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2025届初三语文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bān) 首(qiào) 振聋发(kuì)

B.刻(juān)遒(jìng)  无音信(yǎo)

C.改(chuàn)躇(chóu)惟妙惟(xiào)

D.留(zhì)  (zā)  欲睡(yàn)

2、下面选项中对名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达雅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B.《傅雷家书》中,傅雷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中篇小说。主人公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D.“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傅雷也不例外。”这段话是对《傅雷家书》的评价。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首(qiáo) 然(qiǎo) 杆(wěi)   深痛疾(wù)

B. (chuò) 黑(yōu)   儒(zhú)   疲力尽(jīn)

C. 花(yīn)   亮(zēng) 枝(qíu)   恹欲睡(yān)

D. (qī) 教(huì)   强(jué)   精竭虑(dān)

4、下面语段中字音、字形全对的选项是(    

船正在放倒桅(    )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    )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    )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xiá    )一顾。

A. wéi gāo     B. weí gāo     C. wéi hāo 聚  睱   D. wéi gāo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文阅读

谢亭送别

唐·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色调的场景组成,情感氛围似不协调,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班级制作古诗辑录,有同学写了一则卷首语,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

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渊明眼前(1)“______,悠然见南山”的自得,是欧阳修笔下(2)“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的闲情;热爱是对自我人生的回顾,是李清照(3)“______,误入藕花深处”的惊喜,是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4)______”的哀叹;热爱是对君子风范的养成,是孟子(5)“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坚守;热爱是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杜甫《春望》中借花鸟抒写(6)“____________”的戚戚愁肠,是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7)____________”的忠君报国之心。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三个火枪手》的作者是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被身居暗处的傅敏点亮

李斐然

①小时候去书店,在“教育典范”的大招牌底下,我捧着一本《傅雷家书》翻来翻去。当时年龄小,看不懂里面讲的肖邦和贝多芬,只看出一个问题——这本书是大翻译家父亲傅雷写给大钢琴家儿子傅聪的家书,那序言里的这个傅敏,是干嘛的?

②又过去很多年,我终于在傅雷的传记里寻到了答案。让我意外却又冥冥中觉得合理的是,傅敏是傅雷次子。

③我读过无数次《傅雷家书》。随着年岁的增长,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感悟。可唯一不变的是,从开头到结尾,力透纸背的每一个字都是傅雷对傅聪深深的父爱:他有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儿子,他关心他的一切,他的爱情,他的音乐,他最近看的书,他在海外吃的粮食,他走路的时候有没有将衣领折好……

④如果囫囵吞枣地读下去,大抵会有无数人为这样无敌的父爱落泪,但是萦绕我心头的却是另一件事:在往来繁复的通信里,只有寥寥数笔提到这个家里唯一的弟弟,翻页快的人大概都不会留意他的存在,这让我顿时觉得喉咙里堵了一样东西,哽得难受。

⑤在另一本传记里,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完整的傅雷家事。傅聪出生后,全家人的爱全都倾注到这个长得粉嘟嘟的小男孩身上,找最好的老师教他弹琴,送他去最好的地方,在最好的环境里,实现最极致的发展。

⑥对这家人来说,一切都好到了一个极致,直到另一个儿子出生。生于斯,长于斯,这个被叫做傅敏的孩子也想跟哥哥那样,学习音乐。他跟父亲的好友偷偷学过一小阵子小提琴,他的音准之好,让这位老友也来劝说,傅敏很有天赋。

⑦可是,父亲不让。这位父亲说了一堆话,如今已无从考证,大体意思是,我们家已经有了一个傅聪,我们不需要,也无力再去培养另一个傅聪了。你,去当个老师吧。

⑧后来的种种人生经历让我明白,对爱子心切的傅雷来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要背负多少爱与痛,才能在一个孩子还在11岁的时候,就给他下判语:你不适合这个,你适合那个。

⑨旁观者可以惋惜,可这就是当局者傅敏的人生,他如是接受了它。后人常常补充说,傅敏其实在教育方面也是很有天赋的嘛! 我看到了一张傅敏跟学生一起看书的照片,师生相处其乐融融,可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后来迎接他的,是连绵数十年的坎坷不平,风云突变,双亲自缢,家庭破裂,时代的伤痛如一根刺,扎在他心头最柔软的地方。

⑩故事的结局是,傅敏在1979年去伦敦探望哥哥傅聪,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去投奔安逸的生活,但是他没有。1980年,傅敏回国,继续做一名中学教师,并向学校提出要求,终身不升“长”,要做一辈子的中学教师。他了断了自己的婚姻,也断了自己升职的道路,把自己关在小小房间里,整理编辑《傅雷家书》。

我无从想象,坐在房间里整理家书并将其出版成书的傅敏,是抱着怎样的决心和情怀,以他一己之力促成了一本传世经典的流传,而在整整一本书里,只有序言出现了他的名字,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但是当我长大,我也开始明白,在傅敏做成这件事的时候,他大概是喜悦且舒畅的。这个在父亲眼中的不合时宜,在世人眼中不合时宜,甚至在命运眼中不合时宜的人,却依然坚持做着旁人看来不合时宜的事情,因为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合时宜的。直到今天,《傅雷家书》依然影响着无数人,包括我。也许,这就是不合时宜者的胜利。

故事本来讲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可我还想补充一件事。傅聪今年举办八十岁音乐会。在中山音乐堂,我看着他穿着素色的唐装,弯着背走出来,埋着头沉醉地弹奏莫扎特时,突然想起他在自传中说的一件事。他说有次回国,无意中跟弟弟比手,发现自己的手其实并不适合弹琴,他的手非常硬,但弟弟的手能够张得很开,非常柔软,这些都是优秀演奏者的必备条件,这是天生的好胚子。

说完这些,书中的采访者开始盛赞傅聪多么努力,锲而不舍地把一双原本该练举重的手生生练成了钢琴家的手,多么励志感人云云。可是我却在看到傅聪闭着眼睛沉醉于黑白键的那一刻,突然想起了弹琴先天条件极好的傅敏,父亲的好友没有骗他,他的确适合学琴。

然后,在我眼前又浮现出另一幅画面。这些年傅聪回国演出,都暂住在弟弟家。未自全国各地的记者挤在傅敏家小小的客厅里,眼巴巴等着坐在沙发上的傅聪同意接受他们的采访,而同在角落里挤着的,是这个家的主人傅敏,被人群挤在一边,被历史遗忘在角落。可那却是傅敏啊,那个微笑地看着哥哥、坦然接受周遭一切的傅敏,平静而泰然,却留下一本经久传世的《傅雷家书》。

不知道是为了这两个命运迥异的兄弟俩中的哪一个,在黑漆漆的观众席,我突然觉得非常难过,咬着牙不想哭出声。最终还是忍不住,为这两个在书里陪我长大的兄弟,掉下了眼泪

(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文章第④段写道:“这让我顿时觉得喉咙里堵了一样东西,哽得难受”。请你简要分析令“我”感到“哽得难受”的原因。

【2】文章第段中,“在父亲眼中不合时宜”“在世人眼中不合时宜”“在命运眼中不合时宜”,这三个“不合时宜”分别指的是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3】文末,作者又补充了“一件事”,描绘了“一幅画面”,有哪些用意? 请你结合文本分别作答。

【4】如何理解文章标题“被身居暗处的傅敏点亮”的含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趁着年轻,趁着拥有青春,我们要做的就是感受它的珍贵、珍惜它的美好。不要枯燥乏味,更不要暗淡平庸,好好把握每一分秒,让我们在姹紫嫣红里笑看流年,在聚散别离中珍惜进取,不辜负这段锦瑟年华可好?请以“不负好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意;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