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一填。
和“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表达的感情一样的诗句还有很多,我能写出其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同音字组词:
dú______打 ______书 ______立
chú______窗 ______房 ______夕
xiù生______俊______ 领 ______
bì货______ 躲 ______ ______绿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羽毛________的翅膀________的尾巴________的小燕子
________的细雨________的春天________的天空________的柳丝
4、写出下列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的含义,并写出句子。
眉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咽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骨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伟大——________ 永远——________ 下场——________
反义词:永远——________ 情愿——________ 伟大——________
6、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朗读下列诗句,选择正确读音。
白头搔(sāo shāo)更短,浑(hūn hún)欲不胜簪。
【2】(1)诗中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对国家无限忧虑的句子是:_________。
(2)诗中表现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句子是:______。
【3】诗中“国破”与哪一历史事实有关?诗人望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用原诗句回答)
___________
【4】填一填,记一记。
“诗仙”是指 朝诗人 ,写过《 》;“诗圣”是指 朝诗人 ,他写过《 》; “诗鬼”是指 朝诗人 ,他写过《 》。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花溅泪”、“鸟惊心”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
【6】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墨竹图题诗
[清]郑板桥
衙斋①卧听萧萧②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③吾曹④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衙门里官员休息居住的地方。②萧萧:竹枝竹叶摇动的声音。③些小:小小的。④吾曹:我辈,我们这些,我这样的。
【1】(品词析句)读诗句,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疾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诗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诗句,完成填空。
这首诗以“________”为依托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诗中由“_____________”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生活,寄予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____________。
【3】(人物评价)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在岩缝中的竹子不屈服于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咬”和“立”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借物喻人,表面在写______,其实是写_____,表明了诗人_________的精神。
【5】最能体现竹子品格的诗句是“__,___”。“东西南北风”喻指__________。
9、课内语段赏析
天空已变成了一片墨绿色。抬头望去,外公头上顶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没歪?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的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的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呀!”“你有没有淋到呀?”外公问。“没有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都包住了。”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
【1】“外公头上顶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困惑”的意思是:______ ①不理解 ②感到为难。
【3】听到“我”说没有被雨淋湿,外公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短文,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并完成练习。
有一个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队员们对此颇有怨言,却又不敢违抗。
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独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黑暗和寒冷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快要发疯了。贝德队长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队员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每朗读一篇日记,烦躁和焦虑一扫而光,心被美丽的回忆占领了。
终于,大家明白了贝德队长让大家记日记的良苦用心。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黑暗(_____) 寒冷(______)孤独(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__队员们对写日记颇有怨言,________又不敢违抗。
②________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________大家不感到孤独。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在朗读声中,考察队员仿佛看到了______的雪原,______的企鹅,______的北极熊,______的一切。
【4】“终于,大家明白了贝德队长让大家记日记的良苦用心”,这良苦用心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后来,外面的世界又勾走了我的魂儿。弯溜溜的小河里泥鳅鱼多得要爬出来了,平展展的田野里躺着流甜汁的秫秸;悠忽忽的南山,软绵绵的白云,诱惑得我烦躁极了。我急切地打开瘸瘸的大门,像一发炮弹一样射了出去。
冲出小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新鲜,样样都叫我好奇。我一个劲儿拼命地跑、拼命地飞、拼命地喊、拼命地笑。真的,我已不愿意理睬小屋了,小屋也渐渐变得陌生。用手把耳朵堵住,好听不见妈妈唤我回家的声音;紧紧地伏在能盖住头的草丛里,窥视妈妈来回寻找我的身影,不禁怨怨地想,我为什么要有名字呢?
小屋啊,小屋,梦里我变成小鸟要飞了,你却系在我的翅膀上,好沉好沉。
野野的心散在外面了,妈妈却想拢回来。于是,我认识了那个坐在屋南角的神奇的箱子,爸爸的书就睡在里面。妈妈在晚上端起书读给我听,我出奇地安静了,竟像小绵羊一样偎在妈妈身边,任那比小河流水还好听的声音缓缓地流进心里。真好听啊,书里的故事好远好远,在南山那边呢;书里的世界好大好大,比小屋外面的绿草地大多了。妈妈不在家时,我久久地蹲在打开的书旁,痴痴地回味书中的故事。后来,逐渐认识了一些字,就开始囫囵吞枣地读那些书了。一本一本,一遍一遍,那些厚厚的书把我带入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里。屋南角那个箱子仿佛涂上了神秘的色彩,我的心被它紧紧地拴住了,我觉得小屋满满的了。
啊,小屋,我竟舍不得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1】是什么吸引作者走出了小屋?
。
【2】运用“平展展”“悠忽忽”“软绵绵”这些叠词有什么样的好处?
。
【3】啊,小屋,我竟舍不得你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作者运用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2、阅读与理解
谁赶走了鸟类
(1)我已经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
(2)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我常看见一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青枝嫩叶后又信手丢下,让它们绝望地挺着身子露宿街头。
(3)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亢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戛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气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4)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也没骂一句。我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
(5)真该感激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冷静”还安慰我: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
(6)可是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就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一处浓荫,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都无法代替。
(7)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8)“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9)“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10)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11)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第(1)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作者想用这两个词语突出强调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看到有人举着气枪打鸟,却没有阻止。选文的第(4)、(5)两段,作者表面上是在描写自己此时的行动和心理,实际上有更深的用意。你知道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篇短文很快读完了,但是文中那个对准生灵的罪恶枪口,那张面对罪恶却若无其事的脸,还有戛然而止的鸟鸣,却永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头脑中,挥之不去……
亲爱的同学们,快拿起手中的笔,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地球家园,尽一点微薄之力吧。请发挥你的才智,设计一个公益广告,让那些至今尚未觉醒的人们,因你的设计而受到心灵的启迪和震撼。
友情提示:要用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让我们读到你的描述,就像真的看到了画面一样。设计中要有警示性的语言。注警示性的语言要尽量简洁并展示你的文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1】填一填雪孩子的变化过程。
雪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孩子为什么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 )想取得成功,( )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 )坐着羡慕别人“成”,倒( )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水滴石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短文,说说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论述“成”与“功”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地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17、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 你们的家庭踌躇不决地把你们奉献给国家。(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羞得无地自容,但这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为反问句
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哪些经历是你难以忘怀的?你从中得到哪些感悟?选择一件事来写,要注意细节,写出你的感悟。详略得当,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