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蚀刻硅芯片,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原子、分子种类没有变化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物质丁的化学性质活泼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数之比为3:2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H4和H2 | 观察气体颜色 |
B | 除去CO2中的CO | 点燃混合气体 |
C | 除去N2中的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 | 鉴别O2和CO2 |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A.A
B.B
C.C
D.D
3、2022年十一假期,新疆引来无数游客,走进山间,四处鸟语花香。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
4、用如图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空气(氧气)接触,实验中观察到①中白磷燃烧,②中白磷不燃烧,则X、Y分别是
选项 | X | Y |
A | 80℃热水 | 空气 |
B | 80℃热水 | 二氧化碳 |
C | 20℃冷水 | 空气 |
D | 20℃冷水 | 二氧化碳 |
A.A
B.B
C.C
D.D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 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的值是7
6、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于化学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结构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的结构不同
C.微粒观: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D.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8、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实验,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体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下面对于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 镁条燃烧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 探究 CO2的溶解性 | 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 |
实验操作 | ||||
实验分析 | 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 软塑料瓶变瘪,说明CO2气体能溶于水 | A 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A.A
B.B
C.C
D.D
9、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精彩表演中,产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吉祥物出场
B.灯光秀展示
C.点燃主火炬
D.开幕式表演
10、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在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药品
B.向试管内加入铁钉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2、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1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分子运动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比较黄铜和纯铜片的硬度
D.探究甲烷中是否有氢元素
14、运载火箭采用偏二甲肼(C2H8N2)作为推进剂,其燃烧产物不可能是
A.N2
B.CO2
C.SO2
D.H2O
1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二氧化碳有毒,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通风
D.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6、金银花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C16H18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原酸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绿原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绿原酸由43个原子构成
D.绿原酸由3个元素组成
17、以下是四种常见的危险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上应贴的标志是
A.易燃固体
B.毒性物质
C.易燃液体
D.腐蚀性物质
18、历史文化知识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下列对文献记载的解读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NaOH
B.《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发生化学变化
C.《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指甲烷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燃烧的现象
D.《周礼》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属于盐
19、已知:2KClO32KCl+3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20、《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下列造纸步骤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斩竹漂塘
B.煮徨足火
C.荡料入帘
D.覆帘压纸
2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汽油燃烧
B.酱油酿造
C.呼吸作用
D.钢铁生锈
2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
B.过氧化氢
C.空气
D.高锰酸钾
23、下列有关防灾减灾的说法错误的是
A.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B.厨房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通风
C.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D.加油站、加气站等场所都应禁止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24、部分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维生素A中含有1个氧分子
C.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D.维生素A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2:3
25、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归纳都正确的组是
A.性质决定用途 | B.化学与能源 |
①氧气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②石墨有导电性——制铅笔芯 | ①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清洁能源 ②可燃冰的大量发现表明化石题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喝的能源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安全 |
①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给水杀菌消毒 ②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 ①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 |
A.A
B.B
C.C
D.D
26、某同学利用自制简易净水器(如下图)对污浊的河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净化过程可降低河水的硬度
B.活性炭可除去河水中的异味
C.石英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
D.该净化过程可除去河水中的所有杂质
27、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g;
(3)将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烧杯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水的蒸发)。(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_____________除去水中的异昧;
(2)家庭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9、现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按要求填空:
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具有刺鼻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0、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必须使用 .试管夹应从试管的 套入,夹在 .用手拿住试管夹的 ,不要把拇指按在 上.若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跟桌面成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小心地在试管里液体的 加热,并且不时地 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内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加热时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 .
31、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
(1)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化学技术与方法科学改造和应用化石燃料是化学科学的使命,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对其进行改造的方法叫做石油的分馏,在煤的综合利用中,改变煤的组成和结构的过程属于________变化。
32、三种家庭常用清洁剂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清洁剂 | |||
名称 | 洁厕灵 | 彩漂液 | 漂白水 |
有效成分 | HCl | H2O2 | NaClO (次氯酸钠) |
(1)洁厕灵可用于清除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使用彩漂液时过氧化氢分解释放出活性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洁厕灵和漂白水混合后,2HCl与NaClO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氯气(Cl2),同时生成水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
(4)洁厕灵中含有的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__。
3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
①酒精 ②石灰水 ③石灰石 ④过氧化氢 ⑤液氧 ⑥蒸馏水
34、用分子、原子、质子、电子、中子、原子核微观粒子填空: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中,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带正电的粒子是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实验1: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的现象是______。
(2)实验2:按图①所示,将铜片、小烧杯、足量白磷(铜圈固定)放在玻璃水槽中,并在水槽中加入适量的热水。按图②所示,向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和5%H2O2溶液。立即用大烧杯将小烧杯和白磷罩住。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小烧杯中有气体产生,大烧杯内液面______,白磷______。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36、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应用新型的镁锂合金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为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②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与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③锂原子(Li)在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锂离子,写出锂离子的符号_________。
(2)有限的元素可以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 钙 | 氧 | 碳 | 氢 | 铜 |
元素符号 | Ca | O | C | H | Cu |
(在下列①~③小题中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①有毒性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常用作还原剂来冶炼金属的黑色固体单质是________;
③一种黑色的金属氧化物是________;
④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CaCO3)”,蔡伦将此“灰”溶于水即得碱。请写出蛎房烧成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7、我区某校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4)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
3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下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
(1)甲同学选用装置A和E做实验。
①甲同学选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连接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AB”或“BA”),
A 用手捂住试管 B 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若看到______,移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为了预防实验过程中出现这一现象,常用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2)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①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②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乙同学用一定量6%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这套装置的的优点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此反应中______热(填“放”或“吸”)。可以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______,则已满。
(4)丙同学研究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时氧气的最低含量,他们在集气瓶中装入不同体积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图F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的水,氧气从导管口进入______(填“a”或“b”),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
39、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2)一种金属单质燃烧可用于照明弹的反应;
(3)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4)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