含有西达苯胺外,还含有淀粉。
(1)西达苯胺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是___________种;
(2)西达苯胺的化学式量(即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3)药厂检验室对该西达苯胺药片进行检验,若测得药片中氟元素的含量为,则该药片中含西达苯胺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