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有关“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B.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低碳生活,“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小花变红
2、用工业酒精兑酒饮用会造成中毒是由于
A.工业酒精太浓
B.工业酒精有消毒杀菌作用,也会伤及人体
C.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甲醇,使人失明,乃至死亡
D.工业酒精可作溶剂,会使人体组织受到破坏
3、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蒸馏水
C.冰红茶
D.米醋
4、分析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
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5、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B.皂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皂甙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1
D.皂甙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1个臭氧分子构成
6、元素周期表中第57号到71号元素这15种元素占有特殊位置,单独组成一个系列,统称镧系元素,为稀土元素的绝大部分。其中元素钕为永磁材料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钕的原子序数为60
C.钕原子中的电子数为60
D.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
7、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湿衣服在太阳下更容易变干
D.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
8、中国科学院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H2OH2+CO2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物CO和H2O都是氧化物
9、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下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物质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物质②中阳离子符号为Ca+2
C.物质③由2种元素组成
D.物质①和⑤发生反应转化为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1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B.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电解水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11、20gH2、O2混合气体点燃充分燃烧生成18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可能为
A.5:1
B.1:1
C.9:1
D.2:3
1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根据实验,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A.金原子核带正电
B.金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
C.金原子核体积很小
D.金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13、硼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微量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D.相对原子质量是10. 81 g
14、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O
B.Ca
C.Na
D.H
1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 |
A | 氨水和酒精 | “招气入鼻”闻气味 |
B | 铁粉和碳粉 | 取样,在空气中充分灼烧,观察现象 |
C | 氮气和二氧化碳 | 插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
D |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取样,分别放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
A.A
B.B
C.C
D.D
16、学校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课上制作了一台简易化学“制氧机”,如图所示,请完成下面小题。
【1】该制氧机通过A、B两种物质产生氧气,A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B是二氧化锰(MnO2)。其中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3
C.+2
D.+1
【2】制氧时反应仓内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过滤仓中的水起不到的作用是
A.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降低吸入氧气温度
C.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D.过滤杂质提纯氧气
【3】下列与“制氧机”实践课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取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B.制取的氧气可用作燃料
C.制取完成后二氧化锰可回收再用
D.反应仓的仓体材料应选择无毒环保的
17、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N点时的溶液一定呈红色
B.P点时的溶液能与镁发生反应
C.M→N过程中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18、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12原子实际质量为a,则镁原子实际质量为24.31a
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镁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燃烧产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19、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20、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2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B.酒精具有挥发性
C.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D.氮气难溶于水
2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23、下列化学用语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NO2: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D.2CO2: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24、某化合物R,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R+3O22CO2+3H2O,下列化学式符合R的是
A.C2H6
B.C2H6O
C.C2H4
D.C2H4O
25、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A.当心爆炸物
B.禁止放易燃物
C.禁止烟火
D.禁止燃放鞭炮
26、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现取三种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花瓣汁液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其中指示效果类似于紫色石蕊试液的花汁是
| 白醋 | 食盐水 | 石灰水 |
①玫瑰花汁 | 粉红 | 粉红 | 绿 |
②大红花汁 | 橙 | 粉红 | 绿 |
③万寿菊花汁 | 黄 | 黄 | 黄 |
A.①
B.②
C.①②
D.③
27、在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式:
(1)气态非金属单质____________;
(2)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
(4)含三种元素的化合物____________。
28、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纯碱______;
(2)烧碱______;
(3)已知98﹪浓H2SO4密度为1.84g/cm3,62﹪浓HNO3密度为1.14g/cm3;若要配制浓H2SO4与浓HNO3的混合溶液,则应将______(填化学式)沿玻璃棒缓慢倒入盛有______(填化学式)的烧杯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装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填标号);
(2)写出溶液变为蓝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能证明C中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30、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一定标准将图一均分为两类,写出其中一个分类标准及包含微粒_____;
(2)图二,若A粒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由B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1、设计实验鉴别下列物质(操作、现象、结论):
(1)水和酒精:利用物理性质鉴别:_____;利用化学性质鉴别:_____
32、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汞元素______;
(2)2个铝原子______;
(3)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4)干冰______;
(5)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中,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 ;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收集时需等气泡 放出时才能收集,因为 .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
34、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概念。如果我们用、
和
分别 表示三种物质,请你回答:
(1)能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填“A”或“B”或“C”或“D”)图。
(2)图A物质与图B物质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图物质,则该变化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35、在农村人们常常饮用河水,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一般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将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溶于水可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A(加入明矾)→B(沉淀)→C(过滤)→D(加入漂白粉)→净水
(1)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填写3个字母序号)___________;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___________。
(3)A步骤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该农户得到的水是___________(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原因是________。
(5)学生在实验室做过滤实验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要求写2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我国辽宁发现大型的高纯度钻石矿,瓦房店金刚石出产于蓝色的金伯利岩,是目前市场上价格最贵的宝石之一。则:
(1)下列关于金刚石的性质、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中混有杂质就呈现不同颜色
C金刚石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鉴别钻石制品真伪的方法是用其刻划玻璃
(2)中国科技大学陈乾旺教授领衔的研究小组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作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成功地合成了金刚石,同时生成了氧化钠,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金刚石的逆转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7、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
(1)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成分的探究。
① 若向反应后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 。
② 猜想:滤液中的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
38、小闵同学拥有下列实验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c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上述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填序号)_____。
②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_____。
A 集气瓶中水位下降了
B 在水槽中出现气泡
C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③要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以下操作步骤:_____、_____、洗涤、烘干。
④小闵是否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_____(填写是或否)。
⑤小闵若在实验室利用12.25g氯酸钾与3gMnO2混合加热,列式计算最多可以得到多少物质的量的氧气_____。
39、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⑴图中属于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写名称〉。
⑵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1)北方的菜窖能使蔬菜保鲜,人们进去菜窖前,一般都会_____.
(2)工业上可用氯气(Cl2)制取自来水消毒剂X,该方法所涉及某反应的原理如下:Cl2+2NaClO2=2X+2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X的化学式为ClO2
B 一个氯气分子是由两个氯原子构成的
C NaCl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的.在苯的基础上人类合成的有机物有几百万几千万种.如图是苯分子的结构,苯具有可燃性,苯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点赞城市治理新路子,昔日“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
①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铝已经超过了铜,居于第二位.铝比铁活泼,但是铁比铝容易生锈,是因为_____.
②已知铝也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有足量的两份铝,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另一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3+3H2↑),若要制取等质量的氢气,则消耗两份铝的质量比为_____.
③在实验室周老师用下面这个实验证明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收集满一氧化碳的锥形瓶用橡皮塞塞紧,如图一根下端绕成螺旋状的稍粗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趁热放入锥形瓶内,在空气中加热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在锥形瓶内反应时固体减少的质量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气体的中氧元素质量.从实验的安全环保成功的角度考虑,实验刚刚结束时立即打开橡皮塞,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书写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