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是小秦对于漫画的解读,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自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以来,“交换徽章”风靡于赛场内外。“能交换徽章吗”迅速拉进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运动员、志愿者、媒体记者等通过交换一枚枚小小徽章,结识新交,留下属于亚运会的别样记忆。这体现出( )
①自强不息②爱岗敬业③尊重他人④文明有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近日,在成都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我市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
A.规则保障自由
B.规则限制自由
C.规则一成不变
D.规则约束权利
4、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公益活动志愿者的身份。这表明( )
A.想成才,必须讲奉献,不求索取
B.人生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之中
C.青年人参加公益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得表彰
D.只有参与公益活动才能服务社会
5、歌德说:“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对自己负责
B.对他人负责
C.对社会负责
D.对国家负责
6、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在归国途中给留美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这告诉我们( )。
①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
②坚决维护个人利益,不放弃任何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如果让你对下边漫画中的学生进行劝说。你会说( )
①沉迷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和生活②沉迷网络会损害身心健康
③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做网络的主人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下列属于同一种违法行为的是( )
①一女子在火车上不听劝阻,强行霸座,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②因司机没有随意停车让自己的父亲上厕所,女子朱某强拔车钥匙致大客车失控撞到路边上,已被刑拘
③王某为了逃避道路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
④张某借朋友10万元钱购买轿车,朋友多次催要仍拒不还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告诉我们要( )
A.不管寒暑,安心读书
B.注重学习,关注社会
C.关注大事,不拘小节
D.热心公益,投身实践
10、某大学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刷饭卡情况,为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隐形”资助。学校的这一做法,突出体现了关爱他人要( )
A.不讲原则
B.讲究策略
C.倾其所有
D.宽容他人
11、对下面的微行为进行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选项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对社区治理,建言献策 | 关注社会发展的表现 |
② | 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 尊重他人的表现 |
③ |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 见义勇为的表现 |
④ | 遇到有人赶火车插队时,建议他走快速通道 | 影响他人自由通行的表现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中学生小李的爸爸不幸去世,再婚的妈妈带走了爸爸留给小李的全部财产, 为此小李相求助有关部门,他可以到 寻求帮助。如果小李要打官司, 他应该向人民法院提起( )
A.律师事务所;行政诉讼
B.公证处;刑事诉讼
C.法律援助中心;民事诉讼
D.法律援助中心;行政诉讼
13、当我国华北、东北等地遭遇极端降雨和严重洪涝地质灾害时,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迅速投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展现了人民子弟兵良好形象。这充分体现了(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②人民军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③维护国家安全只能依靠人民军队
④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其中蕴含的道理是( )
A.追求自由,体味美好人生
B.与人为善,学会换位思考
C.践行平等,维护社会正义
D.认清角色,积极承担责任
15、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绝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下列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国家统一 ②国家安全 ③文化利益 ④国家主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漫画中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 )
①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②关爱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关爱他人定会得到他人的关爱④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中的一个角色。你占据了角色,也就拥有了责任。而且,你的角色一转换,责任也随之更迭。这说明( )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达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责任
D.人的一生会扮演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不同的责任
18、梁启超先生曾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这说明( )
A.承担责任一定会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B.人们在承担责任时一定会获得物质回报
C.承担责任既有物质回报也会有精神回报
D.承担责任会付出代价,但也会有所收获
19、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18日在京举行,全世界150个国家代表齐聚北京。某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论坛盛况( )
A.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B.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C.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20、以下情形中,你认为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是( )
A.离婚的父母不支付孩子抚养费
B.数学老师上课总是拖堂
C.因邻桌同学上课说话发生争吵
D.网购的衣服尺寸不合适
21、在学习《丰富的社会生活》这一课时,八年级(甲)班的同学们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以“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主题讨论会。有的小组成员认为: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学习,可以长大以后再养成亲社会行为。
请你对以上观点加以辨析。
22、 近一段时期以来,“霸座”现象接连成为社会热点。在“霸座男”受到各界口诛笔伐之后,又出现了“霸座女”。无规矩不成方圆。
据此,有同学认为:死守规则是一种僵化。请你加以辨析。
23、小锴在乘坐高铁时,还遇到了以下情景。
情景一:某男性乘客在距离高铁快启动时,试图跨越铁轨,登上列车。幸好被乘警及时发现,并制止了该男子。男子认为:乘坐高铁是他的权利,翻越轨道是他的自由。
情景二:在高铁上,一位妈妈抱着熟睡的孩子,邻座的女士不停地使用手机打电话,并不时发出很大的笑声。这妈妈说:孩子睡着了,请您小声点。女士却说:打手机是我的自由。
请帮小锴判断情景中人物的行为正误,并说明理由。
24、 老刘一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小山村里,有耕地2亩,200多平方米的住房,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他所在的村马上面临拆迁。老刘想不通,不愿意拆迁。
(1)材料中反映了那两种利益?这两种利益有什么关系?
(2)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劝说老刘应该怎么做?
(3)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为什么要优先考虑公共利益?
25、某校开展“网络交往新空间”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有关任务。
预防网络犯罪 一直以来,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都倍受社会和家长关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损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违法犯罪。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2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4269人,网络犯罪特点突显,低年龄犯罪人数占比较高。 |
(1)为什么说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2)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其行为要符合犯罪的哪三个基本特征?
(3)预防犯罪我们应该怎样做?
弘扬时代新风建设网络文明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2022年8月28日开幕。在网民规模超过10.32亿的中国,提倡网络文明、建设网络文明,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很有必要,势在必行。我们要争做好网民,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充盈的正能量,共建安全有序、向上向善、健康温馨的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
(4)请写出一个网络丰富日常生活的表现。
(5)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6)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应该怎样做?
26、材料一 2017年9月19日纪录片《辉煌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这部片子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材料二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奋斗目标作了战略安排: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列出身边两例祖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你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壮丽献计献策。
27、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这告诫我们要以礼待人。
(1)为什么待人以礼?
(2)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28、情境 全国脱贫攻坚期间,要求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促进区域城乡教育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有力支撑。
请列举两项近年来我国为促进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