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2025届初三化学上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1题,共 5分)

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8题,共 40分)

2、NO、NO2 和CO均为大气污染物,对其治理备受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I.碱液吸收法

(1)NaOH溶液可将NO和NO2的混合气体转化为NaN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时,HNO2的电离常数Ka=4.6×10-4。常温下,向NaNO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溶液的pH=3时,溶液中=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Ⅱ.已知综合治理NO和CO的原理为

i. 2NO(g)+2CO(g)N2(g)+2CO2 (g) △H=-746.5kJ•mol-1

ii. C(s)+ 2NO(g)N2(g)+ CO2 (g) △H= +172.5 kJ•mol-1

(3)高温下,1mol C(s)与CO2 完全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和反应ii。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CO的体积分数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无影响”)。

(5)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若起始充入的=y,NO的平衡转化率(a)与y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y1_____y2(填“>”“<”或“=”)

②M点和N点对应的该反应速率:M_________N(填“>”“<”或“=”)

(6)t℃时,向容积为10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s)和2molNO(g),发生反应ii。5min达到平衡时,测得0~5min内,用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0.016 mol•L-1·min-1;N2的体积分数为a。则: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②若保持条件不变,起始向该容器中按下列配比加入物质,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仍为a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0.5molC和2mol NO   B.2mol N2和2mol CO2

C.1 mol C、1 mol N2和1mol CO2     D.1 mol C、1 mol NO和1mol N2

 

3、已知丙烯可发生如下的一系列反应,试回答:

(1)聚合物A的名称_____________,丙烯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数最多为_________个。

(2)指出反应类型:②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针对表中的①~⑧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原子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②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4)元素⑥、⑦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高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

(6)元素⑤最简单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

(7)写出元素③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化学学习活动小组学习了铁铜化合物知识后,查阅资料,积极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予以解答:

1)氯化亚铜(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备CuCl

2CuSO4Na2SO32NaClNa2CO3=2CuCl↓3Na2SO4CO2

查阅资料可得,CuCl可以溶解在FeCl3溶液中,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 已知:Cu2O在酸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Cu2O+2H+=Cu2++Cu +H2O

现将一定量混合物(Fe2O3Cu2OCuClFe)溶解于过量稀盐酸中,反应完全后,得到W(包括溶液和少量剩余固体),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继续往W中通入足量的氯气,不断搅拌,充分反应,溶液中哪些离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有明显变化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不通入气体,改往W中加入过量铁粉,过滤,调pH约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 I-时,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化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水也是一种常用的试剂。

(1)水分子中氧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2种)。

(3)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4)下列是钠、碘、金刚石、干冰、氯化钠晶体的晶胞图(未按顺序排序)。与冰的晶体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请用相应的编号填写)

(5)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所示),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 是_________kJ/mol;

(6)将白色的无水CuSO4溶解于水中,溶液呈蓝色,是因为生成了一种呈蓝色的配离子。请写出生成此配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CO2 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之一。

Ⅰ. CO2和CH4在催化剂表面可以合成CH3COOH,该反应的历程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指微粒吸附在催化剂表面,H*指H吸附在催化剂载体上的氧原子上,TS表示过渡态):

(1)决定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的基元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增大催化剂表面积可提高CO2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速率

b. CH3COOH* 比CH3COOH(g)能量高

c.催化效果更好的是催化剂2

d.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焓变,加快反应速率

Ⅱ. CO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合成甲醇,该过程存在副反应ii。

反应i: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ΔH1 = -49.3 kJ·mol-1

反应ii: CO2(g) + H2(g CO(g)+ H2O(g) ΔH2

(3)有关物质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稳定单质的焓(H)为0,则ΔH2=___________ kJ·mol-1

(4)恒温恒容条件下,仅发生反应ii,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___

a. CO的分压不再发生变化

b.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c. 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 比值不再发生变化

(5)在5.0MPa,将n(CO2) : n(H2)=5 : 16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体系中气体平衡组成比例(CO和CH3OH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百分数)及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表示平衡时CH3OH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百分数的曲线是___________ (填“a”或“b”)。

②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③250℃时反应i: CO2(g)+3H2(g) CH3OH(g)+H2O(g)的 Kp=___________(MPa)-2(用最简分数表示)。

8、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

制备反应原理:C2H5OH+4Cl2→CCl3CHO+5HCl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C2H5OH+HCl→C2H5Cl+H2O

CCl3CHO+HClO→CCl3COOH(三氯乙酸)+HCl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C2H5OH

CCl3CHO

CCl3COOH

C2H5Cl

相对分子质量

46

147.5

163.5

64.5

熔点/℃

-114.1

-57.5

58

-138.7

沸点/℃

78.3

97.8

198

12.3

溶解性

与水互溶

可溶于水、乙醇

可溶于水、乙醇、三氯乙醛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若撤去装置B,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____________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装置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写出E中所有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40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1碘标准溶液20.00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OH-═CHCl3+HCOO-

HCOO-+I2═H++2I-+CO2

I2+2S2O32-═2I-+S4O62-

6为证明三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强,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

a.分别测定0.1mol•L-1两种酸溶液的pH,三氯乙酸的pH较小

b.用仪器测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氯乙酸和乙酸溶液的导电性,测得乙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c.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的钠盐溶液的pH,乙酸钠溶液的pH较大

 

9、某探究小组设计如右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

(1)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

(2)若撤去装置C,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_____(填化学式)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   加热的方法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

(3)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4)装置E中可能发生的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0 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 mol·L-1碘标准溶液2000 mL,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002000 mo1·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后,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2000 mL。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CCl3CH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75)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OH==CHCl3+HCOOHCOO+I2==H++2I+CO2↑  I2+2S2O32-==2I-+S4O62-

(6)已知:常温下Ka(CCl3COOH)=1.0×10-1mol·L-1,Ka (CH3COOH)= 1.7×10-5mol·L-1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氯乙酸、乙酸的酸性强弱。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10、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在实验室中模拟热分解CuCl2·xH2O制备CuCl的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Ⅰ)过程中,观察到B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导致该现象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CuCl产品中可能存在少量的CuCl2或CuO杂质。

①若杂质是CuCl2,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杂质是CuO,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Ⅱ),测定CuCl2·xH2O中结晶水的含量。取CuCl2·xH2O样品1.692g,经过3次灼烧、冷却、称量,得到黑色固体的质量数据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质量(g)

0.820g

0.800g

0.800g

x=__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四、计算题(共1题,共 5分)

11、联合生产是化学综合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煅烧石灰石反应:,石灰石分解需要的能量由焦炭燃烧提供。将石灰石与焦炭按一定比例混合于石灰窑中,连续鼓入空气,使焦炭完全燃烧生成,其热量有效利用率为50%。石灰窑中产生的富含的窑气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40%的最终转化为纯碱。已知:焦炭的热值为(假设焦炭不含杂质)。请回答:

(1)每完全分解石灰石(含,杂质不参与反应),需要投料_______kg焦炭。

(2)每生产106kg纯碱,同时可获得_______(列式计算)。

五、解答题(共2题,共 10分)

12、可从铜转炉烟灰(主要成分为ZnO)和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得到锌。

(1)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

(2)铜转炉烟灰(主要成分为ZnO),加入氯化铵和水,浸出液中锌元素以[Zn(NH3)4]2+形式存在,则浸取时Z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氨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

(3)CuSO4能活化ZnS,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试推测其原因是____

(4)ZnS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在ZnS的晶体中与S2-离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Zn2+的个数是____。其晶胞边长为540.0pm,密度为____(列式并计算)。

(5)取mg活性氧化锌样品,预处理后配成待测液,加入指示剂3~4滴,再加入适量六亚甲基四胺,用amol·L-1EDTA标准液进行滴定,消耗标准液VmL。已知:与1.0mLEDTA标准液[c(EDTA)=1.000mol·L-1]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氧化锌质量为0.08139g,则样品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代数式表示),若在滴定终点读取滴定管刻度时,俯视标准液液面,则测定结果____

13、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成分有Al2O3Fe2O3Fe3O4SiO2等物质。综合利用粉煤灰不仅能够防止环境污染,还能获得纳米Fe2O3等重要物质。

已知:

i)伯胺RNH2能与Fe3反应;3RNH2Fe3SO42H2OFeNH2R3OHSO4H生成易溶于煤油的产物。

iiFe3在水溶液中能与Cl反应:Fe36Cl[FeCl6]3,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对煤粉灰进行酸浸过滤后,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2)写出过程II加入过量H2O2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加入伯胺-煤油对浸取液进行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

3)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过程III利用NaCl溶液进行反萃取的原理________

4)过程IV中过量的N2H4将水层2中[FeCl6]3转化为Fe2,得到的Fe2再被O2氧化为FeOOH,其中第一步的离子方程式为4[FeCl6]35N2H44Fe2N2+.4N2H524Cl,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5)在常压用纳米Fe2O3电化学法合成氨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电解液为熔融NaOHKOH,纳米Fe2O3在阴极发生电极反应分两步进行:该电解池第二步:2FeN23H2OFe2O32NH3。则该电解池第一步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纳米Fe2O3在电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