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C.甲、乙、丙、丁均由分子构成
D.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3:4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3、对于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正确的是
A.甲烷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加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点燃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1份质量甲烷和2份质量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份质量二氧化碳和2份质量水
4、如图是科学家利用电催化剂将CO2转化成甲醇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有三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H2O2、KMnO4、KClO3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三种物质的组成都含有
A.氧气
B.氧原子
C.氧元素
D.氧分子
6、下列用途仅利用了二氧化碳(或干冰)物理性质的是
A.生产碳酸饮料
B.用作气体肥料
C.用于生产碳铵
D.用于人工降雨
7、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
A.只需要
B.只需要
C.和
D.和
8、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
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
9、下列做法安全可行的是
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档案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C.在加油站拨打或接听移动电话
D.高楼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将等质量的镁片、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
11、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个氮原子:N2
B.硅的元素符号:SI
C.一个钠离子:Na+
D.氧化铁的化学式:FeO
12、通常用于制造防毒面具填料的是
A.炭黑
B.木炭
C.焦炭
D.活性炭
13、消防自动感温喷淋头的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坏,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敏玻璃球能将外界的热量迅速传递给丙三醇连接消防供水管
B.玻璃球胀坏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热敏
D.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4、下列气体能用于充入灯泡做霓虹灯的物质是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15、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1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干冰升华 | 分子间隔增大 |
B. |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 | 水分子很小 |
C. | 注射器中的气体通过压缩体积会变小 | 加压时气体分子变小 |
D.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A.A
B.B
C.C
D.D
17、2022年8月,扑灭重庆山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以下对灭火措施分析错误的是
A.以火攻火:在火势蔓延的外围先用火烧出隔离区隔离可燃物
B.爆炸灭火:用灭火弹爆炸使燃烧区暂时缺少氧气
C.CO2灭火:灭火器喷射CO2覆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H2O灭火:直升机洒水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8、下列做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
B.利用稀有气体做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
C.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与白醋
D.根据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1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利用NaOH对CO2的吸收作用,探 究呼吸作用的产物中是否含有CO2 | B.通过红墨水上升的速度探究MnO2粉末 和水泥块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 |
C.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是否与 氧气有关 | D.通过金属表面气泡的冒出速度,判断 金属铝和铁的活动性顺序 |
A.A
B.B
C.C
D.D
20、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B.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
C.混合物:生铁、氨水、冰水混合物
D.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一氧化碳、氢气、木炭等
21、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1溶液,下图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配制溶液的正确顺序为②①③⑤④
B.a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若③中游码读数为1.2g,则他称取的NaC1的质量为8.2g
D.按图2方法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会使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2、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3、合金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氧化亚铁
B.金刚石
C.铝
D.不锈钢
24、以下是CO2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⑤临时存放
2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过滤
26、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
2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A.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B.燃烧的条件
C.探究分子的性质
(1)实验A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______。
(2)实验B中a处白磷燃烧而c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实验C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化铁中铁为+3价_______
(2)构成氧化钠的阴离子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后,使石蕊变红的物质_______
(4)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元素_______
29、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1)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30、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____病,服用维生素C,人体每天可以补充碳元素的质量约为_________m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请阅读以下摘自今年的《苏州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
[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 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也均超标.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
(1)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资讯2]吴江某公司研发的一层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膜的专业术语叫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特殊设备和工艺制作而成,该树脂是一种超高分子量材料.
(2)制作这种薄膜的聚四氟乙烯树脂[(CF2CF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其n值等于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2、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_____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取 氧气、氮气,此方法是_____变化.
33、2017年中国环境日主题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美丽中国。
①人类需要清新的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参与光合作用的是____;防雾霾口罩中常填充活性炭,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性。
②人类需要洁净的水。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水处理剂,它由__种元素 组成,钾、铁、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1mol K2FeO4中约含有____个铁原子。
③人类需要清洁的能源。天然气是上海地区常见的家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与化石燃料相比,氢能源的优点是____(写一点)。
34、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2)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活性炭 ②二氧化碳 ③金刚石 ④二氧化硫,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_。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_______。
(3)能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
(4)可用于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__。
36、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1)从宏观角度分析,水与过氧化氢都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2)从微观角度分析,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水蒸发体积变大是由于水分子_______,湿衣服晾干是由于水分子________,而水通电分解是由于水分子_______的缘故。
3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为探究CO2的性质,同学们制取了一瓶CO2气体,选择的药品是_____,从A-E中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验满的操作是_____。
(3)若要用F装置检验CO2,气体应该从_____(选填“b”或“c”)管进入集气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为探究CO2的性质,同学们用G装置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两根蜡烛都没有熄灭,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
(5)若H中的两个气球可以飘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氢气B 氧气C 空气
(6)利用装置A也可以制取氧气,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8、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开始收集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
(3)若采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
(4)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
(5)实验室用块状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表达式为: 硫化亚铁+稀硫酸→硫酸亚铁+硫化氢。硫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根据以上知识推断: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端(填“a”或“b”)通入。
39、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用棉花蘸取柠檬酸溶液,擦洗杯子内的茶渍。
(1)柠檬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现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40%的柠檬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①称量_______g柠檬酸固体;②用量筒量取________ mL水(ρ水≈1 g/cm3);③溶解;④装瓶、贴标签:在如图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________
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50g质量分数为40%的柠檬酸溶液,稀释成10%的柠檬酸溶液,需加水______g。
40、(8分)某补钙药品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
现取4 片钙片放入100g稀盐酸中,有效成分完全反应(其他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如下。
反应前 | 烧杯 | 50g |
4片钙片 | 8g | |
稀盐酸 | 100g | |
完全反应后 | 烧杯+剩余固体+液体的总质量 | 155.36g |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通过计算回答,该补钙药品说明书中碳酸钙的含量与实际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