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由氢元素(原子序数为1)组成的新物质—H3分子和离子。1个
离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
A.1,0
B.3,0
C.3,2
D.3,3
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如图为空气成分的含量示意图,其中B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某氧化钙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钙,某同学为测定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下:
步骤1:取0.7g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入200g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
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资料: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
的溶解度为74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
C.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20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D.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0%
5、下列各图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不相符的是
A.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B.向足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Zn、Fe
C.T℃时,向NH4C1饱和溶液中加水稀释
D.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
6、潼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下列气体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7、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对应的是
A.木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水处理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医疗器械
D.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车的电刷
8、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B.金能压成薄片,说明熔点高
C.历史上使用铜比铁更早
D.用钢丝球擦洗铝制炊具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
B.地壳中元素含量
C.反应类型逻辑关系
D.原子结构模型
10、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B.金刚石、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所以物理性质相似
C.木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D.碳与氧气质量比为3:5时燃烧产物既有CO又有CO2
11、“中国高铁,世界第一”,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不锈钢中还含有铁和碳
C.该不锈钢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铁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2、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3、下列关于钢铁制品,认识正确的是
A.钢铁中不含非金属元素
B.回收废旧钢铁制品,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C.钢铁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D.为防止钢铁锈蚀,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14、近年来,海南省全面禁止汽车使用含铅的汽油(含铅汽油中溶有能提高汽油抗震性的四乙基铅),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
D.铅资源短缺
15、“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B.软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
C.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D.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16、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对于研究和理解元素的性质至关重要。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利用所学知识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①的名称叫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②>①>③
C.元素②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D.元素②和元素③化学性质相似
17、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氖
B.硅
C.钾
D.氧
18、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冰可以直接用手拿取
B.甲烷可以作为制造金刚石的原料
C.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19、研究发现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抑制某些冠状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含有氮分子
C.由四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和臭氧
B.冰和干冰
C.氢气和液氢
D.银和水银
21、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二氧化碳的转化。一定条件下,将氢气和二氧化碳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有机燃料甲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后纳米纤维的质量减小
B.该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3:22
2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用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将等质量的镁片、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
23、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CO2与H2O是否发生反应 | 比较锌和铁的活泼性 | 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
A.A
B.B
C.C
D.D
24、下列实验的容器中,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排水法收集氢气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机器瓶内的空气排尽,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A.A
B.B
C.C
D.D
25、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B.化学方程式为: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26、试管内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且底部有少量固体剩余,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不变
B.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D.将氢氧化钠固体换成硝酸铵固体,实验现象一样
27、如图是甲、乙、丙、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0C时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t3℃时,取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则剩余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_。
(4)t2℃时,配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相等的是_____(填字母)。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质质量分数 D 溶解度
28、有下列反应:(请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氧化反应的是_____,既属化合反应又属氧化反应的是______。
29、根据下列现象,用空气中的成分填空:
(1)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
(2)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一段时间表面上会生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
(3)昆虫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能生存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________;
(4)灯泡中充入_________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成多种用途的光源。
30、用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
(3)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
31、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A与C不含相同元素,E含钠元素,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红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单质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则:
(1)A的化学式是 ;D物质所属类别是_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 (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H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 (填药品序号)。
a、浓盐酸 b.锌粒 c.铁块 d.稀硫酸
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 (填装置编号)。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
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
3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
(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_________的1/5的结论(填“质量”或“体积”)。
(2)饼干敞开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饼干会变软,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3)鱼虾等生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在水中__________溶于水。
(4)氮气常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是因为氮气__________。
(5)除了氮气和氧气之外,有一种空气中的气体含量虽然不算多,但是霓虹灯的闪烁离不开它的功劳,这就是空气中的________,用作霓虹灯体现的是它的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6)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来制备氧气,这主要是因为液态氮与液态氧的________不同,该过程是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选择“干冰、氮气、二氧化硫”填空。焊接金属作保护气的是_____,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
35、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化学家,他们为推动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着“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把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得到铜,这一发现要比西方国家早1700多年,是湿法冶金的先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化工工业做出巨大贡献。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___________℃时,Na2CO3和NaC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t1℃时,将15gNa2CO3固体加入50g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③若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想要提纯Na2CO3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6、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面实验内容: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因为______ 温度最高,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______倾斜;加热时要先______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给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
(2)清洗玻璃仪器时,当看到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______也不______,表示仪器清洗干净了.
(3)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______保持水平,俯视读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用试管夹夹试管的操作要点是______.
37、根据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要用同一装置制取并收集O2和CO2。最好选择________装置组合(填字母序号);写出该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38、下列是水的电解和净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图1装置电解水,a、b两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键康,在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
(3)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39、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答一点即可)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
40、在实验室进行探究活动时,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两瓶装满氧气并盖上玻璃片的集气瓶、小木条、火柴、酒精灯,请设计实验验证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