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氧气——纯净物

B.高锰酸钾、二氧化碳——化合物

C.氦气、氢气——稀有气体

D.二氧化硫、氯酸钾——氧化物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氮气可供给呼吸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3、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无烟煤

B.汽油

C.天然气

D.酒精

4、下列物质对应的主要成分不正确的是

A.煤气—CO

B.双氧水—H2O2

C.天然气—CH4

D.石灰石—Ca(OH)2

5、万州烤鱼全国闻名,下列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鱼称重

B.剥去鱼鳞

C.碳烤鱼肉

D.装盘上桌

6、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放在汽车内除异味

C.干冰升华吸热-用作制冷剂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作霓虹灯

7、如图是稀硫酸与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反应出现的不同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B.乙、戊一定是金属单质

C.稀硫酸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不可能属于盐

D.稀硫酸与丁的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8、下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钙元素

B.图中x=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g

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D.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9、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和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除去废铁屑:   置换反应

B.生石灰作干燥剂:   化合反应

C.CO还原氧化铜:   置换反应

D.工业制二氧化碳:   分解反应

10、下列图像与实验设计对应正确的有

图像

实验设计

将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固体加热

向一定量锌粉和铜粉的混合固体中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

向一定量的生石灰中,加入200mL水

足量红磷在密闭实验的集气瓶中燃烧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1、初中多个化学实验用到了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

12、同学们在课外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兴趣实验,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与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上层蜡烛先熄灭

B.蜡烛刚熄灭时产生了白雾

C.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隔绝氧气

D.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3、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g,微粒D中的X的值是8

B.A、B代表的微粒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为阴离子

C.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共表示四种元素

D.A、B、C、D四种粒子中,易得到电子的是A、B、C

14、某种金属混合物样品由两种金属组成,取5.6g该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氢气,则此样品一定不会含

A.Zn、Fe

B.Al、Zn

C.Mg、Cu

D.Zn、Mg

1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洗涤剂

C.加碘盐

D.干冰

1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D.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1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团容器内充分反应,则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49

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9.8

5

24.2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一定是化合物

B.丙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生成24.2g丁物质

D.丁可能是单质

18、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

C.用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

D.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19、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氧气

B.氯化钠

C.铁

D.硅

20、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间隔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A.1L小米和1L黄豆混合,总体积小于2L

B.向一定体积的液体加压,体积变化极小

C.向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体积明显变小

D.温度升高,酒精温度计的液面上升

21、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的作用是做安全瓶,防止C中液体倒吸入A装置中

B.装置C的目的是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C.该套装置的缺点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D.实验时应先点燃D处的酒精灯,后点燃A处的酒精喷灯

22、等质量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后X、Y化合价均显+2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X和Y可能分别是镁和铁

C.相对原子质量:X<Y

D.t3时所得溶液质量:X>Y

2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白酒 ②食醋 ③液氧 ④汽水 ⑤冰水 ⑥澄清石灰水 ⑦净化后的空气 ⑧二氧化碳

A.②③⑧

B.⑤⑥⑧

C.③⑤⑧

D.③⑥⑧

24、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下列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水果榨成汁

C.湿衣晾干

D.修剪盆栽

25、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起在杭州举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奥体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属于金属材料

B.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C.亚运火炬“薪火”的燃料是生物天然气(主要成分H2、CO),利用了它们的可燃性

D.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穿着的服装主要成分为涤纶,属于天然材料

26、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是“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脯氨酸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有机催化剂,其化学式为C5H9N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脯氨酸属于氧化物

B.脯氨酸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脯氨酸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脯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甲、乙、丙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2)上述变化Ⅰ、Ⅱ、Ⅲ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

3)变化Ⅰ中,发生变化的“”和“”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

4)根据上图分析,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个数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

28、碳的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根据右侧物质转化关系图回答问题。

(1)三种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______元素;

(2)利用CO的可燃性或_____性都能实现的转化;

(3)若利用CO的可燃性实现的转化,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①②③的转化都可以通过和同一种单质反应来实现,这种单质是______

29、根据下列现象证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或符号写在题后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证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以空气为原料,可生产硝酸和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0、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取用30mL的酒精,应选用______mL的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平。(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3)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现有①四氧化三铁、②清新的空气、③铁粉、④氯酸钾、⑤液态氧、⑥水、⑦氧化钾、⑧海水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

32、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氖气 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

(4)标出碳酸根离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3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

(2)3 个酒精分子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4)标出碳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34、(12分)(1)在“①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明矾”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气体是 ;②净化水时用作絮凝剂的是_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④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_____  

(2)矿物质水中元素及国标含量如下表所示,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矿物质水中含有的镁元素

②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表示出2个氧分子

③右表中的一种阴离子

④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钡原子___________

②一个氮气分子___________

③铵根离子___________

④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2SO3”中数字的含义:

①“2”表示___________

②“3”表示___________

3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居民饮用水处理的过程时,制定的初步方案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初步对水处理的基础上,常加入明矾用于净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

(2)将水过滤时,除了漏斗、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任答一条即可)

(4)若某同学发现水样呈浅绿色,他净水时可加入___________来脱色。

(5)将水分发到居民家中前可用___________来检验水的硬度,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在家庭中可采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选择C装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他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在该反应中MnO2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想用高锰酸钾为原料来制取一瓶较纯净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易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

38、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会儿,目的是_______,A装置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

(2)A装置硬质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图1何时可以打开止水夹?

(3)分析图2中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

40、AB……H 八种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B是氧化物,G是一种黑色固体单质,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推断:

(1)写出物质的名称:A_____E: 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检验H气体的存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