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2025届初二政治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舍小家为国家,把家安在无人区,和妻子刘景好为国巡边半个多世纪,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成了新疆毗邻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放弃个人利益

B.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献出生命

C.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没有区别

D.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潍坊市政府推行“专业社工+爱心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米”。推行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五社联动”……全面推广“专业社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呈现出“1+1大于2”的效果,探索出了潍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条“新路径”。此举(     

①弘扬志愿精神,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②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贴近群众,惠及百姓

③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④引导公民服务和奉献社会,追求物质回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个人的社交活动则促进了社会的互动和融合。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的是(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D.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此,广州市某校组织中学生主动为附近社区打扫卫生,受到致好评。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①对社会负责,是亲社会行为

②是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③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表现

④有利于弘扬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某新编快板词唱到:“老百姓的生活变甜啦,吃东西讲究营养啦,住房讲究宽敞啦,穿衣服讲究新潮啦,新出的汽车没档啦,新疆的发展提速啦……”快板词中唱到的这一切说明(     

①我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变化迅速,为世界所瞩目

③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

④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越来越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3年12月18日,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最大的变化在于对以往的“血液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一律醉驾入罪”的标准进行了修正,醉驾不再强调“一律入刑”,而是规定了从宽和从严的具体标准,来应对近年来“一律入刑”的种种问题。以下对《意见》认识不准确的是(     

①有了这份《意见》,就可以杜绝醉驾行为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加以调整和完善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对于醉驾行为,可以通过法律这样的非强制手段来进行处罚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八年级学生小华在上学路上看到有人正在偷一个阿姨的手机,小华此时应(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视而不见

D.见义智为

8、“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反映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④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元旦假期,大江南北许许多多劳动者坚守平凡岗位、埋头耕顿,以辛勤的劳动起笔2023新的一年。一位位平凡的劳动者,为美好生活踔厉奋发,用奋斗书写着前行的轨进。这给中学生的启示是(     

A.专注劳动实践,轻视书本知识

B.努力考上大学,谋求高薪职业

C.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报效祖国

D.早日参加工作,积极服务社会

10、“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下列属于“不良行为”的是(     

①无心学习,经常旷课②吸烟饮酒,沉迷网络

③外出游玩,夜不归宿④结伙斗殴,扰乱治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小华和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发现一校外男子正在勒索本校低年级学生。于是,他一边让同学打电话报警,一边大声向过往群众呼救,该男子被迫停手。这启示我们(     

①要懂得自我防范,见义智为                           ②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时刻关注身边事,打击犯罪                           ④要明辨是非,维护社会正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亲社会态度是指人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乃至奉献等利他的社会态度。由亲社会态度引发出来的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②小王:将捡到的10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③小丽:假期间疯狂刷题,以期实现弯道超车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男生女生和谐相处,是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生女生交往应该做到(     

①自尊自爱、内心坦荡②亲密相处、不畏谣言

③言谈得当、举止得体④朦胧情愫、顺其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暑假期间,小明积极参加社区绿色低碳宣传活动,组织同学为边远地区贫困小学生捐赠衣物和书籍。这启示我们要(     

A.积极实践,服务社会

B.遵守制度,维护规则

C.走出国门,展示风采

D.努力学习,体味生活

15、有人在网上误导舆论走向,对持不同观点人群大肆攻击;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这启示我们(     

①自媒体是新生事物应积极参与 ②网络自媒体存在社会危害应当回避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6、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B.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C.材料中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依次是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D.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社会关系简单明了

17、大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片上映后,掀起了观看热潮,观众纷纷点赞,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表达内心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部纪录片(     

①彰显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②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④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已经赶超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列诗句能直接体现国家利益至上的一组是(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④寸寸山河寸寸金,倚离分裂力谁任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9、2021年1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引发全民热议。中小学生遭遇欺凌时,正确的做法有(     

①向家长、老师求助或报警②惹不起、躲得起,尽量忍气吞声

③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权④不惜代价,勇于与违法分子搏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恰当的是(       

①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指点说“赐教”     ②起身作别说“久违”,请人谅解说“拜托”

③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赴约说“赏光”     ④麻烦别人说“打扰”,归还物品说“奉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网络中的信息复杂无底线,容易误导中学生,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所以中学生应该禁止上网。

22、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要求根据各学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为必修课程。八年级(3)班时政学习沙龙研讨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表看法,明明说:“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劳动是大人的事。”

请你评析明明的观点。

23、(题文)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经投票表决,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同学们对这一事件的通过高度关注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青少年处在人生的美好花季,理应健康成长,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虽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总人数依然不少。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某校德育处拟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调查)

(1)列举未成年人群体中存在的不良行为。

(明理)

(2)哪些因素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导行)

(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25、   2017年4月5日,河南郑州48岁的送餐员王根民接到订单后到紫荆山路一家餐馆去取餐。当他发现餐馆里有6人煤气中毒,其中3人昏迷晕倒后,他赶紧通风散气。他先后用了40分钟,把6个人背下楼梯。经过及时抢救,6人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王根民因耽搁了4个订单的送餐时间被外卖公司罚款20元。事后,网民对王根民的行为大加赞赏。外卖公司对王根民的见义勇为也奖励了1万元现金。

(1)案例中,王根民承担了哪些责任?

(2)王根民在承担责任中付出了什么?

(3)外卖公司对王根民的行为进行奖励有哪些意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承担责任,服务社会。作为一名初中学生,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服务社会?

26、202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为此,某校学生会拟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制定活动方案吧!

[活动一   宪法晨读]7点整,在各班班长的带领下进行“宪法晨读”活动。对宪法序言及正文中的部分章节、条款集体朗读,所有人精神饱满,情绪激昂。

(1)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有何意义?(至少写出二点)

[活动二   观看宣誓]组织学生观看2022年3月16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的宪法宣誓仪式。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2)国务院在我国国家机关中处于什么地位?

(3)为什么国务院的工作人员面对宪法许下庄重誓言?

[活动三   宣传宪法]学生会拟在校园内举行为期一周的宪法宣传活动,向同学们宣传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4)你建议学生会采取哪种方式宣传宪法?

27、2021415日是我国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学生制作了“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主题展板。

结合展板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必须坚持 ______观。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28、   运城某学校在今年暑假开展了《法律在我身边》的宣传活动,同学们积极响应,踊跃参加,通过情景模拟、小区宣传、知识竞赛问答等形式,了解了法律。

(1)请你说出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2)在组织同学们去小区宣传的过程中,小华将喝完的饮料瓶随手一丢,小明上前劝阻,小华认为自己做的没错,二人便争吵了起来,小华说:“我扔垃圾又不违法,我有什么错?”你认为小华说得对吗?为什么?

(3)请为宣传法律设计一条标语。(要求语言简洁,警示性强)

(4)在小区里,晓东听说了这样一个案例:小区住户林女士下夜班后驾车回家,发现车位已满无法进入小区,便长按喇叭泄愤,四五十名被惊醒的住户与林女士理论。请你帮晓东判断:林女士深夜长按喇叭属于什么行为?应受怎样的处罚?

(5)假如小区的宣传活动中,让你做一个宣传法律的倡议书,你将在倡议书中阐述学过的哪些主要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