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长乐市沿海防护林经常遭受蝗灾,蝗虫对植物危害最大的时期是( )。
A.受精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2、升国旗时少先队员行队礼。行礼时,下列关于手臂弯曲动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多个系统协调配合
B.肱二头肌舒张
C.肱三头肌舒张
D.骨起杠杆作用
3、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C.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
D.米勒实验中,密闭的实验装置内气体主要有氢气、氨气、甲烷等,但没有水蒸气和氧气
4、家蚕和牛蛙都具有的生物个体发育特点是( )
①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③发育过程有蛹期④幼体和成体有很大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如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关于水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残渣和捕获的食物都是从②肛门进入和排出
B.①为触手、使水螅能够固着在水草等物体上
C.⑥为芽体,逐渐生长后会脱离母体,成为一个新个体
D.水螅身体由③④⑤三层细胞构成
6、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折柳送别”这一幕用中国式浪漫表达了对各国运动员依依惜别的情感。折下的柳枝插入土壤后会生根发芽,这种繁育方法是( )
A.扦插
B.嫁接
C.杂交
D.组织培养
7、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环境生活,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青蛙是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C.青蛙的冬眠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表现
D.青蛙的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
8、鲫鱼的身体为纺锤形,其主要作用为了( )
A.逃避敌害
B.减轻体重
C.减少阻力
D.协助身体运动
9、图示果实的形成过程,其中①、④分别代表 ( )
A.受精卵、胚
B.胚珠、果皮
C.子房、果皮
D.子房、种子
10、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头部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可以辅助呼吸的甲或鳞片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和鹰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与蝉的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两对足,三对翅
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猪的前肢骨、后肢骨由多块骨组成
B.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C.关节是一种可动的骨连结
D.一块骨骼肌两端的肌腱是附着在一块骨上的
12、动物能利用动作、声音和气味等给同类传递信息进行通讯,以下不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
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叫声
C.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各种舞蹈
D.黄鼬遇到敌害追击释放臭气
13、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A.带鱼
B.章鱼
C.鳄鱼
D.鲸鱼
14、“秦岭金丝猴”堪称世界上最漂亮的猴子,它们群体生活,有明确分工,这种行为是( )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群居行为
D.防御行为
15、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主要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
B.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
C.发育过程中有抱对现象
D.肺结构简单,用皮肤辅助呼吸
16、现存的动物已知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逐渐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 )
A.水螅——有口有肛门
B.河蚌——运动器官是贝壳
C.蚯蚓——用肺呼吸
D.老虎——门齿、犬齿、臼齿
1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有关培养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应含有细菌和真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B.培养基最好采用固体培养基,这样有利于观察
C.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18、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很小,肉眼观察不到其形态结构
B.细菌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C.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无叶绿体
D.细菌包括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19、科学家对不同种类生物的基因和蛋白质进行比较,可知这些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如图为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A.黑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B.马在地球上出现早于果蝇
C.动物的进化趋势是从胎生到卵生
D.酵母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最多
20、下列不能体现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
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C.与动植物共生
D.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组织生产大量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21、20世纪以来,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生物学家认可将生物分为五大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________、真菌界和________。
22、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________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________的影响,维持相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状态。
23、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
(1)现象: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但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寻和吞食猎物。
(2)提出的问题: ?
(3)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4)作出推测。
(5)假设: 。
(6)设计实验方案。
(7)记录并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8)得出结论:
24、我们平常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真菌。
25、鸟类在高空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它有特殊的呼吸方式,请你观察家鸽气囊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囊与___直接相通。
(2)家鸽吸气时,气体的流动方向是:气管→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鸟类的体形呈___型,可减少空气对它的____。
26、喜马拉雅山白色家兔的毛色可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在30℃以上的条件下全身长白毛,在25℃条件下有的部分会长出黑毛,这表明表现型是__与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7、动物与人类生活有着______的关系,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离不开动物。
28、生活环境:涡虫背腹扁平、形状像______,体长1-1.5厘米,背面呈______,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_______,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营______生活。另外有营寄生生活的,它们的_____器官基本退化,但______器官特别发达,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
29、______指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让每个出生的孩子健康成长。
30、雨后初晴潮湿的草地、树桩上常会长出蘑菇,据此能推测种蘑菇需要哪些条件? (_____)
31、
32、在生态系统中,有的动物和微生物一样,属于消费者。(_____)
33、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词里描述了几种动物,它们分别属于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
(2)“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的___________阶段。
(3)蝉、青蛙、喜鹊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青蛙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幼体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 。而青蛙的呼吸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4)喜鹊一般把巢筑在高大的树杈或建筑物上,在巢内完成孵卵和育雏行为。因此,喜鹊的幼雏属于 _________,而家鸡的幼雏出壳后不久,便能随亲鸟觅食,属于_________。
34、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和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强震发生后.中国派出的救援人员及时赶赴日本,并送去了大量救援物资。假如你是一名救灾现场的救援者,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发现某人受伤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喷射状流出,可以判断是_______血管出血,应在病人受伤血管的_______止血。
(2)如果遇到失血过多的人,应按照输___________的原则,及时给予输血救治。
(3)给病人打针、服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的___________,不能盲目用药。
(4)为防止灾区传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员对生活用水、地面进行大面积消毒,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防止灾区的儿童得病,医生给他们注射疫苗,使其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从而具有抵抗某些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