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期末亳州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句子加标点。

①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________小三________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________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________名气有诈________是吧________傻小子________你再仔细瞧瞧吧________

②一间房子________一个屋顶四面墙________先刷屋顶后刷墙________屋顶尤其难刷________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________谁能一滴不掉________

2、唱反调,写反义词。

自由——_____ 幼稚——_____ 静寂——_____

沉重——_____ 清晰——_____ 崎岖——_____

3、写出下列字母对应的大写或小写字母。

A________ ________g  ________j  T________ Q________

P________  H________  ________e M________ ________l

4、填空。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______________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_____”字充分表现了竹子的_______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_______;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进一步表现了竹子____________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的无限热爱。

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一连串的问句是围绕哪一句展开的?

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

A.对时光飞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B.时光飞逝,无法挽留,青春易逝,无法珍惜。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洗手、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细节,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寒 食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春城:_____ (2)御柳: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内容和节日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日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____巴峡__巫峡,_____襄阳__洛阳。

1将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2本诗是唐朝诗人_______的作品,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此诗堪称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他最高兴时写下的诗。

3诗人喜欲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从以下诗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4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要理解词语的古今意义的不同。比如:诗中的妻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青春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提取信息)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情感。

2(品词析句)下面选项中,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处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B.花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春景,但在国破家亡时,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此处运用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词析句)“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__________,这里借指__________

4(整体感知)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乱时期收到家书时的喜悦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jǐ gěi)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意,也没有影子。我不jīn jìn)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用“ ”画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杨柳_______

A.(植物等)失去水分 B.(河流等)变得没有水 C.没有生趣;枯燥

②桃花_______

A.感谢 B.认错;道歉 C.(花或叶子)脱落

【3】选段拿“燕子去了”“_______”“______”跟时光作对比,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读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你对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时间就是生命!你觉得怎样才能算是珍惜时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源自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基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照样子,写词语。

一块块: _______________

空空落落: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坐在草从里看她们”句中的“她们”指的是 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写了“我”在苦苦等待母亲买菜回来,写了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泊在月光上的村庄

周锋荣

①月光如水一样涨起,村庄像一只大船,在清澈中晃动。

②月光引领着我走向一片田野。只见稻田荡漾起涟漪,把月光荡漾得如碎银子。一(  )已经抽穗的稻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等待着菜农收割时的笑声。稻香飘来,在农人的鼻子里醉了一回。青蛙禁不住忍了一天的寂寞,纵情演奏着此起彼伏的乐章。

③高高低低的庄稼,在月夜更具灵性,飞快地生长。一(  )韭菜绿得发亮,舒展着美丽的叶子,在风里婀娜着身姿起舞。茄子、辣椒等蔬菜,沉浸在月光中,蓬蓬勃勃的,被风吹得浪漫,随心所欲地开着各色花朵,守望着各自的位置。一片苦瓜藤,密密麻麻地爬上了院墙,一条条苦瓜被一阵阵夜风拨动,好像许多顽皮的孩子,在月光下快乐地荡秋千。

④浩浩的白光,笼罩着一(  )茂盛的瓜园,一(  )敞开的瓜棚。绿色的瓜秧欢快地铺满了地,黄色的花朵嬉笑着开满了地,圆滚滚的大西瓜展览着圆滚滚的喜悦与甜蜜。瓜棚下,看瓜人躺在天地之间,用宽厚的鼾声,淹没了蛐蛐、蝈蝈的鸣奏。

⑤月亮越升越高,柔和中撒下一层遐想。小时候的月明之夜,我和小伙伴拿着竹竿和网袋,成群结队地出发,先是在空地上表演自编的舞蹈,然后到小河畔追赶草丛里的青蛙,在水渠边捉拿槐树上的夏蝉。忙活了几小时,最大的收获是第二天的饭桌上,出现一碗青椒炒蛙肉的好菜。偶尔也看到过几条水蛇,惊得四处乱跑,使我们常常忘记了生活的辛酸。

月光轻摇着村庄,把村庄送进梦乡。村庄的月夜里,一切都是从容的。泊在月光上的村庄,教会了我无论物欲如何横流,脚下也要干净如月光。

(有删改)

1选择恰当的量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畦畦  片片  棵棵  个个

2根据第②段的内容填空。

月光下的田野非常美(1)看到了:_______(2)闻到了:________(3)听到了:________

3“绿色的瓜秧欢快地铺满了地,黄色的花朵嬉笑着开满了地。”简析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很多内容都有前后照应,这样写可以使文章的内容联系紧密,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在文中找出与第⑥段画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病人

①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左侧台阶上,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②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③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转身走进了大楼。

④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报警声,最后上来的那个人没有出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⑤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显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

⑥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⑦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

⑧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立刻关上了电梯门,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清澈:________________

2“她”做了哪些被人认为“不太正常”的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在横线上。

①当电梯超载时,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②___________→③热心地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④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推想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⑦自然段: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当时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自然段,戴眼镜的女士当时心情________,她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答题。

(1)第①段中划线句子属于_________描写,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中划线句子属于_____描写。(多选)

A.语言   B.动作   C.神态   D.心理

5文章以《病人》为题,表面上,“病人”指_________(文中的谁),因为___________;实际上,“病人”指_______(文中的谁),因为____________

6结合上下文,你认为她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开头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时候,我才从秦岭来到渭北平原,最喜欢骑自行车在路上无拘无束奔驰。庄稼收割了,又没有多少行人,空旷的原野上稀落着一些树丛和矮矮的屋。差不多一抬头,就看见远远的地方,天和地已不再平行。天和地相接了,在相接处是一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有树丛在那里伏着。

  “啊,天到尽头了!”

  我拼命向那树丛骑去,好长时间,赶到树下,但天地依然平行;在远远的地方,又有一片矮屋,天地相接了,又出现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的线。

  一个老人迎面走来,胡子飘在胸前,如同仙翁。

“老爷子,你是从天边来的吗?”

“天边?”

“就是那道很亮的灰白线的地方。去那儿远吗?”

“孩子,那是永远走不到的地平线呢。”

“地平线是什么?”

“是个谜吧。”

  我不太懂了,以为他骗我,就又对准那道很亮的灰白色线上的矮屋奔去。但我失败了;那里天地平行,又在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道地平线。

  我咀嚼着老人的话,想这地平线,真是个谜了。正因为是谜,我才要去解,跑了这么一程。它为了永远吸引着我和与我有一样兴趣的人去解,才永远是个谜吗?

  从那以后,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踏上社会,生命之舟驶进了生活的大海。但我却记住了这个地平线,没有在生活中沉沦下去,虽然时有艰苦、寂寞。(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的灰白的线,总是在前面吸引着你。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1】文中加点的"我一天天长大起来",联系上下文看,说说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2】画线的"命运和理想是地和天的平行,但又总有相接的时候。"深刻含义是什么?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4】文中最后一句"永远去追求地干线,去解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鲜、乐趣、奋斗和无穷无尽的精力"中的"地平线"具体指的是什么?

 

【5】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语言把它写出来。

 

 

14、根据课文内容或提示填空(14分)

(1)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的刺去。该段出自我国大文豪 的文章《少年闰土》,这个学期我们积累了他的很多名言

(写一句)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 ……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 ,乃破琴绝弦,终身  

(3)当我们看到城镇周边的大片良田被用来建工厂、盖高楼时,不禁想用学过的一条环保标语     来提醒人们:珍惜土地!

(4)在轻叩诗歌大门单元里,我知道了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通过阅读认识了一位现代诗人   ;我们小组也围绕主题开展了 综合性学习活动。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指不谦虚)

(指很自豪

 

1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童年像阳光下的水晶,总是折射出缤纷的光彩。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你的童年一定充满了无限乐趣。那么,就提笔写一篇《童年趣事》吧!要求在作文中突出一个字,力求语言风趣,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