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A.迪亚士的探险活动 B.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C.哥伦布的成功远航 D.工业革命的推动
2、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德国在山东占有的一切权利等合理要求被英法美等国拒绝,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A. 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3、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欧洲殖民者从事黑奴贸易,赚取高额利润
B.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C.西班牙殖民者强迫印第安人在种植园劳动
D.欧洲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4、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生产领域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但人们也发现,塑料垃圾已经悄悄地向我们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这种工业诞生于( )
A.爱迪生的发明 B.狄塞尔的发明
C.诺贝尔的发明 D.海厄特的发明
5、"……他更喜欢共和国'第一公民'(元首)的称号,但实际上他已像皇帝一样,罔顾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权益,独揽大权于一身。他还创建了一支常备海军……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了帝国统治下的和平能够维持长达 200年之久。"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法兰克王国
6、他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耗尽心血,率领队伍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地,在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扎格鲁尔
D.甘地
7、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
①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8、下表反映的是1838-1855年英国人口出生率变化情况,与表中变化趋势紧密相关的是( )
年份 | 1838 | 1839 | 1840 | 1841-1845 | 1851-1855 |
出生率 | 3.032% | 3.177 | 3.196 | 3.283 | 3.390 |
A.殖民扩张的推动
B.民主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大众教育的推广
9、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在这个时代
①妇女享有政治权利
②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机会
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④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0、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位“大人物”是( )
A. 彼特拉克 B. 莎士比亚 C. 但丁 D. 塞万提斯
11、这是一首100多年来唱遍全世界的歌曲,这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这首歌就是鸥仁·鲍狄埃创作的( )
A. 《国际歌》 B. 《前进歌》
C. 《马赛曲》 D. 《黄河大合唱》
12、下图中正在讲话的人是周恩来,他可能会说( )
《南昌起义》绘画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大革命失败告诉我们,必须用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
D.“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将革命进行到底;赢取全国胜利!“
13、拿破仑对俄国的入侵曾让俄国诗人普希金非常憎恨,拿破仑去世后,普希金却将他视为对抗专制的救世主。普希金态度的转变,是因为他认识到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稳定了法国政局
B.在客观上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促进了工商业发展
D.扩大了法国疆域
14、下图漫画体现的美国1787年宪法原则是( )
A.分权与制衡
B.独立与自由
C.民主与科学
D.统一与发展
15、有人说在法国历史上没有哪个人像拿破仑这样获得如此长久的赞誉。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A. 他处死了路易十六,将法国革命推向高潮
B. 他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C. 他颁布了《人权宣言》
D. 他领导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革命的序幕
16、日本进入幕府统治后,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
A.奴隶主手中 B.武士阶层手中 C.天皇手中 D.资产阶级手中
17、东罗马帝国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整理,汇编成
A.《法学汇纂》
B.《查士丁尼法典》
C.《新法典》
D.《法理概要》
18、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必然都做出了不朽的业绩为后人称道。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历史成就不匹配的是( )
A.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达尔文—进化论
C.巴尔扎克—《战争与和平》
D.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19、“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从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选自《罗摩衍那》)以上内容可作为原始史实来了解( )
A.古埃及的专制王权
B.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C.古印度的佛教观念
D.古巴比伦的阶级关系
20、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是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的实体。以下对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B.农民可以通过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C.作为庄园统治者的领主可随意没收农民的土地。
D.庄园法庭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处理庄园内事物,以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21、(_____)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_____)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22、进入17世纪,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 ___加入殖民掠夺者行列,入侵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并一度强占了中国的台湾。
2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法兰克王国的开国君主
(2)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事件
(3)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
(4)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颁布“解放”法令的皇帝
25、请例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提出了原子论 ——
(2)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3)《哈姆雷特》的作者 ——
(4)起草《独立宣言》 ——
(5)蒸汽机车的发明者 ——
26、一战前,由于列强的争夺和其他复杂因素,______________素有“火药桶”之称。_________________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
27、法学: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________》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________的渊源。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运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________、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________,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他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28、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_,他出版了具有划时代的科学巨著《______________》。
29、______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脍炙人口的《______》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全面爆发 | 时间 | ____年9月1日 |
标志 | 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____.英、法被迫宣战 | |
主要战场 | 欧洲西 线战场 | 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德军进攻法国后,____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
欧洲东 线战场 | 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
★太平洋 战场 |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____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 |
东方战场 |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____,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31、《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地位
32、改革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伯里克利在某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此话的认识。
(2)日本人善于学习和模仿,7世纪中叶,日本为挽救危机,进行了大化改新。请写出这场改革的特点,并写出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演进的影响是什么?
(3)14—16世纪资产阶级在思想方面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3、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和美国如何实现“有权不可任性”的?
34、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桥梁。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俄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革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689年,17岁的彼得宣布亲政,是为彼得一世。他为了改变俄国内忧外患的局面,于1697年亲自率领俄国大使团出访欧洲18个月。回国后,彼得一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推行社会习俗改革……建立海军;改革国家机构……
材料二:进入19世纪后,俄国农奴制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加剧了俄国专制制度的统治危机。为了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2月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的废除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均摘自张建华《俄国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俄国的哪两场重要改革?并指出材料二改革的内容与材料一的最大不同之处。
材料三:《震撼世界的十天:苏联的诞生》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后写成的纪实作品。由于取材严谨,立场客观,被誉为不可多得的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著作。
(2)你认为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的最大“震撼”是什么?
材料四:苏维埃俄国领导人列宁说:“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3)列宁所说的“利用资本主义”是指苏维埃俄国在1921年实行的什么政策?
材料五: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4)苏联模式的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模式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苏联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六: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然而,它在1991年却突然解体了。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5)苏联哪次改革的后果直接造成了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七:据俄外交部网站26日晚发布的声明,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回应北约成员国领导人25日的视频峰会时说,北约国家不愿谈判,且缺乏在平等和不可分割安全原则基础上真正加强欧洲安全的意愿。北约打算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包括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武器装备,这说明美国及其盟友对解决乌克兰危机“不感兴趣”。
——新华社
(6)材料七反映了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