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人类的语言来完成文字撰写、语言翻译等任务,但在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学术造假、隐私和安全泄露等问题。我们应( )
①关注现实,远离人工智能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听之任之,推动网络进步④理性认识,提高媒介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近些年,因遛狗不拴绳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宠物犬随地大小便而主人不清理的情况也十分让人头疼。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养狗遛狗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②不文明养狗虽不道德,但不违法
③不文明养狗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反映了个人的素养
④要对违反规则、破坏公共环境卫生的行为说“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某热播电视剧中饰演毒贩的演员竟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曾经是一名涉毒人员。该演员曾因吸毒被拘留12天,后开始了长达3年的戒毒监管。消息爆出,剧组表示将修改删除涉毒演员戏份。对于剧组的做法,你表示( )
A.支持,因为我们要秉持对涉毒零容忍的态度
B.支持,因为吸食毒品是严重的刑事违法行为
C.不支持,因为我们要尊重每个演员的劳动成果
D.不支持,因为删除戏份会影响观众的追剧体验
4、新时代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下列做法能够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
①在网上宣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②利用网络平台发表反“台独”倡议
③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传谣
④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 )
①为了个人利益,有时需要牺牲国家利益
②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着眼长远、顺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名言警句中与责任有关的是(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志愿服务。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积极服务社会,获取物质回报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D.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8、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亿万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应该( )
①努力成为脑力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作更多贡献②关注国家的发展,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
③看到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④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一名旅客在动车上抽烟触发烟雾报警,致使列车降速。南京铁路警方对该乘客处以行政拘留五天的处罚。据此判断,该名旅客是( )
A.违反行政法律
B.违反民事法律
C.违反刑事法律
D.受到刑罚处罚
10、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某中学组织八年级学生一起观看了现场直播。这表明( )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又多彩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有不同身份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我们可以通过关注时政热点来了解社会
11、2023年4月8日至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按计划在台湾海峡和台岛北部、南部、台岛以东海空域组织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这一行动( )
①是对“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势力勾连挑衅的严重警告
②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且必要行动
③表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④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四十年,而是庆祝一个人认认真真工作了40年。”2023年9月3日,刘德华在抖音开启主题为“把我唱给你听”线上直播演唱会,并关闭了打赏平台。央视带头转发,播放量直接破3亿。央视转发旨在( )
A.捧当红明星,塑造全民偶像
B.传播正能量,弘扬敬业精神
C.抓网络经济,做强明星带货
D.借向善文化,培育科技素养
13、因为发送短信和语音不收费,微信因此成为了人们常用的通讯方式,也被很多青少年视为“交友利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微信造谣、传谣、实施购物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微信也成了“危信”。完成下面小题。
【1】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树立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②远离网络微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③时刻牢记网络交往的规则④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2】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疑似“谣言”的网络信息,下列做法属于“智者”表现的是( )
①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②及时关注官方的澄清信息
③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④转发微信朋友圈,强烈谴责事件中的“违法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以下朋友圈中的信息,你认为值得转发的有( )
①扫扫二维码即可获得千元红包②八旬老人走失,爱心接力寻人
③测测你还能活多久,特别准④《厉害了我的国》,道出中国信心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青少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将100元压岁钱捐献给了灾区群众
②自己努力学习后,期末考试成绩非常好
③就垃圾分类问题向市环保部门提建议
④观看杭州亚运会时为运动员喝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近年来,高铁“霸坐”行为屡见不鲜,自己有票不坐反而霸占别人的座位,乘务员好心劝说,霸占者阵阵有词,好一幅无理赖三分的丑态,颠覆了乘客们的“三观”,更是对____的破坏。( )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交通秩序
D.公共场所秩序
16、“十一”假期期间,某校给八年级学生设计了假期作业清单。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家人煮一餐饭 作业2到社区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作业3到红色场馆开展一次研学之旅 |
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②掌握所有的劳动技能
③深入生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④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2023年11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工作目标为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此举要求网民( )
A.健全防范治理网络戾气的制度
B.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C.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
D.依法打击制裁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18、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不诚信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诚信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9、为营造文明旅游新风尚,某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由一线导游组成志愿者队伍,向市民、游客提供专题义务讲解,并通过咨询和帮助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出行,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广大市民对志愿者的行为纷纷投去赞许的目光。志愿者的行为告诉我们( )
①服务社会体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②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
③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④只有参加志愿者活动,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图书馆我们是读者,在道路上我们是行人,在家里我们是孩子。但不论我们在哪里,是什么,做好自己应该要做好的事。这些生活经验让我们感受到( )
A.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角色
B.未成年的角色多样,长大后就不变了
C.生活就像演戏,每天都会变换角色
D.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各有相应的责任
21、【辨析感悟,知法懂法】
2020年1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决定》明确规定,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
有人认为:实际生活中还得靠像刑法、民法总则等具体法律,宪法不过是个摆设,起不到什么作用。 请运用八年级下册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辨析。
22、小杰给有关部门打电话举报学校附近的“黑网吧”。
判断:
理由: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讲指出话: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政治监督,一刻不停推进反腐败斗争等。
有人认为:权力溢生腐败,消除腐败要靠监督,依法严惩才能杜绝。请你对此观点判断并说明理由。
24、请在右面找到与左面知识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内将正确连线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涂黑。
(1)公民的基本义务 A.知识和智慧
(2)人类良知的声音 B.法定继承
(3)无形的财产 C.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
(4)遗嘱继承优先于 D.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或纯个人私事
(5)隐私 E、正义
25、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隐姓埋名30年,一直无法向家人解释自己的工作。30年来,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兄弟姐妹们责备他不孝,他与家人的关系逐渐淡化。最后母亲还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上间接了解到,他们眼中的这个不孝子”实际上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幕后英雄。有人问起他对“忠孝不能双全”的理解时,黄老噙着泪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黄老深情告白:“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随后他又补充道:“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事业、更爱核潜挺,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1)什么是国家利益?
(2)“誓言无声”“鞠躬尽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理解。
(3)如何坚持国家利益之上?
26、材料一: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材料二:中学生小李小时候看到路灯就充满了好奇,总想为什么路灯天黑就亮,天明就息。升入初中之后,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市区的路灯在晚上开灯过早,早晨关灯过晚,浪费了电源。于是他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要让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的时间和亮度。想到就行动,他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学习有关物理学的知识,虚心向老师求教,经过半年的积累和思考,做了无数次实验,终于设计成功了“节能式灯具控制器”。此发明全市举行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创新对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
(2)请你结合材料二,归纳出小李发明创造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7、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通过大数据筛选出2017年十大网络谣言。“紫菜是用塑料做的”“ 鸟巢慈善活动参加者可领5万元”“ 泸县太伏中学坠亡学生被传曾遭遇殴打”“ 清华大学迁入雄安新区”等网络谣言入选其中。这些网络谣言大多耸人听闻,无不造成当事人的名誉和财产损失,造成社会混乱,危害极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网络谣言的危害有哪些?
(2)为净化网络环境,我们青少年学生该如何做?(任答三点即可)
28、观察漫画《公园遇险》,回答问题。
(1)漫画中的学生遭遇了哪种暴力侵害?这种侵害会造成哪些危害?
(2)当你遭遇漫画中的不法暴力行为时,应该以什么为首要原则?最快捷的报警方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