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对下列各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H--表示三个氢原子

B.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Al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

D.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KCl

D.CuSO4

3、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B.

C.

D.

4、图所示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B.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b增加的质量

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

5、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成功对接空间站,其核心舱内二氧化碳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生成丙、丁的质量比为9:4

C.反应中共有3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6、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验满

C.     加入液体药品

D.     收集气体

7、溶液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质只能是固体

C.溶液都是混合物

D.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8、给50m1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

A.①③④

B.②④⑦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

9、中国劳动人民早在南宋时期就发明了照明弹,里面含有的可燃物之一是镁粉。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的质子数为24

B.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

10、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缺碘会得甲状腺疾病

B.缺少铁元素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C.老年人缺锌会引起骨质疏松

D.缺氟可能引起癌症

11、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是

A.烧碱溶液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浓硫酸冲洗

B.实验药品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手湿布或沙子扑灭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2、液氢已应用于航天等领域。目前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困难,原因是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B.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C.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D.氢气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空气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

B.     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往试管中倾倒溶液

14、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二次太空授课:“太空教师”往蓝色水球里塞入半片泡腾片,做成蓝色太空欢乐球。水球中产生的大量小气泡并没有离开水球,而是一直附着在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做成的太空欢乐球容器内部。已知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则分别属于

A.盐与氧化物

B.单质与化合物

C.盐与酸

D.碱与氧化物

15、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或除杂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待鉴别或除杂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鉴别或除杂方法

A

氢气与一氧化碳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硬水和软水

煮沸的方法鉴别

C

二氧化碳(氧气)

通入炽热的铜粉层

D

氧气(一氧化碳)

点燃该气体

A.A

B.B

C.C

D.D

1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洗涤试管

17、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B.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不同

C.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D.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同时降低温度到,甲析出的晶体多

1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C.该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1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是

A.O2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

B.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D.向两份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铝粉和铁粉至过量

20、在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中,中药“连花清瘟胶囊”起到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下列对连翘甙描述正确的是

A.连翘甙中含有 H2O 分子

B.连翘甙相对分子质量为 534g

C.连翘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27:34

D.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1、以下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加热

B

除去中混有的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C

鉴别硬水与软水

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D

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或煮沸

A.A

B.B

C.C

D.D

22、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胆矾

C.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D.验满

23、燃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造福了人类社会。但燃烧是一把双刃剑,也给人类带来过灾难,造成了重大损失。

【1】下列标识与防火无关的是

A.

B.

C.

D.

【2】《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严禁吸烟。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容易引发火灾。未熄灭的烟头在火灾中的“罪过”是

A.提供了氧气

B.提供可燃物

C.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3】体育比赛的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白烟,枪药中能产生白烟的物质可能是

A.木炭

B.石蜡

C.红磷

D.铁丝

【4】下列灭火措施错误的是

A.电器发生火灾,用水灭火

B.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

D.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

【5】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24、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人造卫星会用到钛合金,工业制取钛(Ti)的一种方法:,方程式中X为

A.3

B.4

C.5

D.6

25、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萝卜变软,而坑里液体的体积增加。下列有关这一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萝卜变软的原因是细胞吸水

B.变化后的液体仍是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

C.液体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20℃时,将少量的食盐加入到变化后的溶液中还能溶解

26、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张青莲

C.屠呦呦

D.侯德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例如,氢气由_______构成,汞由________构成,氯化钠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28、分子是_____的最小微粒;原子是_____的最小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元素符号_____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化学式_____

30、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某净水过程:天然水沉降→过滤→吸附净水,向水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除去水中的杂质;工业上制取消毒剂X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②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此实验过程中电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20℃时,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Ⅰ.图3中,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M”或“N”)。

Ⅱ.P点表示的意义是     

Ⅲ.50℃时,80克乙物质中加入120g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Ⅳ.50℃时,甲乙两种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溶液中的溶剂m     m(填“>;<;=”)

Ⅴ.在图1到图2的变化过程中,如不借助图3的信息,只能得出的结论是   

A.图2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该实验能证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D.图2中乙溶液降温至30无晶体析出

 

31、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海军三型主战舰艇一一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2021年集中交付入列。“中国制造”让世界震撼。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大连舰使用了大量的铝制材料,比较纯铝和硬铝的硬度,可采用最简单操作是_______

(2)小明同学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

(3)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2、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即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

(1)写出木炭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失去氧的物质是     ,它是该反应中的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图甲装置中装固体的试管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与甲相比,使用图乙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3)与图甲、乙装置得到的固体相比,用CO和氧化铜反应得到的固体的特点是  

 

3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点表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

(2)时将物质加入克水中,得到的是物质______溶液。填“饱和”和“不饱和”将此溶液升温至需要再加入______克溶质,溶液方能饱和。

(3)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是______填“”,“”,“”或“无法判断”

(4)将饱和溶液升温至,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若将时等质量的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等质量的水恢复至,剩余溶液的质量关系大小为______填“”,“”或“

(5)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方法可以提纯其中的物质。

34、用化学用语表示或者说出符号的意义:

1)氢气________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_

32个氧原子_______

42个钠离子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是_____

6)空气中含有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_;人体中含有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7)人体中含有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

8“N”不仅表示氮_________,还能表示一个氮______

35、写出符合下列“最”要求的化学符号: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_

(2)天然存在最坚硬的物质___________

(3)实验室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

(4)相同状态下密度最小的气体___________

36、用化学用语填究。

1)氧元素________

2)钠离子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些装置。

(1)上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①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可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填字母),可用D装置收集O2,说明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8、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若选择装置A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装置B和C均可制取CO2,与装置B相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什么?

(3)若选装置D进行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

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______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

A B   C   D   E   F G H

(1)   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猛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_____(填字母)组合成

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及顺序,填编号)_____________,正放在桌面上。

a.盖上玻璃片 b.将导管移出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5)实验室取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克,则①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  

②参加反应的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40、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金刚石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_________

(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负电荷,则X= 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