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盘古开天地》。
B.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C.书信是亲人朋友交流感情的主要方式,写书信时,称呼前需要空两格。
D.写事情按一定的顺序写,如《爬天都峰》一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晕倒 晕皱
B.引吭大叫 一声不吭
C.看守 看护
D.枝折花落 不折不扣
3、根据语境,对“和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红霞、晚风、归巢的鸟儿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A.和睦
B.和好
C.匀称
D.协调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大义凛然 得心应手
B.容光焕发 手舞足蹈 喜出忘外 重整旗鼓
C.不动声色 面如土色 响彻云霄 窃窃思语
5、“有心栽花花不开”的下句是( )
A.柳暗花明又一村 B.无心插柳柳成荫 C.烂泥巴扶不上墙 D.万条垂下绿丝缘
6、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
A.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应接不瑕 同心协力
B.身临其境 无微不至 兴高彩烈 千均一发
C.神计妙算 无优无虑 匠心独运 各抒己见
D.安然无恙 川流不息 风驰电掣 再接再厉
7、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
A.人或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B.地理位置。
C.所占的地方。
【2】我觉得外面似乎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
A.预防感冒。
B.事先的感觉
C.预先报告。
【3】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
A.关犯人的地方
B.关在监狱里的犯人
C.没有礼貌的人
8、课本内容回放。
(1)如今,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超级工程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巨变,我们可以引用岑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容中国巨变。
(2)《雪梅》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写出了梅花和雪各有各的优点。诗人借雪和梅的争春,告诫人们世上万物都各有千秋,无论何人都有自己的所长。
(3)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作为当事人有时候反而更不容易寻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本册书中和这句话意思类似的一句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是______________,他在求学期间回答校长为什么而读书时,是这样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古诗,然后完成练习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 写的是他送他的朋友________去________时的情景,表达了他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________
【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
10、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辣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呀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在这段话中画出一个优美生动的语句,在旁边批注你的理解或感受。
【2】这段话中有作者看到的,如__________;有作者听到的,如_____________;有作者闻到的,如____________;有作者想到的,如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请你从内容和写法角度,各提出一个问题。
内容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节选)
①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合适骨髓(suí suǐ)的人。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
②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算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jiān jiàn)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③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同胞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1】仔细读选文,用“∕”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划掉。
【2】在文中有两组反义词,它们是( )
【3】选文中的②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
【4】(多选)你对“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
A.台湾与大陆虽被海峡隔断,但两岸的亲情是隔不断的。
B.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C.血脉的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然会愈燃越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5】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选文内的第二幅插图)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这样的一座桥与本选文里的“桥”意思一样吗?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说选文里的“桥”实际是指什么,“港珠澳大桥”的作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题。
给孩子的备忘录
我儿:
写这个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因:
(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点说好。
(二)我是你的父亲,有些事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三)这备忘录里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你的成长省不少的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一)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怀。没有谁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不必太快将对方看作真朋友。
(二)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的,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者当你失去了世间最爱的一切时,你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暂的。也许你今日还在浪费生命,明日却发觉生命将远离你了。因此,愈早懂得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就愈多。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
(四)虽然很多成功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是说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谨记!
(五)我不会要求你供养我的下半辈子,同样,我也不会供养你的下半辈子。当你长大独立,我的责任就已经完结。以后,你坐巴士还是奔驰,吃粉丝还是鱼翅,都要自己负责。
(六)对人要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对你好。你怎样对人,并不代表人家就会怎样对你果看不透这一点,你只会徒添不必要的烦恼。
(七)我买了十几二十年的六合彩,还是一穷二白,连三等奖也没有中过.这说明人要发达,还是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
(八)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无论这辈子我和你相处多久,都请好好珍惜共聚的时光。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
你的爸爸:梁继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介怀:________
冤枉路:________
【2】香港电台主持人梁继璋用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儿子如何为人处世,如对待生命要________;对待学习要________;对待工作要________,对待家人要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可以白手起家,所以不用读书学习也行。
B.这里的“铁”可以理解为学识、天资、家境、特长、毅力、机遇等。
C.第一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知识比作武器,写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4】下列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朴实地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劝诚与嘱咐。
B.“与其盼望长寿,倒不如早点享受生命”的意思就是让儿子满足现状,尽情享受。
C.“世界上并没有免费的午餐”意思是做什么事都得付出劳动,别想着不劳而获。
【5】短文中说:“至于那些对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要多防备一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腾起来。
那条冒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____________江面。再近些,只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把选第二自然段补充完整。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崩地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时间顺序把第一自然段分成两层(用“ǁ”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是 。
【4】第二自然段是按______(由近及远 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从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唐朝的李绅(shēn),自幼丧父。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颖,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
李绅家境贫困,但是,他十分好学。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他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地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唯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服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短小精悍(hàn),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
【1】取个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意思的成语写下来。
(1)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 )
(2)指经受了无数次艰苦的锤炼、考验,也指写作的反复琢磨。( )
(3)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之内。指不放在心上,不去管它。 ( )
(4)形容文章简短精炼。( )
(5)不停地称赞。( )
【3】写出第2段和第3段的段意。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是这样写的:“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写作的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从短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请选择其中你最受感动的一句或两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相信你已受到了一些启发,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第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能说会道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些事情转述给别人,在转述时,需要注意:不遗漏____信息:还要注意____。
根据下面的情境,进行准确的转述。
李老师在放学时宣布:“本周五下午4点30分在教学楼四楼会议室召开家长会。请同学们回家告诉家长戴好口罩准时参加。”
16、修改病句。
1.即使没有太阳,地球上也不会有动物与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春天的公园里,我们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花草的芳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勤奋努力地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又唱又跳,玩得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病句。
①教室里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川、河流、森林把朝霞染得一片通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姑姑买了香蕉、梨子、茄子、苦瓜等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穿上了新衣服,脱下了旧衣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随着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普及,书信在人与人的沟通中不再扮演重要角色了,但是书信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请你给你的亲友或者其他人写一封信。
要求:1.把信封写清楚。邮票不用贴。
(临江市邮编 134600 白山市邮编 134300 长春市邮编 130000)
如果不知道对方邮编,上面邮编任选其一即可。
2.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信,做到内容清楚。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正的校名、人名,校名和人名可以用“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