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吕梁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2、“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为加强海防,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①南洋

②北洋

③长江

④福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据此我国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手工业合作化运动

4、下表显示的是1972一1979年历年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总额。导致1978年—1979年中美贸易额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有(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

(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

(百万美元)

双边贸易总额

(百万美元)

1972

3.31

9.57

12.88

1975

341.83

128.88

470.71

1978

721.10

270.67

991.77

1979

1856.59

595.01

2451.60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D.中美建交

5、“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以上反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6、1978年11月,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7、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的胜利召开

B.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

D.“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

8、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假如你到广州研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A.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B.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C.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9、(题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A. 《药》   B. 《阿Q正传》

C. 《文学改良刍议》   D. 《狂人日记》

10、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地点是在

A. 北京   B. 上海   C. 南京   D. 武汉

11、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并送花圈。袁隆平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源于他的(  

A.杂交水稻技术

B.发现菁蒿素

C.互联网技术

D.新材料技术

12、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1919年的天安门到1949年的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洋务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鸦片战争

13、《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指的是( )

A.李四光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14、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以24节气作为设计灵感,创意无限;近年来,很多博物馆用VR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利用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或3D自动成像系统对文物进行数字存档。这表明中国科技(     

A.水平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C.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进

D.进步得益于综合国力的增强

15、某同学收集了一组人物照片,做了一个小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6、小明在学校“胸怀祖国,红心向党”历史知识竞赛中,其中有一题问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哪国共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他的正确答案是( )

A.英国

B.法国

C.沙俄

D.美国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为经济建设赢得了和平环境

18、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 )

A.民主与专制 B.科学与自由 C.民主与科学 D.愚昧与科学

19、每年8月15日,全中国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这与下列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 武昌起义胜利

B. 长征胜利

C. 抗日战争胜利

D. 解放战争胜利

20、日本在甲午海战中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惨案是(     

A.南京大屠杀

B.济南惨案

C.旅顺惨案

D.大连惨案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

22、写出新中国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

(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卫星

(2)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飞船

(3)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

(4)屠呦呦科研团队开创的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______ 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______ 为书记。

24、从1954年起,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________政策,这一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红军长征的主要部队是  

26、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共侵占我国领土________平方千米。

 

27、1978年12月,______召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9月,邓小平在______(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

28、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______水稻。

29、________年,在同盟会推动下武昌起义获得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宜布独立,历史上称之为________

30、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人是_______;中共一大选举_______中央局书记。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所孕育激发出来的“五四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此,基本历史小组就五四运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走进历史)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时期,运动的中心和斗争的主力有哪些变化?

(体验历史)

(3)如果你是当时北京大学的一名学生,准备上街游行,你准备到什么地方去游行?游行的口号是什么?

(感悟历史)

(4)什么是五四精神?我们应该如何发扬它?

32、根据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提示,写出不平等条约名称。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2)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的条约是

33、探究一、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

(2)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哪里胜利会师?

探究二:开国大典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获得了新生。

(4)开国大典举行的具体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5)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

探究三: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复兴之路。

(6)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7)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8)感悟:通过上述探究,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风雨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望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一】开天辟地

(1)图一中的地点被上海市多所学校选为红色教育基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入选的原因。

【探究二】星火燎原

(2)请对图二进行命名(根据历史事件),并对图二所涉及的史实进行简要说明(图中涉及多项史实,任意选择两项说明即可)。根据该图,指出革命的发展方向?

【探究三】十四年浴血奋战

时间

事件

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派共产党员杨靖宇等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中共领导东北抗联

1935年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西安事变发生后

中共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协商

七七事变后

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钱的步伐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1941年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1945年8月9日

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3)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