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人心和善表征着心灵祥和安乐的状态,包含着崇德向善的道德要求,既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是中华文化长期倡导的对待他人与社会的态度。下列诠释了这一道德观的是(     

①浙江女教师拦下强行冲卡货车,救下被拖行的交警

②北京设立霞心驿站为守夜人“供暖”

③张某为炫车技,深夜在街道飙车

④广东退休工人49年坚守照顾残疾家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漫画《入罪新规》带给我们的深刻警示是(     

A.沉迷网络有害,必须学会“信息节食”

B.传播网络谣言,一定会遭到刑法严惩

C.谣言止于智者,需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D.恪守网络规则,应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3、下图漫画的主题是“饕餮”。它给人们的忠告是(     

A.信息无限,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沉迷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B.网络无限,自由有限,网络生活应当恪守道德、遵守相关法律

C.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应充分享受创新带给我们的饕餮盛宴

D.公民是权利的享有者,我们可以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文化权利

4、八年级学生小夏家庭生活困难,哥哥高考在即,为了能保证哥哥继续学习,爸爸妈妈决定让小夏辍学回家务农,小夏成绩优异,不想放弃。苦苦哀求父母,也于事无补。小夏想寻求法律的帮助。下列能给小夏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②居民委员会③律师事务所④关心下一代委员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5、10月28日7时30分,2023光谷马拉松鸣枪起跑。为保证比赛安全、顺利,比赛路线各段专设了赛时关门时间,在规定关门时间内,未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这说明(     

①自由划定了规则的边界             ②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规则能保障秩序的实现             ④秩序明确了规则的内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图是八年级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时绘制的卡片。卡片中括号处的探究主题应为(     

①期末考试时考生不能把电子产品带入考场。

②参与网络生活,要用语文明,以礼待人。

③心中常亮红绿灯,平安才能伴一生。

A.合理利用网络

B.遵守社会规则

C.积极奉献社会

D.维护国家利益

7、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学习雷锋精神,我们应当(       

①服务人民,树立坚定信念        ②行己有耻,学会自我保护

③关爱他人,主动奉献爱心        ④躬身实践,着力建功立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爱因斯坦说:“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这启示我们(     

①要学会感恩,主动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

②回报社会应当以别人对我们负责为前提

③努力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④关心他人、服务社会要坚持等量交换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天眼”望星河,“蛟龙”探深海,“高铁”驰神州,“5G”联天下,“C919”翱翔蓝天等中国创新脉动可以一览中国的腾飞历程,这些傲人的成就说明(     

A.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

B.科技实力就是综合国力

C.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独占鳌头

D.祖国的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

10、“打开网页,就等于与世界握手。”这句话说明(     

①网络无所不能②网络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

③网络交往很诱人,要多交网友④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名言警句蕴含深刻的道理,给我们做人、做事的启迪。下列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尊重他人

B.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知廉耻,懂荣辱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要诚实守信

D.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要宽容大度

12、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了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只有投身于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拓展

D.个人力量渺小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

13、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订单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种种侵权现象,下列做法成为的是(     

①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②求助法律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法律救济,诉至人民法院 ④不必费力交涉,学会宽容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素养,某中学围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少年”主题,开展了“读书伴我成长博览齐鲁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     

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                      

②属于亲社会行为

③帮助学生迅速提升学习成绩                      

④可以获得精神滋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这一举措有利于学生(     

①增强劳动意识②提高生活技能

③解决所有的问题④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每当假期,人们在城市街巷寻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在博物馆触摸历史……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     

A.解决衣食住行

B.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C.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

D.获得一定的物质支持

17、社会之于人,犹如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植物。这意味着我们需要(     

①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②远离社会,创造独立的人格

③在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中锻炼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23年的“3·15”晚会曝光了“调出来的假香米”、“打脸”化妆品、苦情戏的“局中局”、“谁在操控网络水军”、“藏在头上的刀片”等问题。当你因上述问题权利受到损害时,以下合法维权方式次序合理的是(       

①通过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解决             

②自行与商家和解

③通过诉讼方式维权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19、2023年9月22日,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安徽省举行。全国共有154人光荣上榜,其中包括来自重庆的刘朋。2023年1月10日深夜,垫江县长龙街上一居民在家熏制腊肉,不慎引发火灾。探亲休假在家的刘朋被窗外的嘈杂声惊醒,发现火灾后他飞奔下楼,两次冲进火场,先后救出两名被困老人,并及时联系消防救援人员开展灭火工作。刘朋的行为(    

①是热心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②启迪我们任何情况下都要奋不顾身的帮助他人

③是倾力奉献社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诠释了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的真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孟德斯鸠说:“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利”。下列自由和规则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是(     

A.离开规则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社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限制自由

C.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D.规则和自由彼此对立、互相冲突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江苏省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对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应当予以劝阻,不听劝阻的应当依法采取合理措施予以制止。

面对有关部门落实执行《规定》的举措,有的业主说,“既然我住在这里,我的地盘我做主,电动车停放在哪里,去哪里充电,我有权决定”。

结合材料,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对该业主的观点进行评析。

22、小丽说:“人大代表享有各项权利,不用承担义务。”

小军说:“任何公民都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

23、2022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同学们纷纷对宪法进行讨论,有的同学说:“宪法等于所有法律之和”。

请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材料一:9岁半的林浩是地震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鱼子溪小学二年级的班长,是大灾中勇敢救出两名同龄人的“小英雄”。被埋废墟下,他组织同学们唱歌以战胜恐怖。“好不容易才爬出废墟,又爬回去,你不怕房屋再次倒塌吗?”“我怕,但我是班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浩稚气的回答透着坚定。

材料二:进入初中,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在一些班级,有的同学只关心自己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班干部和课代表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

(1)“我怕,但我是班长”,林浩的话说明什么?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5、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 88亿。某些民族分裂势力瞄准了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一些普通网民对于信息缺乏分析与辨别能力,随意转发,无意间成了网络谣言的“二传手”。

材料二:2016年2月28日国家网信办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网络自由也有边界。

(1)你认为“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是什么?普通网民判别网络信息是非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从“公民基本义务”角度,谈谈作为普通网民的责任。

 

26、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是什么?

27、教材P14

(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

(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28、据《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发表指导意见,明确针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参保人大病负担重额情况,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大病保险制度,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

请运用公平正义的相关知识阐述建立这种制度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