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长春2025届高三历史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金史》记载:“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火药最早出现在金朝

B.火药已经用在军事上

C.金朝的国力非常强大

D.火器促进人类的进步

2、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

A.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 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 使美洲特产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传入中国

3、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各派观点纷呈。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家——中央集权 B.墨家——顺应自然

C.儒家——仁礼德治 D.法家——兼爱非攻

4、它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诸侯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它”的实施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统一国家思想

C.发展社会经济

D.缓和阶级矛盾

5、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出的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

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D. 《本草纲目》

6、为了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东罗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是奴隶制走向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的过程,也是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人物的治国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B.图②人物提倡施行“仁政”,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C.图③人物提倡以法治国。

D.图④人物提倡博爱,反对战争。

9、观察下图,该工程建于(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0、唐朝的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进士科的录取率约为;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方式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主要理由是秦始皇(       

A.建立了郡县

B.统一了文字

C.修筑了长城

D.统一了中国

12、下列对明朝灭亡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A.李自民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B.努尔哈赤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C.崇祯皇帝降清,明朝灭亡

D.外戚夺权,明朝灭亡

13、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把沉睡的天朝大国从迷梦中惊醒。中华民族开始了艰难的抗争与探索。这里的“西方列强”是指(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14、“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会想到的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司马迁

C.顾恺之

D.郦道元

1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及该民族分别是(  )

A.金、女真族 B.西夏、党项族 C.辽、契丹族 D.元、蒙古族

16、“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郑燮咏史诗《绍兴》所反映的史事的历史背景是(     

A.宋辽对抗

B.宋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宋元对峙

17、2020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18、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19、下面文物为出土于陕西的商鞅方量,该文物的出土能证明的历史事实是

A.确立县制

B.统一度量

C.编订户籍

D.奖励军功

20、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 )

A. 司南

B. 罗盘针

C. 印刷术

D. 造纸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洛阳       

B.余杭

C.涿郡

22、战国七雄是指齐、楚________、燕、赵、魏、韩这七个势力较强的诸侯国。

23、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

 

24、宋代的春节被称为   ,俗称年节、新年,最受重视。

25、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

26、《西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______;《东晋形势图》中②处是________________

27、明朝宋应星编著的《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是曹雪芹的《_____》。

28、10世纪初,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定都上京,他是______。1271年,______       建立元朝。

29、唐朝后期,起义军在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_______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

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名称。

求强求富:时间   名称

变法图强:时间   名称

民主革命:时间   名称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主张。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中国共产党始终立于时代潮头,成为领航亿万人民奋勇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的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材料一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宣言?该宣言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国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这个转折点作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材料三:如下图

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A ,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3)请补充A处的内容。材料三中这一规定有什么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