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乐东2025届初二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常用科学方法,如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天然气

B.盐酸

C.氢氧化钠

D.氧气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氧气

B.氦气

C.氮气

D.水蒸气

3、小龙同学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氧气压缩为液氧——压强增大,氧分子体积变小

B.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C.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晒干——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D.CO2和CO性质不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烧草成灰

B.海卤晒盐

C.冶炼钢铁

D.五谷酿酒

5、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特征。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分子的是

A.干冰

B.空气

C.生铁

D.食盐

6、学习科学知识,树立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高楼发生火灾时,人应乘电梯逃生

B.加油站需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C.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D.点燃氢气前,需检验氢气的纯度

7、用如图装置验证水的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B.用燃着木条检验a管气体,观察到气体燃烧

C.b管气体能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水中含有氧气

D.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混合物、干冰、氢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氯化钠、甲烷、水银

D.洁净的空气、硫酸铜、液氧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 NaCl溶液,量取水俯视读数,会使质量分数偏小

10、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盛大开幕,主火炬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燃料。如图所示是甲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分子种类都没变

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11、学好化学,有助于增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乘坐高铁不携带易燃易爆品

B.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C.进入加油站禁止吸烟

D.发现煤气泄漏快速打开排气扇

12、富硒大米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下图为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

B.硒原子质量为78.96

C.硒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D.硒化钠的化学式为NaSe

13、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

B.酿制鸭梨白酒

C.刻石雕

D.棉花纺成纱线

14、九年级的你正处于人生第二个黄金生长期,健康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喜欢辛辣食物的同学有可能会胃酸过多,以下食物能缓解该症状的是

A.板栗pH=8.8

B.萝卜pH=4.6

C.土豆pH=5.4

D.苹果pH=3.4

15、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X表示反应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一定是O2

B.“CO2→CO”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H2CO3”的反应过程需要加热

D.“CO2→CaCO3”的反应可以用于检验CO2

16、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化学式为]晶体的形式存在,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五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C.该物质由42个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5:26

17、合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取块状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

18、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物质是变化的。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燃放烟花

B.篝火燃烧

C.冰雪融化

D.葡萄酿酒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20、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①CO2       ②Mg2+       ③2Fe3+              ⑤2O       ⑥O2       ⑦2OH-       ⑧2CO

A.表示物质中元素化合价的有②④

B.表示一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个数的是①

C.表示分子的个数的是⑤⑧

D.表示离子数的是③⑦

21、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比较多,下列化合价标注正确的是

A.

B.

C.

D.

22、“天舟二号”的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B.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

C.生锈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23、某化学小组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二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0~300s内,两个容器中酸的浓度均越来越小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比100~200s内少5amL

D.实验室可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制取CO2

24、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开发使用清洁能源

B.填埋废弃电池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B.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C.石墨质软,作电极

D.活性炭净水,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26、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湿衣晾干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

(2)由1号和7号元素组成的原子团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3)7号与12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同一族中的元素其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任写一点)。

28、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请按照要求问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

2)汞的化学式是_____,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

3)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9、下图是我们所用教材中的一幅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_

2)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_________相同。

30、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氦气 ______________

22个铁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

3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 氮气   B 氧气   C 氢气   D 碳酸氢铵   E 二氧化碳   F 酒精   G 明矾   H 氯化钠

1)被称为最理想的绿色能源_____;(填字母,下同)

2)火箭上天所使用的助燃剂是_____

3)常常用作净化水的是_____

4)实验室通常使用的燃料是_____

32、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牛肉丸子面是山西临汾的一种面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吃完面后的碗可用洗洁精清洗,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作用。

(2)铜火锅是应用了铜的____________性质。

33、(一)化学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

(1)早上,门捷列夫同学起床马上喝了一杯过滤后又烧开的水补充水分。过滤器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及过滤水中的杂质。

(2)喝水后,门捷列夫同学用家中的煎锅做早餐,可是发现铁锅上有些铁锈,铁制品锈蚀的过程,本质上是Fe与空气中________(填化学式)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早饭后,门捷列夫同学乘坐爸爸新买的新能源汽车前往学校。

①汽车轮毅为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________

②汽车中的电子控制系统中含有高纯度硅。它的工业制法是:二氧化硅与碳单质在高温条件下生成单质硅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二)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4)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自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然后是硫燃烧。白磷比硫先发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

(5)19世纪,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侧面,硫、KClO3、MnO2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瞬间,火苗异常旺盛,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

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三)价类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下图中字母代表几种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及部分转化关系。

(6)B点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7)通过置换反应实现B→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8)能代表甲烷的点是_______(填字母符号)。

34、完成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按要求填空。

(1)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细铁丝下端需缚一根火柴,目的是

(3)加热碱式碳酸铜: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35、写出下列物质的符号:例如:二氧化硫 SO2

氧气_____、氮气_____、五氧化二磷_____、二氧化碳_____

36、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H2S)。硫化氢气体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上述信息中,请写出一条属于硫化氢气体的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图所示的装置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

(2)写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打算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他选择了装置B和E连接,当稀盐酸和大理石都加入装置B一段时间后,他用燃着的火柴在E的瓶口试验,火柴仍然燃烧,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用该反应来制取一瓶氧气,应选择的实验发生装置是  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8、某市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考到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部分迅速加热,然后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正确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A.直接插入到集气瓶底部             B.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2)B图中,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