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2025届初二生物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环节动物比线形动物更高等,主要体现在(  )

A.有口有肛门

B.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C.身体出现分节

D.能够自由生活

2、衣藻、海带等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都属于多细胞生物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能固着在海底生活

D.茎中有导管

3、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B.抑制绿色植物有机物的合成

C.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D.增加降水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4、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形的曲颈。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冷却,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内肉汤的变化。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A.氧气的有无

B.烧瓶放置时间的长短

C.微生物的有无

D.烧瓶容量的大小

5、人在发烧时食欲较差,原因是(  )

A.胃不能及时排空

B.摄入的食物未能被消化

C.温度升高降低了消化酶的活性

D.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6、从树丛到草间,人们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蜘蛛网。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行为与“蜘蛛结网”类型相同的是(       

A.鹦鹉学舌

B.猴子骑车

C.孔雀开屏

D.老马识途

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烧瓶,同时灌入等量的肉汤,煮沸降温后进行持续观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中的肉汤比甲中的腐败要早

B.肉汤可以为细菌提供营养物质

C.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中的细菌

D.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

8、为保护大熊猫,我国建立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和政策保护

B.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和政策保护

C.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和政策保护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和政策保护

9、“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       

A.蜥蜴头部后面有颈,便于在陆地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B.细菌的休眠体是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

C.水螅体表的刺细胞,能攻击和防御敌害

D.河蚌坚硬的贝壳,能完成运动

10、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F可以表示以植物为食

C.P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D.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1、多种多样的生物不断繁衍后代,使生物圈生机勃勃。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用嫁接繁殖可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B.乌龟的生殖发育离不开对水的依赖

C.鸟卵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卵白

D.青蛙抱对后,雌蛙将受精卵产入水中

12、如图是人类的染色体图,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全部染色体的基因进行测序,据图你认为需要测定的人类染色体数至少是(  )

A.2条

B.23条

C.24条

D.46条

13、扬子鳄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下列有关扬子鳄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可减少水分蒸发

B.扬子鳄靠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D.扬子鳄卵的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14、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依赖的伙伴,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获取优质皮毛

B.蝎子、蜈蚣、蝉蜕可入药,能治疗疾病

C.麻雀会啄食粮食,应该严厉打击

D.鼠类危害人类生活,必须彻底消灭

15、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其酿造过程和醋酸杆菌等有关,下图为扫描电镜下的醋酸杆菌。下列有关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用孢子繁殖

C.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是多细胞生物

16、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AB型人的血

B.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可以献血300mL

C.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多了,是由于患有贫血症

D.血液中血浆约占45%淡黄色、半透明

17、“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不同。下列动物不能在空中飞行的是(  )

A.蝉

B.蝙蝠

C.鹰

D.鱼

18、下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基因、性状、染色体

B.基因、染色体、性状

C.染色体、性状、基因

D.染色体、基因、性状

19、如下图是某同学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有关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骤一: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B.步骤二:用遮光纸遮住部分叶片是为了形成对照

C.步骤三:①、②内分别盛有清水、酒精

D.步骤四:叶片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20、制作泡菜时常用特殊的泡菜坛,坛口要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

B.防止霉菌进入,利于醋酸菌发酵

C.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发酵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鸟卵中将来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

 

22、基因虽然能够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但也不能控制生物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有很多性状表现是由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3、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

24、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的身体由_____构成,其前、后端可以通过_____直接确定,当我们用手在蚯蚓体表来回轻轻抚摸时,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摸到了蚯蚓体表的_____这种结构与蚯蚓的运动有关。

(2)上述动物的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的是_____。(填字母)

(3)C的皮肤干燥租糙,表面覆盖着_____,这样的皮肤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4)D身体呈_____型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5)E的毛有_____作用;其牙齿有_____之分,其生殖特点是_____

(6)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属于恒温动物的有_____。(填字母)

(7)这五种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一种是_____。(填字母)

25、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对称;背腹_____;有口无_____

26、动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传递信息。

27、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表面积较大,内部含有丰富的_____

28、细菌、真菌和病毒是特殊的生物类群。细菌是没有真正_________的单细胞生物;病毒是没有_________的生物。

29、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

30、青蛙的发育过程依次要经历的时期是:___________→蝌蚪→幼蛙→__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分类相关联并填入题后横线上.

A.__  B.__  C.__  D.__  E.__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依据一定的特征,可将生物分成不同类群。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不同类群的生物形成了与各自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请分析回答:

(1)某些生物与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形成不同的呼吸结构。如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与此相适应的呼吸结构及其特点分别是__;家鸽飞行需要大量氧气,与之相适应的呼吸方式和辅助呼吸的结构分别是__

(2)动物多样性的进化中,与环节动物相比,节肢动物身体各部分有进一步的分工,运动能力增强,主要原因是节肢动物的__分节。与两栖动物相比,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主要原因是爬行动物体内受精,在陆上产卵,__。哺乳动物是动物中的高等类群,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主要原因是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

(3)某些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成具有一定作用的体表结构。如蛔虫体表有__,能防止人体消化液侵蚀,适于寄生生活;蝗虫和蜥蜴体表分别有__,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

34、如图是关节剖面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节的牢固性主要决定于[1]___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组织构成的。

(2)图中[2]___________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___________,使关节灵活自如。

(3)图中结构[6]的表面覆盖一层[4]___________

(4)某人患关节炎后,感觉关节胀痛,医生用针管抽出大量浑浊的滑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的分泌功能异常,使___________中滑液过多。

(5)当我们用力过猛或摔倒时,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便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