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姓氏正确的读音。
单( ) 任( ) 华( )
区( ) 解( ) 朴( )
2、日积月累。
(1)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习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
(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4)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日》)
(5)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囱—________ ________ 族—________ ________ 竟—________ ________
京—________ ________ 月—________ ________ 完—________ ________
4、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丫杈( ) 吐蕾( ) 点缀( ) 瑟缩( )
虐杀( )堕( ) 风筝( ) ##dot## 憔悴( )
5、将句子补充完整。
(1)穷则变,变则通,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3)请再写一句积累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此诗前两句意思是石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变成石灰;诗句中的“全不怕”“若等闲”表现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7、古诗二则。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雨知时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当春乃发生。 初闻涕泪满衣裳。
随风潜入夜, 却看妻子愁何在,
润物细无声。 漫卷诗书喜欲狂。
野径云俱黑, 白日放歌须纵酒,
江船火独明。 青春作伴好还乡。
晓看红湿处, 即从巴峡穿巫峡,
花重锦官城。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注释:
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①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②蓟北: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当时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从。 ③青春:指春天。
④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花重锦官城(zhòng chóng ) 漫卷(juàn juǎn )
【2】理解词语意思。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阅读两首诗根据相关内容填表。
诗题 | (内容、体裁等)不同之处 | 相同之处 | |||
不同项目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春夜喜雨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非常恨他,就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说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侵略者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瞠目结舌。敌人用尽酷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 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
“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1】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们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二个“休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_,吉鸿昌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_”画出充分表现了吉鸿昌“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
【3】赞颂吉鸿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用上李清照的这两句诗十分妥贴,即:“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吉鸿昌的故事,你最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
儿子常年在外工作,春节很少回家,可母亲总盼着儿子能回家过年。终于有一天,母亲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
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点不安,她想预先知道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
母亲望着两屉包好的饺子,失望极了。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也知道即便礁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
这个聪明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
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连说“好吃”。这时,母亲得意的举起那支注射器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饰得让他察觉不出来。
可是,儿子流泪了。他在想,这些年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儿子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中的饺子,母亲竟想到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这些交织着母亲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感动?
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一定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滋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食。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付费,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佳肴吧。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前面横线上。
【2】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向儿子夸耀自己想出让饺子变咸的好方法时,儿子为什么听着听着就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食。”句中的“小鸟”指( )
A.文中的儿子
B.所有母亲的孩子
C.作者自己
【5】故事里儿子吃饺子,为什么说是“交织着母亲爱与智慧的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爱如三月的和风,拂去我们心灵的尘埃;母爱如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还如什么呢,请接着往下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_____例子来论证。(填序号)
①谢皮罗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漩涡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
②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大陆和海洋的形成。
③奥地利医生从人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证实他正在做梦。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B.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3】选文中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能力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并且具有______的精神。
12、阅读理解。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1】写近义词。
骄傲——________奚落——________轻蔑——________懦弱——________
【2】写反义词。
傲慢——________ 轻蔑——________ 懦弱——________
【3】a.将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
b.将描写陶罐神态的词语写下来。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的意思。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________
13、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山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干净清爽。傍晚,我独自沿着湿润松软的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姐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冈,美美地呼吸着乡村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乡村的傍晚多么像一幅美丽的油画:柔和的夕阳。绚烂的晚霞,静默的群山,倚山而建的一座座村落的家家户户房顶上升起袅袅炊烟……外婆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哲理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喧闹嘈杂,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①一阵晚风吹来,掀起了一重重稻浪,②我放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③一边歌唱,④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被绿色覆盖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⑤一个个大西瓜⑥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抚摩着她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呜呜”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深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美呀!我若有架照相机,定要把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景象和那引颈高歌的大水牛一一照下来。
我多么喜爱乡村这迷人的夜晚!
【1】细读短文中得第2、3、4自然段,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选择正确答案,然后再摘录
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词语为例证,写在下面括号里。
A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 )
B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 )
C按不同方向转移顺序观察( )
D按先整体后局部顺序观察( )
摘录相关的词语:( )--( )--( )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一组前后对应的句子。
【3】读文中的画线句,按要求把语句序号填在横线上。
写实在的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联想的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特级教师
学校好不容易才邀请来的省特级教师将要在这所乡村小学讲一节公开课。
这所乡村小学里的老师谁都没有见识过特级教师。有的对特级教师不以为意;有的认为特级教师是凭关系混的,是靠年龄熬的……
特级教师来了,谁也没有料到竟是一个十分年轻美丽的女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打扮得更鲜艳时髦一些的话,她可以和巩俐比俏。特级教师说,上课时她将随便走进一间教室。
谁也没有想到她进了一个全校闻名的后进班。
上课铃响后,所有听课的教师都进了教室。这间教室的讲桌上散落(sǎn sàn)着乱七八糟的粉笔,桌面上铺着一层白乎乎的粉笔灰。
特级教师用目光巡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散乱(sǎn sàn)的粉笔,然后走下讲台,转过身去,面对着黑板,轻轻吹去了桌上的粉笔灰。片刻的鸦雀无声之后,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
讲课的过程中她出了几道题让学生做,之后她又讲解了这几道题的做法。讲完之后,她说了一句:“请做对的同学扬一扬眉毛,暂时没做对的同学笑一笑。”
这堂课讲得十分生动。
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
(有删改)
【1】用“√”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先解释“鸦雀无声”的意思,再用它写一句话。
鸦雀无声: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的教师、学生用掌声给她的开场白打了最高分”这个“开场白”指什么?请用“ ”画出来。
【4】请用“﹏﹏﹏”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堂课讲得十分生动”的语句。这个老师讲得生动的原因是: 。
【5】短文最后说“所有的老师都知道了什么样的教师是特级教师”。联系短文和生活实际,你觉得怎样的教师称得上特级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些鸡在他后面追着叫着,都快把他的耳朵吵聋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廊外面的地板上有一只麻雀在跳来跳去。(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法官说:“我已经在两个星期以前用锅炉铁板把洞口的大门钉上了一层。”(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习。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新疆小伙子在跳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估计他一定知道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维吾尔姑娘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几下掌声,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一种欣赏,被欣赏的人会得到肯定、鼓励和欢乐,获得进步的信心和力量。在你的成长经历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请你回忆一下,再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