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铁岭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学习了法律知识后,同学们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下列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未成人多次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属于不良行为

乙:法律是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丙: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一定属于犯罪

丁: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乙和丁

2、双脚丈量世界,双眼记录四季,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走进社会生活,开拓见闻、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     

①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②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③在实践中发展成就自己④一定能确保事业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班级正开展班干部竞选活动:小丽擅长唱歌和跳舞,她决定竞选文艺委员:小花口才较好,又有文学特长,她打算竞选宣传委员;小赵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强,他计划竞选班长。这告诉我们(     

①要主动承担班级责任

②承担责任应结合自身情况作出合理选择

③可以找各种理由逃避责任

④喜欢做的事就积极承担,不喜欢做的事就坚决推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因为(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享有的权利

②我国已形成完备的国家安全体系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④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图示法是学习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方法,能够清晰地表达概念间的关系。小强绘制的如下思维导图中,正确表达概念间关系的是(     

A.   

B.   

C.   

D.   

6、王亚平是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之一。工作中,她是一个责任心、事业心很强的人,训练和学习都很努力。生活中,作为妈妈,她常常因为工作忙无法陪伴女儿,这次任务出发前,她承诺给女儿和她的同学摘很多星星回来;身为妻子,她与丈夫共担风雨、互相支持。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放弃个人利益②要做负责任的人,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每个人扮演多种角色,承担相同的责任④要懂得并学会对自己、他人、国家负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尽管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但仍然有专家指出,中国应当客观看待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到“自己心中有底”。这里的“底”指的是(     

A.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我国地大物博,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B.我国的发展已经处于十分平衡、协调、可持续的状态

C.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主宰的角色

D.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力量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8、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告诉我们“礼”(     

①是社会进步的首要评价标准

②是做事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④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许衡的话告诉我们

①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严于律己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提醒等外在约束 

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下图漫画提醒我们青少年要(     

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B.学会信息节食,防止沉迷网络

C.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D.认清网络弊端,拒绝使用网络

12、某教育平台将语文教材中的10部名著改编的电影整理出来,以此方便大家点击观看。例如关于勇敢的电影《老人与海》,关于爱感恩和救赎的电影《悲惨的世界》,关于母爱的电影《鬼妈妈》等等,一些学生表示教育平台的做法既让他们轻松看了名著,又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非常好。原因是(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的平台

C.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D.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13、在生活中,法律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能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律师能给我们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如果经济困难,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这告诉我们(     

A.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到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控诉、举报

B.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C.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D.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14、全国两会期间,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调研,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为两会提议案”活动,针对学生课业负担重、循环使用课本、交通拥堵等问题填写了建议书。对于此次活动,下列评论中你赞同的是(     

①小东:每个人都应积极关注国家治理,为之献计献策

②小乐:这离不开同学们对社会生活愈加丰富的感受

③小琼:这有利于同学们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小寒:我们可以脱离社会生存,参与这种活动浪费时间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漫画中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     

①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②关爱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关爱他人定会得到他人的关爱④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头发乌黑茂密,而2023年时却是满头白发,满脸沧桑。如果说我们被疫情偷走了三年,而他像是被偷走了三十年。专家吴尊友的事迹告诉我们(     

A.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利益回报的责任

B.承担责任就是要放弃个人的一切权利

C.服务社会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等代价

D.逃避责任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1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母女、同事——血缘关系

B.同学、兄弟——业缘关系

C.同乡、邻居——地缘关系

D.师生、业主——地缘关系

18、“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每个人都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表明(       

A.国家安全与公民息息相关

B.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经济安全为根本,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C.维护国家安全只需重视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D.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022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在央视播出,节目带领同学们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聆听三代务林人经过60年的奋斗,在一片荒原上种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故事,这能让同学们感觉到(     

A.承担责任就要放弃个人一切权利

B.只有人尽其责,才能共建和谐美丽社会

C.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承担责任只能获得精神的回报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2019年10月20日,运城李玉花老人乘坐44路公交车去银湖新村小区。当公交车行驶到南街菜市场时,一个小偷把手伸进老人口袋,将其现金偷走。一名十二三岁,戴着眼镜的中学生见此情景,走到公交司机张师傅面前说:“叔叔,车上有小偷,在偷东西。”司机将车停稳,紧锁车门并报警。在等待派出所民警的过程中,不料这个小偷趁机从前排溜到后排,也跳窗逃跑了……

有的同学看了上述新闻后说:遇到小偷应该冲上去将其抓住,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

22、   2018年9月10日,《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在北京发布。该报告指出,未成年人“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到73.1%,小学生“拥有自己手机”的比例达64.2%,初中生为71.3%,高中生为86.9%。值得关注的是,未成年人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正在全面更新,微信超过电视成为未成年人第一新闻获取渠道。据此.请你就以下观点进行辨别与

23、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于是,有人认为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请你结合第一单元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我们怎样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呢?

25、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道:“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什么?并简要分析。

 

26、【坚持宪法至上】

202112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以走近宪法、了解宪法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作出的重要阐述。

阐述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威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阐述二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1)根据阐述一,请你谈谈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如此重要,我们应当如何树立宪法意识?

27、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刑责年龄调整问题引发社会公众广泛讨论。有公众呼吁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也有人表示应“恶意补足年龄”。

为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修改完善涉未成年人犯罪相关规定。刑法修正案拟“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另一方面,统筹考虑刑法修改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关问题,在完善专门矫治教育方面做好衔接。

小明参加了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案例陈述)

王某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在省城到处游荡。他无论走路还是骑车都闯红灯,有一次被一辆小车撞倒在地。他经常以投资项目为名向同学借钱,但是从来不还。谁不给他借钱,他就败坏他人声誉。后来,王某结交了大哥A后,经常一起到火车站持刀抢劫,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1)判断分析王某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案例

 

违法行为类型

 

闯红灯

 

 

借钱不还

 

 

败坏他人声誉

 

 

持刀抢劫

 

 

(2)为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提三点合理化建议。

28、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重庆市交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呈下降趋势,老百姓也切身感受到了车辆礼让行人的好风尚。但同时,行人无视交通信号、随意横穿马路、过斑马线时玩手机等现象并未好转,甚至有增多的趋势。

(1)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有什么意义?

(2)请简要评析行人无视交通信号、随意横穿马路、过斑马线时玩手机等现象。

(3)“车让人,人守规”是对生命的尊重,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程度。请你就“文明出行”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