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KClO32KCl+3O2↑
B.4Fe+2O22Fe2O3
C.CO2+CCO
D.CaCO3+2HCl=2CaCl2+H2O+CO2↑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3、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可再生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酒精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风霜高洁
B.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
D.酿泉为酒
6、下列现象和用途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活性炭净水
B.纯碱用来软化硬水
C.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D.久置的盛放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胀破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洁净的空气、H2O2溶液、冰水混合物
B.合金:黄铜、钢、生铁
C.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D.化学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8、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 | 6.4 | 3.2 | 4.0 | 2.8 |
反应后质量/ | 5.2 | 6.4 | 待测 | 0.8 |
A.a和d是反应物
B.c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a与d物质的质量比为3:5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9、铑被用于汽车催化转化器,使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气体。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铑的原子序数为45
B.铑的元素符号为Rh
C.铑是一种金属元素
D.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g
10、“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微粒间有间隔,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B | 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D | 金刚石、石墨和C60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大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A
B.B
C.C
D.D
11、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遵医嘱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酸锌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D.葡萄糖酸锌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构成
12、下列宏观事实与相关解释或结论不一致的是
A.水和
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
,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
B.湿衣服晾干了,主要是由于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将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
是一种酸
1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④⑤⑥
14、某种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够阻挡紫外线。下列关于该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属于氧化物
B.花青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花青素由32个原子构成
D.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5、布洛芬胶囊在临床上可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下列有关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布洛芬分子含33个原子
B.由、
、
三种原子构成
C.布洛芬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1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1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18、分类研究物质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青铜、生铁、不锈钢一一合金
B.盐酸、生理盐水、白酒一一溶液
C.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铵一一盐类
D.纯碱、烧碱、熟石灰一一碱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煤的液化、气化、焦化属于物理变化
C.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2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B.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反应前后共涉及两种氧化物
D.物质甲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21、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着沿墙壁逃离着火区
B.探究“燃烧的条件”时不小心把白磷弄到了实验桌上,不用理睬它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D.发现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22、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丙>乙>甲>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甲>乙>丁>丙
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过滤粗盐水
D.液体体积读数
2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X | 水 | 水 | 水 | 双氧水 |
Y | 氯化钠 | 氢氧化钠 | 硝酸铵 | 二氧化锰 |
A.①
B.③
C.②③
D.②④
25、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均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转化:CO和CO2只能通过化合反应相互转化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来冶炼金属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应彻底消灭;CO泄漏会引起中毒,发现应该立马打电话求救
26、2023年10月8日杭州亚运会胜利闭幕。下列情景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A.五星红旗缓缓升起
B.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C.人浪营造海潮图形
D.会场探照灯通电绚丽夺目
27、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面对敌人对食盐的疯狂封锁,机智勇敢,不畏艰险,用河水将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沃吸收,最终将食盐送给了红军。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溶解度/g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1)氯化钠属于_______(填“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物质。)
(2)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假设潘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_______g水才能完全溶解。
(4)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搅拌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28、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有关问题:
(1)从表中查出氮(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画出第12号元素镁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3)锂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______。
(4)与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5)具有相同原子数目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则和______(填化学式)互为等电子体。
2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_____。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物质,最好采用_______(填“冷却结晶”或“蒸发溶剂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_______乙(填“>”、“<”、“=”)。
(4)t2℃时,甲、乙、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3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从上表中查出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其构成微粒是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上表中氮元素与硅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钠和钾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钾元素 应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钾的金属活动性较钠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每一周期元素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31、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钛有“太空金属”的美誉。图1中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图2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填“氧原子”或“氧元素”),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32、回答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之间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2)有化学反应,其中__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3)关于二氧化碳的描述,错误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碳由不同种元素所组成,属于混合物
③二氧化碳可用作普通火灾的灭火剂
④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⑤二氧化碳固体又叫“干冰”,“干冰”熔化会变成水
⑥二氧化碳有毒,空气中含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使人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⑦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通入石蕊溶液中,也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33、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小组部分实验过程的装置图: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
(2)A图中所称食盐的质量为12.4 g,若食盐与砝码的位置颠倒了,游码显示仍为A图,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g。
(3)如图B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4)欲量取4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50mL的量筒和______。某同学如C图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______4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下图所示,实验室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准备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6)过滤实验需将圆形滤纸折叠,正确的折叠顺序是A→B→______(填“C”或“D”)。
A.
B.
C.
D.
34、(1)将下列右边的“不良后果”的序号与左边的“错误操作”对应填空
错误操作 不良后果
A.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①残留液流下腐蚀橡胶帽
B.试管外壁不干燥 ②标签受腐蚀
C.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或倒置 ③加热时,试管破裂
A._________ B. _________ C. _________
(2)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A. 45° B. 90° C. 2/3 D. 1/3 E. 0.1g F. 0.01g
①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______。
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
③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大约___,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35、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实现对煤的综合利用已是当务之急。
(1)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煤的气化:使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充分燃烧。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物质A和B,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6、钴(Co)的化学性质与铁相似,但钴在常温下对水和空气都比较稳定。
(1)“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如图是含钴元素物质的价类图。请回答:
①物质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物质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R处对应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
(2)下列预测钴的化学性质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在O2中燃烧生成Co3O4
B.常温时钴易与H2O反应
C.Co能与稀H2SO4反应
D.除去CoCl3溶液中的杂质MgCl2,可加入钴粉除去
3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全部是氢氧化钠;猜想II:全部是碳酸钠;猜想III: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请完成猜想III;
(2)溶液1中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_____;
(3)溶液2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由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猜想_______正确;
(5)久置的NaOH固体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8、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_____,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填序号)。
A 作反应物
B 隔绝空气
C 升高温度
39、化学和生活密切相关。
(1)最美人间四月天,从微观角度解释春天花香四溢的原因。
(2)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时,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什么影响。
40、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仔细观察下图,指出这些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