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动植物疾病中,不是由病毒引起的是( )
A.癌症
B.艾滋病
C.口蹄疫
D.烟草花叶病
2、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B.
C.
D.
3、习近平主席曾考查了秦岭东部的绿色明珠——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内有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大鲵,下列有关大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大鲵成体生活在陆地,主要用肺呼吸
C.大鲵生殖方式为体内受精,卵生
D.大鲵是变态发育
4、下列骨连结中,属于半活动的连结的是( )
A.肩
B.肘
C.脊椎骨间
D.颅骨间
5、西瓜是人们夏季的首选水果之一,自然状态下,西瓜的形成过程是( )
A.受精→开花→传粉→结果
B.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C.结果→传粉→受精→开花
D.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6、如图为人体体细胞中的2对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与a控制的性状是相对性状
B.如果B来自于父方,则A一定来自于母方
C.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D.a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但a可能会传递给子代
7、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害虫群体中原来都是非抗药性个体
B.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害虫群体的抗药性与农药的使用无关
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8、新冠病毒经历了多次的变异。新冠病毒变异首先发生在( )
A.线粒体
B.细胞核
C.蛋白质外壳
D.遗传物质
9、白化病是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某女子的基因型为Aa,她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10、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
A.河蚌有坚硬的贝壳,有利于它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
B.鲫鱼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它减小游泳阻力
C.蜥蜴头后有颈,有利于它贴地迅速爬行
D.鸟类胸肌发达,收缩有力,有利于它空中飞行
11、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
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蹶鱼肥”,白鹭和鳜鱼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
1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亲代所有的性状都遗传给后代
B.环境变化不能引起生物变异
C.凡是变异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D.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
13、从计划生育到全面开放三孩政策,生育问题备受关注。“试管婴儿”是目前最常用的辅助生殖技术之一,下列关于试管婴儿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试管婴儿属于无性生殖
B.试管婴儿是在试管里长大的婴儿
C.试管婴儿必须经过体内受精
D.试管婴儿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
14、小明在实验室观察一个菌落,发现该菌落较小,表面光滑粘稠,由此判断该菌落为( )
A.细菌
B.病毒
C.霉菌
D.真菌
15、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
B.体表湿润有助于进行呼吸
C.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D.仅依靠刚毛就能完成运动
16、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A.某地区蛙类被大量捕杀,导致水稻等农作物因虫灾而减产
B.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特定的声音提醒同类
C.通过多次尝试与错误,小鼠能够学会在迷宫中快速的获取食物
D.蜜蜂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17、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多种,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植物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
B.根吸收的水分中,90%以上被植物绿色部分光合作用利用
C.叶蒸腾作用的强度会影响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蒸腾作用的强弱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18、2022年4月19日,我国牵头的首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际标准发布。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物
B.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新冠病毒的个体很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它的遗传物质
19、农民在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的原因是( )
A.土壤中氮肥较多
B.该植物的根可以制造氮肥
C.空气中有氨气
D.该植物的根中有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
20、《本草纲目》中记载蒲公英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蒲公英的种子可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的这种生殖方式与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 )
A.有无人工参与
B.是否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C.有无细胞分裂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1、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一群蜜蜂生活在一起,蜂群内有蜂后、工蜂、雄蜂,它们分工明确,相依为命,这属于蜜蜂的____行为;
(2)当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从表现来看,这属于___________行为,从获得途径看, 属于___________行为;
(3)在狒狒群体中,除了有组织、有分工之外,还存在___________,首领雄狒狒可以优先享有食物、配偶和栖息场所;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狒狒通过___________传递信息。
22、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________存在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________。
2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飞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它在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把它的身体做成了模型以纪念它。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
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信鸽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生活。
(1)家鸽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 。
(2)家鸽的骨轻、薄、坚固,长骨内部 ,可减轻体重。
(3)请写出家鸽与飞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两点即可)
24、在人类中,干耳与油耳是一对相对性状。某校初二学生对全校部分学生及他们的家庭做了调查之后,获得了如下调查结果。
结果1:父母均为干耳,子女为干耳。
结果2:父母一方为干耳,一方为油耳,子女或为干耳,或为油耳。
结果3:父母均为油耳,有的子女为干耳,有的子女为油耳。
(1)当父母的基因型为AA和AA时,子女的基因型为 。
(2)当父母的基因为aa和aa时,子女的基因型为 。因此,以上第 项调查结果,不足以判断 干耳与油耳哪一个是显性基因。
(3)当父母的基因型为Aa和Aa时,子女的基因型可能为 。因此,根据以上第 项调查结果,可以判断, 为显性, 为隐性。
(4)在目前每个家庭只生一个子女的情况下,根据以上分析获得的干耳与油耳的显隐判断,在以上第3
项调查结果中,只有当子女的性状为 时,才能准确判断出父母双方的基因型。
25、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_____和_____,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26、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7、为了探究外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相应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日光下 |
温度 | 23℃ | 23℃ | 23℃ | 3℃ |
吸水纸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潮湿 |
数日后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据表回答:
(1)上表的实验设计共包含 组对照实验.
(2)在培养皿中放入的种子不是一粒,目的是 .
(3)通过上述实验应得出的结论是: 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4)若加入适量培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 组.
28、保护 动物多样性需要在______________、物种、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9、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是根据____。
30、动物根据有无______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1、将下列食品与保存方法连起来。
32、请把下列动物与它们所属的类别以及主要特征分别用线连起来.
33、骑自行车是人们喜爱的户外运动。骑行时调整合适的手把和坐垫高度,注意科学的姿势和用力等,可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如下图)。请回答:
(1)从行为获得途径看,骑自行车属于______行为。
(2)[______]是关节软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______]是关节腔,其内含有滑液。这两个结构都与膝关节的灵活性有关。
(3)完成蹬车动作:腿部肌肉接受____传来的兴奋后收缩,牵拉骨绕着______ 产生运动。
34、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请分析回答:
(1)陆生植物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性。从物质运输来看,自______植物开始具有输导组织,这使植物既有远距离运输物质的功能,又有支持功能。从繁殖后代来看,种子植物产生的种子比孢子植物产生的孢子生命力强大,原因主要是种子的胚结构复杂,有______保护,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2)陆生脊椎动物具有一系列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从生殖和发育来看,爬行动物的卵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体的特点是:受精卵较大,其内含有较多的______,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
(3)______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表明,它们分别是植物和脊椎动物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