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某拾到刘某的进口名牌相机,刘某要求其归还,但经多次协商后朱某仍拒绝归还。刘某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相机。由此可见( )
A.我们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权益
B.朱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C.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民事制裁
D.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时代楷模”南仁东是“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他不记个人名利得失,长期默默无闻的奉献在科研工作第一线,患病后依然坚持带病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南仁东的行为 ( )
A.是漠视生命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B.是为追逐名利而对国家负责的表现
C.表明只有脑力劳动者才能为国争光
D.是主动担责不言代价与回报的行为
3、亚运会期间,杭州充分依托“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实时检测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为广大居民创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此举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的维护只能靠强制措施②社会秩序就是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③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社会秩序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告诉学生,“非传统安全”是指政治、军事、国土安全之外的国家安全。下列属于维护国家“非传统安全”的是( )
A.海关查扣了李女士从境外购买回国的水果
B.小王旅游途中制止了游客拍摄军车的行为
C.国防哨所民兵杜叔叔十年如一日戍守边疆
D.某军事基地工作人员从来不透露工作细节
5、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出重要讲话指出:“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中国人民在历史上面对过重重困难,但依然能一步一步渡过难关。这启示我们( )
①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②要对国家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③国家发展困难重重,看不到希望④国家正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不正确的是( )
①小敏:“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林:“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聪:“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雅:“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
①“人人平等,天下为公”——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得知自己是密接,没回家,而是在车内独自隔离11个小时,直到120救护车把自己接走。近日,北京疫情通报中的“感染者218”火了,上千万网友为他的举动点赞,称赞其是“中国好邻居”。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作为公民,我们要关爱他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②积极承担责任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赞许
③有担当有作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④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八年级学生小李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用,可小李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这时小李应该懂得( )
A.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B.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C.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D.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维权
10、10月30日上午,以“汇聚网络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为主题的2023珠海网络文明大会开幕。为了进一步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的精彩华章,我们应该( )
①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向善的网络文化
③在网络上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④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驾驶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刑事违法行为
B.房地产商未按合同要求在规定时间向购房者交付新房——民事违法行为
C.在家无聊拨打110谎报消息,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刑事违法行为
D.张某在网上散布谣言,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行为
12、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宗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烛。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得到媒体的褒奖
③要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④负责任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10月26日,神州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和奉献。材料表明( )
A.社会对个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D.个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14、“中国好人”杨光源,从事教师41年,退休后任马塘镇老干部教育党支部书记,倾情爱心助学志愿服务。在每一个学生眼里,他是和蔼可亲的老师;在每一个老党员心中;他是一位贴心可靠的同志。由此,可认识到( )
①在社会生活之中,人们的身份是固定不变的
②人的身份是由职业的高低和品德优劣所决定
③人的身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确定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自己不对自己负责,就没人对你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以下四位同学的表现,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小燕经常借口临时有事失约
B.小丁总是找借口不做作业
C.小鹏特别喜欢躺床上看小说
D.小婷经常向老师请教难题
16、暑期,各地气温持续攀升。穿梭街道的外卖员、保障安全出行的交警、奋战工地的建筑工人、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保供抢修的电力工人……许多劳动者,不惧高温坚守工作岗位,为经济社会发展默默贡献力量。这些劳动者的责任主要源于( )
A.对他人的承诺
B.职业要求
C.风俗习惯
D.道德规范
17、诉讼俗称“打官司”,是公民维权的有力手段,以下案例与诉讼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赵某兄弟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行政诉讼
②钱某对某市环保局作出的排污处罚不服——行政诉讼
③王某因严重违法行为被起诉——刑事诉讼
④李某将欠债不还的刘某告上法庭——民事诉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2023年10月15日上午,“儒辰集团杯”2023临沂马拉松赛在五洲湖广场鸣枪开跑。一声令下,万马齐发。2.6万名跑友齐聚,共赴“临马”赛道。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1】这一路,奔跑有风,守护有警,赛场内外,临沂交警直属一大队全程保驾护航。用炙阳下的荧光“警”色,与体育健儿们一同“奋力奔跑”。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这些临沂交警队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2】针对此次安保工作规格高、人员多、线路长、幅度大、覆盖广等特点,大队始终坚持“保安全”“保畅通”与“保民生”相结合原则,按照“赛道严控、周边分流、外围疏导”的交通组织策略,对赛道沿线采取分时段封闭限制措施,最大限度保证赛道周边的畅通,并依赛程分时分段解除管控措施,及时恢复交通,还路于民。这告诉我们( )
①人人都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保障
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④有了规则秩序就能得到维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当前,国家安全早已不限于“保卫国家不受侵略”,而是拓展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表明我们要( )
A.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C.顾全大局、放眼世界
D.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
20、在历史长河中,青年总是以不同的身份和使命践行着家国承诺。他们或以鸿鹄之志,书写英雄传奇:或振臂高呼,为保家卫国血染疆场:或赤胆忠心,为红色信仰慷慨赴死。青年以实际行动( )
①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②佐证了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彰显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说明了要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有个人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周末,小明在社区书吧帮忙整理书籍,对前来咨询的读者不耐烦地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
理由:
(2)今天轮到宁宁值日,可他已经和好朋友约好去玩,放学后偷偷溜走。( )
理由:
22、 10月1日下午,林舒畅同学一家人一起到定海湾去游玩,他爸爸喝了些酒以后,还坚持要开车回家,林舒畅同学进行了劝阻,他爸爸说︰“开车是我的自由,我的权利,我才管它什么规则不规则”。
请从自由和规则的角度,判断他爸爸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3、请你结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言行是否正确?为什么?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人员日。每年的这一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各地开展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社会传递爱心和力量。
热心公益,做有担当的人,我们应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
25、【坚持宪法至上】
《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提出“持续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宪法学习,进一步了解宪法基础知识,树立宪法基本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说说,青少年为什么要了解宪法基础知识,树立宪法基本理念?
(2)请你为学校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拟定一条宣传口号。
26、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我们要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我们要维护社会正义。
某中学团委打算围绕“崇尚公平和正义”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现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条宣传标语。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公平和正义?
(3)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起。
27、“幸福”是一个很温暖的词汇,九年级三班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感受幸福】对于个人来说,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注解:
一心服务失足青少年、流浪儿童等未成年人,长沙最美志愿者孟繁英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为孩子们做一点实事而不要任何回报。
十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父亲,孝女朱晓晖告诉我们幸福就是父亲有了她的存在而有了生存的勇气。
爱倾情播洒在雪域高原,湖南援藏干部华学健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不辜负藏族同胞的期待”,带领隆子县和山南地区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捡到内有2.8万元现金、30万元银行卡、20多万元票据的挎包及时归还失主,长沙环卫工人余文觉告诉我们幸福就是守住良心,诚实做人。
(1)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3分)
【捍卫幸福】2015年3月14日,新华网发布题为《史上最牛零食调查:辣条脏得不得了,找厂得靠闻味》的报道,再一次降低了我们的幸福感。对此,薇薇同学给湖南省省长写了一封信: “……终于有媒体关注了,这个东西太伤身体了,我们的老师一直教育我们禁止买来吃,可是出了校园我们无法控制,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好好查一查我们学校旁边的那些小店和流动的小摊小贩,杜绝这些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还我们健康的身体……”
(2)为了捍卫我们舌尖上的幸福,请你结合薇薇的信,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政府有关部门好好查一查”的必要性(3分)
28、 张劼是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教导员,在处置一起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警情时,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制服暴徒。记者采访时,他说:“面对突发情况,如果我不冲上去,将会给群众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既然选择当警察,就要履行责任,勇担重任,永远不后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各是什么?
(2)向张劼同志学习,勇担重任,我们青少年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