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护生物圈应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环保袋购物,少用手帕纸
B.分类处理垃圾,尽量少开车
C.使用节水龙头,淘米水浇花
D.使用含磷的合成洗涤剂、洗衣粉
2、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 )
A.被子植物茎秆的质地
B.叶子的形状
C.花、果实、种子的特征
D.人类对其利用价值的大小
3、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活动及其探究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A.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调查法
B.统计校园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比较法
C.探究不同扦插材料对植物成活率的影响——观察法
D.用彩纸探究动物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模拟实验
4、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体内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肺和气囊、肺
B.肺、鳃
C.肺、肺
D.肺和气囊、鳃
5、鱼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形呈流线型,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B.胸鳍和腹鳍与鱼体平衡无关
C.用鳃呼吸
D.体表大多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
6、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通过细胞膜排出
B.通过胞肛排出
C.通过口排出
D.通过肛门排出
7、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和对自然知识了解不深、错误认知及贪婪的获取,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我们应身体力行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园和植物园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B.乱砍滥伐、乱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迁出原地进行特殊保护
D.只要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都应该全部捕杀消灭掉,有利于保护环境
8、下列关于动物和人类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蚊、蜱、螨叮咬人会传播疾病
B.鱼可为人类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C.蚯蚓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疏松土壤
D.很多动物融入了人类的文化,如“马到功成”
9、小明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很感兴趣,他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细菌的菌落有时呈絮状
D.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10、下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Ⅰ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B.Ⅱ过程只在晚上进行
C.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
D.绿色植物通过Ⅱ过程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1、下列有关甜酒制作过程与原理或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
A.将糯米蒸熟——将糯米熟化,同时高温杀死杂菌
B.加入酒曲并与糯米拌匀——接种酵母菌等菌种,并扩大与糯米的接触面积
C.将糯米饭压实、容器盖好——提供无氧环境,使酵母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D.将制作的糯米饭放在温暖处——提供发酵时所需的适宜温度
12、为减少粗糙洞穴对蚯蚓身体的摩擦,小明给蚯蚓身体涂了一层凡士林,但不久后蚯蚓就死亡了。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涂凡士林后,蚯蚓的生活缺少水分
B.涂凡士林后,蚯蚓不能正常呼吸了
C.涂凡土林后,蚯蚓在洞穴中不能摄取食物了
D.涂凡士林后,蚯蚓的运动阻力大大增加了
13、下列不属于仿生技术的是( )
A.雷达
B.薄壳建筑
C.飞行员穿的“抗荷服”
D.蛙泳
14、提出保存酒和奶的方法的科学家是( )
A.巴斯德
B.列文虎克
C.孟德尔
D.珍妮·古道尔
15、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6、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没有
①细胞壁 ②成形的细胞核 ③叶绿体 ④细胞膜 ⑤液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7、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门 ③河蚌——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 ⑤鲸——肺 ⑥蜥蜴——肺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⑥
18、东方蝾螈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又名中国火龙(如图分别为其幼体和成体)。下列关于东方蝾螈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方蝾螈的皮肤干燥
B.幼体能适应陆地生活
C.体温恒定
D.幼体与成体存在差异
19、江苏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将油桃和蟠桃进行杂交,培育出油蟠桃,其利用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
20、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
B.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C.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D.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小于蚯蚓
21、根据马、驴、蜥蜴三种动物隶属的分类位置,回答问题:
①马: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
②驴: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驴属
③蜥蜴: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爬行纲、蜥蜴目、蜥蜴科、蜥蜴属
(1)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动物是:______和______。
(2)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2、下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 ]______ 从[ ]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
(2)当我们做运动时,[ ]_______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 ]_______中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
(3)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_______绕着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23、人体有600多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________两部分。肌腹是骨骼肌收缩和________的部分。
24、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__到__,由简单到复杂.
25、生物圈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动植物的遗体没有堆积如山是因为微生物的____________。
26、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首先是生物 和 上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 ,其调节能力就越强。
27、生物的多样性是指 ______ 的多样性 ______ 的多样性和 ______ 的多样性,其实质是 ______ 的多样性.
28、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南方古猿阶段、______、直立人阶段和______。其中______是人类进化史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
29、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是当前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保护,因为它既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又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 。
30、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_____的浓度,可使_____作用效率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31、将下列细菌或真菌与其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32、毒品不仅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血液循环系统、免疫功能等也有影响。( )
33、观察下图中各类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A、B和C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都经过变态发育。蜜蜂的发育过程与图______(填字母序号)所示生物的发育过程一样,图C所示为______受精(选填“体内”、“体外”)。
(2)图D中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图D和E所示的生殖方式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尤其是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图F中植株成活的关键是______,图F所示的生殖方式与图A、B、C、D、E的相比,图F的属于______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常用于农林生产,其优势是________。
34、2021年5月3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落下帷幕,来自上海轨道公交总队的陈曦骏获总冠军,再次掀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热潮。
请同学们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诗词并回答问题: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中描述的蝉属于动物界最大的类群_____动物,它的体表有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___。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诗中描述的青蛙的幼体蝌蚪呼吸器官是_____,青蛙用_____进行呼吸,_____辅助呼吸。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诗中描述的“黄鹂”“白鹭”它们的身体呈_____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飞行时,有_____辅助呼吸,可以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
(4)“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出自崔颢的《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中描述的兔子的食性是植食性,与此相适应其牙齿有门齿和_____的分化,这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兔子是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其体温特点是_____(填“恒温”或“变温”)
(5)“起蛰良时在,鸣风异禀存。大能吞巨象,长可绕昆仑。”出自宋代诗人丁谓的《蛇》,诗中描述的蛇没有四肢,但它属于爬行动物,因为蛇具有表面覆盖角质的_____,用_____呼吸,在_____产卵(填“陆地上”或“水中”),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