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歌德说:“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对自己负责

B.对他人负责

C.对社会负责

D.对国家负责

2、晚三秒再关门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当朋友到你家做客离开时,目送朋友,待脚步声渐远后,再轻轻关上门。这种做法是(     

A.道德提倡、法律强制的责任

B.以礼待人、温暖他人的做法

C.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

D.尊重人格、包容他人的表现

3、2023年8月起,全国各地开展夏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集中查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在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中,中学生应该(     

A.加大打击力度,整治交通违法行为

B.遵守交通规则,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C.注意开车安全,严格遵守驾驶规定

D.牺牲学习时间,加强交通违法宣传

4、为了以实际行动践行“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碧江区很多学校发起了“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系列活动,号召广大学生投入环保志愿者活动当中,对此同学们发表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我们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绿色志愿者活动会分散我们学习精力

②在参加绿色志愿者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③参加绿色志愿者活动,既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也是一种学习

④垃圾就是被丢弃的无用东西,没有必要花精力去进行分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助跑、飞跨、入水!2023年9月15日上午8时许,扬州某公园内发生惊险一幕:一位七旬老人不慎掉落水中,3位绿化养护工迅速赶到,跨过景观石,迅速跳入水中,将老人成功救起。监控显示,整个过程只有50秒。3位绿化养护工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的情感②帮助他人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③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④关爱他人能使自己获得实际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说明关爱他人要(     

A.心怀善意

B.尽己所能

C.讲究策略

D.排忧解难

7、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份优异的答卷是(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关于国家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④国家安全是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列夫·托尔斯泰说:“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由此可知(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要培养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 ④人们的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国兴我荣,国衰我耻”,这说明了(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个人利益有时会与国家利益有冲突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放弃个人利益 ④个人荣辱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盲盒经济带来“盲盒”商业模式的迅速发酵,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但有不少个体私营企业利用这种类似“抽奖”的销售模式,销售假劣产品牟取暴利。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     

A.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消费者权益

B.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要依法诚信经营

C.“盲盒”销售市场混乱,要规范市场秩序

D.要提高辨别能力,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12、下列场景中,你认为符合礼仪要求的是

A.在楼道里遇到不教自己的本校老师,主动问好

B.在博物馆参观,边听讲解人员讲解,边吃味道浓重的食物

C.家庭聚会时,刚一上菜,就自顾自的吃起来

D.在图书馆阅读区域,和同伴聊天,并随意大声地打电话

13、下列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是(     

A.某摄影店未经允许将王某的照片摆放在橱窗做宣传

B.张某伙同他人常年在路口碰瓷,敲诈勒索数百万元

C.于某不听协警的劝阻,在十字路口多次闯红灯

D.房主钱某起诉租房客杨某未按合同协议支付房租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实干。”下列诗句与此表达寓意最相近的是(     

A.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下图这些最美逆行者(     

   

A.他们的责任主要来自职业要求和道德规范

B.如果回报小于代价,这种付出就不值得

C.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任·

D.他们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的代价,一定会获得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回报

16、一网民将亲身经历的跟团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乱象,向上级部门直接反映,相关涉事单位和个人依法受到了处罚。上述材料说明了(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②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朱某拾到刘某的进口名牌相机,刘某要求其归还,但经多次协商后朱某仍拒绝归还。刘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相机。由此可见(     

A.我们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权益

B.朱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C.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民事制裁

D.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8、“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交往中要(       

①学会欣赏自己独特的美        ②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③学会遵守法律、诚信待人     ④学会欣赏他人、赞美他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19、如果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A.先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进行评估

B.要根据回报的大小来决定是否承担责任

C.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决定是否要做

D.把它们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予以承担

20、在教室上课,如果自由进出教室、随便交头接耳;就无法正常上课;过十字路口,如果各不相让、争抢阻挡,就会挤成一团,谁也别想顺利通过。所以说(     

A.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

B.遵守规则对他人有益,对自己有害

C.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受法律的约束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实施。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应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类。同时,对于个人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可以进行罚款处罚。

条例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请从以下三位同学的观点中任选两个进行分析评价。

22、【依法行使权利】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愈加凸显。很多老旧小区地方小,停车位少,居民经常因为争抢车位发生争执。

车主赵先生经常把自己的车停到了楼前的通道上,严重影响住户出行。住在同楼的居民小李对此十分不满,一天趁夜深人静时,把赵先生的车故意刮花了。

对此,小区居民发表了不同看法。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两位居民的看法,评价车主和刮车人的行为。

23、某校九年级(3)班组织了一场“宪法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会上,两位同学围绕宪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加以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材料一: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带来问题:如在网上制谣传谣,泄漏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宣泄极端负面情绪等,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1)上述材料说明了网络是把双刃剑,请谈谈其利与弊?

(2)我们应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材料二:五十中新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形式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并在全校范围内发起倡议,积极招募天鹅湖校区和望岳校区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组建形成五十中真爱志愿者服务队。

(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属于亲社会行为吗?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

25、诗歌《我们想要的男孩》里面写到:男孩,诚实、坦白、实在/热爱劳动值得信赖/他从不耍赖,也不偷懒/不会让家长丢脸面/我们想要的男孩/诚实可靠,让你信赖/他尊敬老人,心地善良/爱护小孩,心情阳光/对待家人,体贴周到/兄弟姐妹,融洽相处/有了不妥,就改正错误/尽心尽力孝敬父母/这样的男孩是我们的依赖/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治国安邦,民族兴旺/希望在这样的男孩身上。

(1)诗中的男孩被期待扮演哪些角色?

(2)除此之外,你认为男孩还要扮演哪些角色,承担哪些责任?

(3)人人自觉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26、白云飘飘,一只风筝在天上飞。风筝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己挣脱那根线,让自己不再被束缚。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被吹得摇摇晃晃,它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昂头借风拼命挣扎。线终于断了,风筝如愿以偿,满心欢喜的它来不及拥抱蓝天,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飞了。

阅后请回答:

(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

(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

27、“有事情,发微信”“找好友,摇一摇”“有趣事,朋友圈里晒一晒”,微信摇一摇,朋友自然来。眼下,使用微信交友已经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热衷的交友方式。然而,“摇一摇”除了摇来了朋友,也摇来了凶险和危机。近来,由于微信网络交友引发的抢劫、诈骗、勒索等犯罪数量增多。

(1)有同学说:微信网络只会让青少年受到伤害,所以青少年不要网络交友了!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2)谈谈你是如何理性参与微信网络生活的?

28、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的权威。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