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仅一步之遥,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与“防微杜渐”所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
①今朝贪得一时惠,他日落得半世悔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④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2、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这要求我们( )
A.严厉打击饲养宠物行为
B.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C.以维护国土安全为基础
D.行使维护国家安全权利
3、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①小明给同学起不雅绰号
②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小丽举手示意老师
③自习课上班长使劲敲击黑板,高声训斥大家
④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小明很乐意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选项中能直接体现出“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是( )
①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铁事业,为人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
②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保护环境,使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充实
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面临一些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或困难处境的人,特别需要大家的关心、帮助与尊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 )
①积极参加社区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②制定政策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
③向当地政府反映他们的困难,寻求帮助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①③
6、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高铁列车方便人们出行;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各种演出和展览丰富了文化生活;惠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事实印证了(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②国家经济利益是国家最高利益
③国家好,大家才会好④每一个人的利益就是国家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国各项建设蓬勃发展,其主观条件是( )
①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③国家采取的积极措施④一代代人埋头苦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拼上老命也要改变兰考面貌的焦裕禄,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长期献身艰苦偏远山区教育事业的张桂梅……他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
7、“地铁上有人‘脱鞋霸座’,有乘客把此人的鞋子踢出车厢。”踢鞋乘客的行为( )
A.不可取,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B.可取,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
C.可取,是一个人有内在修养的表现
D.不可取,侵犯他人自由合法权益
8、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进行授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再一次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这体现了( )。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平台
C.网络拓宽了人们交往的朋友圈
D.网络大大拓宽了人们民主生活的渠道
9、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继续学先进赶先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鞭策自己,焕发劳动热情,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道德,将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自觉行为。这是因为(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③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④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表现这一美誉的是( )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1、“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内心肖像的镜子。”这句话充分说明
A.讲文明、讲礼貌表现在口头上
B.文明礼貌是成年人的事
C.文明礼貌体现着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
D.文明礼貌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
12、2022年获评全国“五好家庭”的莫益娟夫妇,13年如一日先后收留照顾了30个孤残儿童,用爱心、耐心、责任心陪伴这些孩子,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夫妇( )
A.助人为乐,只为赢得他人赞许
B.关爱他人,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C.孝亲敬长,履行公民法定义务
D.救死扶伤,尊重珍爱他人生命
13、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14、2023年3月1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一周年。该规定聚焦由算法引发的大数据“杀熟”、诱导过度消费等侵害用户权益的乱象和问题,明确“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舆论、规避监督管理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大数据“杀熟”行为( )
A.遵守了道德规范、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B.创新了交易规则,引领社会新时尚和新风貌
C.骗取顾客的信任,侵犯了新客户的合法权益
D.没做到以诚相待,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15、下列对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②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③个人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与国家安全关系不大
④只有国家安全,我们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小华家楼上的一对夫妇是戏曲迷,经常在自家屋里播放戏曲,音量很大,影响了小华的学习和休息,多次与其交涉,但均无济于事。为维护合法权益,小华可以( )
①向政府部门提起诉讼②到公安机关控告、举报
③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④向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2月,盐城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5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全面启动新一轮创建工作。该市以创文为契机,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文明之花在盐城遍地开放。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现代人,是因为( )
A.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语言文明、举止端庄
B.文明有礼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C.市民的文明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尊严
D.文明有礼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之根本
18、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实干”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从“实干兴邦”到“埋头苦干”,体现了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句直白响亮的号召,更是饱含了党中央希望我们领悟“坚决干”“抓紧干”“同心干”的深意。这要求我们( )
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②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③努力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④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分析漫画信息,主要告诉我们( )
①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为科技创新搭建新的平台
②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
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8天假期,小丽爸妈带她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他们先去了孙中山故居参观,然后又去了孙文西路步行街购物,还去了兴中广场的美食节品尝美食、音乐会欣赏歌曲。小丽说: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小丽开心可能是因为( )
①小丽参与了中山市的社会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
②小丽的假期活动实际上也是投身于社会活动
③小丽对社会生活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小丽通过一个绚丽多彩国庆假期完全成熟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12年12月3日,新浪网友“羚羊早安说”等人发微博称:“科学家终于确定:2012年12月21日地球会有连续3天是黑夜,是地球的换纪时刻。玛雅人说的并不是世界末日,而是‘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来临,12月22日的黎明不会到来’……”这则微博经转发后,影响颇大。相关网友当初发这条微博也许并无给社会添乱的恶意成分,其他网友转载也许只是图个好玩,但正是这样的微博,带来了社会恐慌。
请你结合材料辨析观点:有人认为,公民有言论自由,网络又是虚拟的,想怎么说就可以怎么说。
22、请你辨析
23、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林。个人与社会紧密联系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最近,两名同学围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年级组织了一次“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少年”为主题的法治教育知识竞赛,下面是竞赛的必答题环节,请你一显身手。
(1)在我国,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三种?
(2)当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援助?
(3)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面对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时,作为未成年人应如何见义智为呢?
25、为提高全体同学的思想道德素质,某校决定开展一次以“做有正义感的人”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至少两种活动形式
(2)有同学说:“遇到正义行为,我们要支持:遇到非正义行为,我们要勇敢地冲上去”。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出理由。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感受到校园中的一些正义行为。请你列举能体现校园中正义行为的两个 具体的事例。
26、2012年11月28日,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学生徐砺寒在上学途中不慎刮蹭了路边的一辆宝马车的后视镜。他在原地等待了20多分钟,也没有见到车主出现,于是,他留下一张字条,真诚道歉,表示要对损失承担责任,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徐砺寒被称为诚信中学生。
(1)请写出两句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2)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7、小明是班级“时政播报”的小主播,日常生活中他需要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下面是他摘录的两则新闻片段,请你参与其中,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明解疑答惑。
新闻一 长期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需要的人权发展道路。但是,近期某些西方反华势力罔顾事实,围绕涉疆问题炮制出“强迫劳动”甚至“种族灭绝”等异常劣的谎言,在国际社会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抹黑中国人权状况的浪潮。
(1)小明想从我国的宪法规定中找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证据,戳穿西方国家的人权谎言,请你协助。
新闻二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完善法治环境,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2)根据材料二内容,谈一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28、 材料一:衡阳七旬老人王济寿在小区摆下“无人售莱篮”,一捆一捆的新鲜蔬菜摆放在菜篮子里,却不见卖菜人。买菜人不用挑、不用称、不讲价、自己找零,选到自已心仪的菜品后,只需要把钱放入一旁的爱心钱盒中就可以离开。无独有偶,郑州老太张大娘坚持五年“无人售馍”、广州欧婆婆“无人售报”……
(1)给上述新闻添加一个标题。
材料二:本学期沈阳市某中学加强诚信教育,计划设立“诚信考场”,是否进入“诚信考场”由学生自主选择决定。
(2)在诚信考场的门上,请为进入考场的同学写上一句话。
材料三:2019年1月,北京市《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指出:本市将探索推行“个人诚信分”工程,守信者可以在教育、就业、创业等领域享受到优先便利,失信者将被差别化对待,甚至遭到惩戒。
(3)推行“个人诚信分”工程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