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州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含有21%氧气、78%氮气和0.7%二氧化碳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红磷燃烧实验可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

B.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很快熄灭

C.题干中的21%和78%指的是气体物质的质量分数

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3、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的亚运会开幕式活动表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击鼓迎宾

B.歌唱祖国

C.国旗升起

D.火炬传递

4、近日,青青LB校园为全体师生点亮了冬日“多巴胺”。多巴胺的化学式为C8H11N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巴胺属于化合物

B.多巴胺由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组成

C.一个多巴胺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多巴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

B.闻气体气味

C.液体的倾倒

D.检查气密性

6、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装配仪器;⑧连接固定仪器。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B.②③⑦⑧①④⑤⑥

C.⑧①⑦③②⑤④⑥

D.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7、侯德榜作为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奠基人,在为祖国的化工事业建设奋斗的一生中,打破了比利时索尔维集团70多年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发明了世界制碱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为祖国和世界的制碱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要反应为:X+NH3+H2O+CO2=NaHCO3+NH4Cl,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aCl

B.NaNO3

C.NaClO

D.Na2O2

8、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

A.5O2N

B.O5N2

C.N2O5

D.2NO5

9、碘酒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它主要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如图是有关碘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碘单质是气体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g

C.碘原子的化学性质与氯原子相似

D.碘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A族

10、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用户的青睐。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LiMnO2为氧化物   ④LiMnO2是由三个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1、《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中对市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作出了具体规定。下列属于空气质量日报中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碳

12、将下列混合气体点火,不可能爆炸的是

A.氢气和空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甲烷和空气

D.氮气和空气

13、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家与贡献

B.实验安全

①道尔顿——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①能品尝无腐蚀性药品的味道

②可以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无毒气体的气味

C.物质与构成粒子

D.实验数据与记录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①用100mL量筒量取7.2mL盐酸

②用天平称量6.24g氯化钠

A.A

B.B

C.C

D.D

1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固体粉末

D.滴加液体

【2】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燃烧匙

【3】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符号能正确表示其物质组成的是

A.

B.

C.

D.

【5】下图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

C.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后,再关闭止水夹

D.该实验利用了氮气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的性质

15、氙气具有极高的发光强度,在照明技术上用来填充光电管、闪光灯和氙气高压灯。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氙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氙的中子数为 54

C.氙的元素符号为Xe

D.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31.3

16、下列古诗词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17、再生水是指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指标的水,其生产工序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沉降

B.吸附

C.消毒

D.过滤

18、《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在央视播出的文化益智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19、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臭氧

B.洁净的空气

C.水泥砂浆

D.可乐

20、过氧乙酸(C2H4O3)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B.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C.过氧乙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2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衣服

B.食物腐败

C.冰雪融化

D.水果榨汁

22、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甲能产生气体;将乙、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的表面有银析出,乙没有变化。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2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B.同种原子通过不同方式结合成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D.同种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24、农业生产上,常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某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B.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

C.溶液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4:21

D.量取水时,选取规格为100mL的量筒

2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26、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其主要原理是化学变化的是

A.炭黑制墨

B.矿石炼铁

C.沙里淘金

D.楠木制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将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铝和镁,待反应停止后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若天平失去平衡,指针一定偏向放镁的一边

B. 若天平仍保持平衡 ,烧杯中的铝一定没有剩余

C. 反应的后两只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都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轻了

D. 放铝的一边产生的氢气一定比放镁的一边产生的氢气多

28、火是文明的起源。

(1)古人取火,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先引燃艾绒,艾绒容易点燃是因为___________

(2)古人使用的“火折子”材料中有硫磺,吹气即可燃。“吹气”能使燃烧更剧烈,“吹气”的作用是_______

(3)我国古人在节约燃料方面也独具匠心。陆游记载过一种“省油灯”,与一般灯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夹层,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结构如图所示。下层盏内的水是省油的关键,因为水可以减慢____;同时水也会不断减少,用微粒观点解释水减少的原因________

(4)发展到今天,家庭用的燃料大多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9、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氩气_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__

3)氯化钠中的阳离子______

4)碘酒溶液的溶剂________

30、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_____,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质子数是____;图2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______

2)钠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1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此物质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1、一城青山半城湖,是对我市最真实的写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湖水中含有难溶性杂质,般可用___的方法清除 ;我市饮用水多来自湖水,如果湖水中溶解了一些有色物质和有臭味的物质,可利用活性炭___的方法,达到净水的目的。

(2)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写出电解水实验的文字表达式____

(3)试管b中生成的气体为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

(4)试管a中生成的气体为___,该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其化学反应类型是___

(5)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____组成的。

(6)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淡水资源缺乏严重。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

32、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________

(2)铵根离子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________

(4)3个钠离子_______

(5)构成氯化钠晶体的阴离子______

(6)硫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33、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上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示图中______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序号,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 电子得到失去,______价。图①、②、④三处元素中,与③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是______(填序号)。

34、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说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镁中有______种元素,其中镁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氯化钾的化学式是______

3)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5、下图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名称填入空白处:

b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

(2)用仪器编号填空:

上述仪器中,向试管中加少量液体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合可用于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的仪器;用________盛药品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

 

36、3分右图为“хх”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碳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成年人每天应该摄入大约1000毫克钙,假设有60%钙从该钙片中摄入,成年人每天应食用   片该钙片。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已知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CO2的实验。实验开始时,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图2表示实验过程中装置G和Ⅰ中的溶液pH变化曲线。

①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

②请判断t2时,锥形瓶中______(填“有”或“无”)盐酸剩余。

③t1后,显示器B中曲线几乎无变化,其原因是______

38、如图所示的是常用的实验装置。

1)装置中标②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填序号,下同)。

3)实验室常用锌粒(固体颗粒)和稀硫酸(液体)来制取氢气,其发生装置应该选择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四种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2

8

30

50

反应后的质量(g)

20

待测

39

23

 

(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表中“待测”值为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乙___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催化剂。 

(3)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  

(4)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

40、下列是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蜡烛后,按图A的方式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观察到______点炭化变黑最严重;说明_________焰的温度最高。

(2)B的烧杯内壁出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