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蕴含的道理看,说这段话的人应该是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

D. 孙武

2、列对如图所述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六经》主要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B. 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汉武帝

C. 标志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D. 是由董仲舒提出的

 

3、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爷爷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说法与下列主张相似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兼爱"

C.“祸兮福之所倚”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在历史学习中,李明同学搜集到“指鹿为马”,“篝火狐鸣”,“斩木为兵”,“破釜沉舟”等成语故事,据此判断李明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 秦末农民大起义 B. 绿林赤眉起义

C. 楚汉之争 D. 黄巾起义

5、公元前210年,秦国咸阳的一位商人购进一批大米,他支付的货币是

A. 刀币 B. 圆形方孔铜钱 C. 交子 D. 五铢钱

6、修建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变成“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白渠

7、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请判断,这种纸应该不早于(  )

沤竹 蒸煮 抄纸   烤纸

A. 战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8、“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下列图示中的人物属于亡国之君的是

A.

B.

C.

D.

9、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B.统治者治国无经验

C.分封诸侯引起内乱

D.未能强化国家机器

10、如下三幅图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工程,共同体现了(     

A.结构对称

B.军事防御

C.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D.经济交流

11、中国古代虽几度出现政权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呈现统一特征的时期是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南北朝时期   D. 五代十国时期

12、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下列关于夏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B.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C.统治中心区域在今陕西西部和河南南部

D.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

13、镇压黄巢起义又灭亡唐朝的是(     

A.朱温

B.赵匡胤

C.安禄山

D.朱元璋

14、五铢钱是中国占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如:下图),故名。它由国家统一铸造始于(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15、下图所示内容是张萌同学的课堂笔记。由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A.民族政权并立

B.国家统一趋势

C.民族关系发展

D.经济重心南移

16、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国家公祭日设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济南惨案 B.马鞍山惨案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17、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世祖

D.成吉思汗

18、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请问他是哪个朝代人?(     

A.东汉

B.三国

C.曹魏

D.西晋

19、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的医药著作的作者(     

A.扁鹊

B.李时珍

C.华佗

D.张仲景

20、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  

A. 《千金方》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过程:秦国自公元前______年至公元前_____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________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________。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22、______时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______(时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______

24、把与历史事件有联系的答案代号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

1李斯 2吕尚 3犬戎 4墨子 5董仲舒 6韩非 7李冰 8盘庚 9蒙恬 10楚庄王

事件

辅助周武王

提倡节俭

以法治国

迁都到殷

制小篆

灭西周

罢黜百家

修都江堰

春秋霸主

修长城

代号

 

 

 

 

 

 

 

 

 

 

 

 

25、北宋画家张择端的________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唐朝名画《步辇图》出自________之手。

26、秦朝的建立人是________,定都________

27、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_____,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28、下图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负责修筑的。

29、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人物

(1)下令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被唐太宗成为一面镜子的大臣——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30、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用线条把下面相关联的史实连接起来。

卧薪尝胆   秦国强大

城濮之战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勾践自警

商鞅变法   陈胜吴广起义

揭竿而起   退避三舍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贞观时期两位著名宰相。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材料二  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

材料四  江西举人王锡侯对《康熙字典》删繁就简,编成《字贯》,只因未避清帝名讳,即惨遭斩决,一些地方高官也受到牵连,以“失察”之罪遭到严惩。

(1)材料一中体现了科举制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除此之外,唐太宗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2)材料二中的“帝”指谁?材料中反映了他采取怎样的措施?他还设置特务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描述的清朝机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4)材料四反映了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怎样的措施? 产生了怎样的恶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