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州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氯元素的化合价

2、下列除杂或鉴别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铁中的氧化铁

加入足量稀盐酸

B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过足量灼热CuO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鉴别NH4NO3、NaOH、CaCO3、NaCl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A.A

B.B

C.C

D.D

3、《天工开物》火法炼锌的方法是,把炉甘石(ZnCO3,高温能分解生成ZnO与CO2)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取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B.“冷定毁罐取出”目的是防止锌再次被氧化

C.炉甘石粉碎加入锌罐,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D.反应区中发生的反应:C+2ZnO2Zn+CO2↑,该反应中C是还原剂

4、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甲和滤液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渣甲中一定含银,滤液乙中一定含硝酸锌

B.若滤液乙为无色,则滤液乙中只含一种溶质

C.若向滤液乙中再加锌粉,有红色固体出现,则滤渣甲的组成有两种可能

D.若滤渣甲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乙中溶质有两种可能

5、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关联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粮食发酵酿醋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

B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C

用铅笔芯作简易电池的电极材料

铅笔芯成分石墨具有导电性

D

将自行车的链条涂油以防锈

使链条与空气和水隔绝

A.A

B.B

C.C

D.D

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3:4

B.该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该反应生成物的类别属于化合物和单质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7、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柴油发动机通过喷油嘴将柴油气化进入气缸,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呼出的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

C.家用电器失火立即用水扑灭

D.地铁的自动喷淋系统,喷水灭火原因主要是水蒸发吸热,使着火点降低

8、2023年登革热在我省某地肆虐。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化学式为HCOOH,使叮咬处痛痒。下列有关蚁酸说法错误的是

A.蚁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2

B.一个蚊酸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C.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9.6%

9、N2是重要的资源,其生产与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产生N2是物理变化

B.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②中涉及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③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O2,N2有时也能支持燃烧

10、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如图是武汉市某日空气质量日报。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会增加PM2.5的排放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可以保护空气

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会形成酸雨

11、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除杂、鉴别的实验设计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少量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B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各取少量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有沉淀

D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看溶液是否变红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量筒读数

C.   添加酒精

D.   连接橡皮塞和试管

13、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小清河

C.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尽量节约资源

D.短距离出行时,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14、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加碘食盐

B.氢能汽车

C.无氟冰箱

D.无磷洗衣粉

15、下列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无明显现象且溶液最终呈无色透明的是

A.H2SO4、BaCl2

B.CuSO4、Ca(NO32

C.HNO3、Ca(OH)2

D.KNO3、NaOH

16、下列发明和技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蚕丝织布

C.使用火药

D.粮食酿酒

17、乙醇()俗称酒精,可以做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由9个原子组成

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2.2%

18、逻辑推理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含氢元素的可燃物燃烧一定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可燃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元素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9、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20、下列除杂方法或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序号

实验或操作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B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操作依次为称量、过滤、溶解和蒸发

C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

B.B

C.C

D.D

21、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次提出了“石油”的概念:“鹿郭、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然(通‘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D.石油燃烧产生炭黑,说明石油含有碳元素

22、如图所示试剂瓶标签正确的是

A.

B.

C.

D.

23、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MnO2)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O2),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24、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工厂废水及时排入河中,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B.废弃电池深埋,防止土壤污染

C.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

D.大量焚烧秸秆,使大地更清洁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

B.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D.   表示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26、“绿色中国”可持续影响力大会于2023年12月30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践行绿色理念,共话中国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回收利用,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提倡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灯照明

D.增强比赛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水是生命之源。

(1)生活中,硬水和软水可以用___________检验;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消毒常用C12C12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8、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的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以上均填序号)。

2)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填序号)。

3)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4)上述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29、从化学的视角看生活中的现象.

1)刚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说明______

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10mL水和10mL酒精充分混合后,液体体积______20mL(填”“),原因是______

4)久置于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原因______

30、学习化学后,同学们认识到,并不是清澈透明的水都能作为饮用水,对于硬度较大、酸性或碱性偏高的水均不宜作为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为硬水和蒸馏水,可用      (填试剂或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2)烧煮硬水后,水壶内壁会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水垢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砂锅       B陶瓷碗       C不锈钢刀       D塑料盆

(2)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2、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写出:

../AppData/Local/Temp/7zO3219.tmp/BB8.TIF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_。

 

33、下图是六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属于稳定结构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氯原子__________; (2)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

(3)氢氧化钙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

(4)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

35、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13个氧原子_____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

3)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

5)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占78%的是_____

36、用符号和数字表示:

17个镁离子_____

2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

35个铁原子_____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

52个氢氧根离子_____

6)说出4H2O数字的含义:4表示_____2表示_____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至少回答两点)_____

3)已知镁+氧气氧化镁(固体),镁+氮气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_____,原因是_____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二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_____

3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2)实验B通过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若将红磷换成硫粉,并能实验成功,可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_____

3)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根据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者符号表达式。

1)实验室用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___________

2)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_

3)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___________

40、简要说明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1)取用药品时,瓶塞正放:______

(2)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入容器内,______

(3)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______

(4)将试管放在桌上,将橡皮塞使劲塞进试管,______

(5)直接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______

(6)往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