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依据下列图片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C.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
D.农业合作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下列曾是新文化运动口号的是( )
①自强 ②求富 ③文学革命 ④“打孔家店”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下列成就属于六十年代科技领域的是
A.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B.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我国成功孕育籼型杂交水稻
5、下表中的历史现象出现在1914—1919年间,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农户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增加4900多万亩 |
陆军 | 增加92万多人 |
A.八国联军侵华
B.革命起义不断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军阀割据混战
6、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一座城市大名鼎鼎。它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它是( )
A.深圳
B.厦门
C.上海
D.海南
7、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环节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下图,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林则徐
8、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 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 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9、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是指
A.出国留学的青年
B.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
C.维护清朝统治的青年
D.遵循“孔孟之道”的青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最早确立于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哪件事情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2、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提示了解放战争的( )
A.发生背景
B.发展历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13、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告,称“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运动
14、下图邮票中可提取的信息是( )
①邮票发行于2015年
②遵义会议于1935年召开
③遵义会议召开已有80周年
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5、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由于销烟是公开的,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海滩。很多在场的外国人向林则徐脱帽致敬。下列各项表述中对这一历史事件分析正确的是
A.英国不再敢发动侵略战争
B.虎门销烟得到所有列强的认可
C.中国人民开始不再吸食鸦片
D.虎门销烟最终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16、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黄花岗起义
17、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符合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
A.悬挂俄国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B.一位英国商人在街边店铺买茶叶
C.民众对割香港岛给美国感到气愤
D.大清官员与日本领事商谈关税额
18、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美苏等盟国的参战
B.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援
C.敌后战场坚持抗战
D.全民族团结抗战
19、(改编题)长征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在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是在哪一次军事行动之后
A.湘江之战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20、“这是西方列强送给中国迎接新世纪的礼物”,“礼物”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状元实业家是_________。
22、邮票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既是历史的记载,又是现实的纪念,方寸之间浓缩大千世界,请根据下列邮票及提示写出相关历史名人或成就
A.________;贡献:《神曲》
B.马丁路德;贡献:________
C.牛顿;贡献:________
D.________;贡献: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2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一五”期间,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4、如下图人物是____,他领导了____,他一共领导了____次此项运动,是反对____的殖民统治。意义是____。
25、根据提示列举下列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1894年7月,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是: 。
(2)19世纪中期爆发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是: 。
(3)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事件是: 。
(4)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5)他们高举“扶清灭洋”的大旗,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抗争,这是: 。
(6)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26、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终止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____至此寿终正寝;190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7、目的:
国民党 | 一方面为________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__________身上 |
共产党 |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___ |
28、______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______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29、达·芬奇在绘画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_______》和《最后的晚餐》。
3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楷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________
31、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的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请写出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同时有割地、赔款、通商三项内容的不平等条约。
33、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是什么事件?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了一次什么尝试?拉开这次制度变革的序幕是哪一历史事件?
(3)哪一事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哪次革新运动。哪些人领导了这次运动?(列举1人)。
(5)以上近代化探索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的有哪些事件?
34、实现民族团结和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制定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2)图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史实?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实现是通过哪项方针,此方针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出来的?
(3)图一二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4)指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