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2025届初一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以下不属于伊斯兰世界文化成就的是

A. 《麦加清真寺》

B. 圣索菲亚教堂

C.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盜》

D. 《一千零一夜》

2、“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启蒙,中国移植了民主宪政,却出现了严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没有成为一种社会常识和社会共识。”材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的(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地位

3、“见风使舵”比喻跟着形势转向,结合一战爆发前后历史,你认为哪一个国家的举动最符合这个成语的含义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意大利

4、据下图可知

A.法国大革命前社会等级鲜明 B.只有第一等级享有免税权益

C.第二等级不受世俗法庭审判 D.第三等级人均占有土地最多

5、陈老师办公桌上翻开的书页如图,据此,你认为陈老师在读下列书籍中的哪一本(       

第七章   新生中国的领导人——袁世凯和孙中山

袁世凯如何在清皇室与革命者间周旋

笃信基督教的革命领袖孙中山

让中外人士倍感疑虑的总统职位大移交

A.《这个天国不太平》

B.《洋务运动》

C.《戊戌政变记》

D.《传教士眼中的1911》

6、“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强制性迁徙,不可否认,也是最残酷的一次迁徙。在过去的一个长达400年期间,大批非洲人被迫远离家乡,分散在世界各地,这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与这次“迁徙”有直接关联的重大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十字军东征

D.亚历山大东征

7、《皇明祖训·祖训首章》:“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有鉴于此,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内阁

B.设置军机处

C.废除丞相

D.实行奏折制度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关于这一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A.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B.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C.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

D.沉重的打击了宗教“神创论”学说

9、2014年世界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广大球迷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地16—19世纪中期,在美洲和欧洲、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   

A.商品贸易

B.军火贸易

C.三角贸易

D.鸦片贸易

10、2023年3月,美国硅谷银行(SVB)突然倒闭,引发地方银行出现挤兑风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表示“美国将经历一场比1929年更大、更严重的大萧条,银行已经开始倒闭,这就是证据。”关于特朗普提及的1929年的“大萧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德国和日本受到严重打击,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使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D.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导致的

11、《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限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其中“界限分明”指的是(     

A.凡尔赛体系确定

B.华盛顿体系建立

C.两极格局形成

D.不结盟运动开展

12、下列图中的遗址和文物,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文明。按照图中内容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3、“由于罗马社会陷入危机,为了把本阶级意志用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自己地位,因此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由此可知该法典编纂的目的是

A.确立后世民主立法规范

B.稳固帝国社会秩序

C.改善农民的社会地位

D.提升最高统治者的权威

14、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主张维新变革,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于 ( )

A. 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   B. 牛顿的科学理论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15、《十二铜表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十二铜表法》(       

A.旨在维护平民利益

B.有利于保护奴隶利益

C.对贵族滥用权力做了一定限制

D.是罗马法的渊源

16、下列图片,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A.

B.

C.

D.

17、“把诸王诸臣所占有的土地、山泽岛浦和部曲(注:部民)一律收归国有,彻底废除了私地私民制度。‘私地私民’变成‘公地公民’,国家把‘公地’授予‘公民’,公民’担负一定租庸调。”材料描述的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18、古代绘画能够生动反映许多历史场景。对于下图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商人足迹遍及欧亚

B.罗马帝国建立四通八达的道路体系

C.西欧的庄园里农奴辛勤劳作

D.武士装扮的倭寇正在烧杀抢掠

19、13-14世纪的欧洲城市中,城市居民主要包括

①商人②乡绅③骑士④于工业者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0、(1917年3月)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乌拉,并拍电俄京祝贺。十七日,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C.建立苏维埃政权

D.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中①处是______(地名);《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

22、公元前27年,______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23、商朝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西周的都城在今天的————————省境内。

 

24、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______。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25、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理论,违背了《________》确立的“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原则;________年英国议会发动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6、________世纪开始,一些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在国际贸易发达的地区出现,如意大利和法兰西北部;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________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27、_____________》是一部科技的巨著,作者_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8、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下左图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开通这一道路的第一人是西汉时期的______;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下右图中的高僧______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1405年,______率领60(或大小200)余艘船只,载着2万多人和大量物资下西洋。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2012年起,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引发了国人对海防的关注。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______使人类活动的舞台逐渐由大陆扩大到海洋,相对隔绝的欧、亚、非、美洲开始联接成一个整体。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______国首先开启了蒸汽轮船航行的历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______在台州抗倭时期写下的诗句,明确地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经过数月英勇战斗,打败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______殖民者,收复了台湾。2002年9月23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访问舰艇的编队,满载五大洲十国人民和军队的友谊回到青岛。至此,在世界环球航行的史册上将首次并永远地刻下“中国”的名字,506名官兵用实际行动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29、1916年德法两国进行的历时10个月之久的有着“绞肉机”之称的战役是______

30、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时间: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

(2)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起义

(3)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史称

(4)古希腊最大的城邦

32、请说出图1和图2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试例举出图1人物的两部代表作,并说说他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图2人物最大的理论贡献是什么?他的这一理论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33、列举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期间的领导人及颁布的法律文件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字——“中华共和国”。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5.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9. 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

——《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中国的各一个事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4、5的内容。分析哪几条内容最符合工人阶级的利益。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