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5年,广东《羊城晚报》刊登一篇报道中写道:“一些大学教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乡镇企业炒更,进行技术指导,周六接走周日晚送回”。这表明( )
A.单一公有制下实行平均分配
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开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我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2、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997年7月1日凌晨,中国收回对香港的主权。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B.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
C.英国租借新界期限已满
D.英国的国势日益衰微
3、中国近代史是屈辱史,是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对中国的伟大复兴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于这段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
①太平天国的失败说明封建社会还处于上升阶段
②近代第一次学习西方制度是因为受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刺激
③民国十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④袁世凯复辟帝制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背景之一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4、为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目标,规定天皇拥有无限权力,取消武士特权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5、下列诗句中,赞誉张謇的是( )
A.天地中华一英才,抚今追昔有恩来
B.创办实业为救国,天地大生见精神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8、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是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北京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9、1927年4月,国民党叛变革命,30多万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全国党员人数锐减到1万多人。面对此种局面,中国共产党决定( )
A.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B.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C.建立红色革命政权
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长征
10、下列图片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
B.
C.
D.
11、民国初年,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下图所示的是。
A.剪发辫
B.易服饰
C.废缠足
D.改称呼
12、对下图文献解读正确的是
A.颁布于1954年9月
B.中共八大会议上通过
C.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D.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
13、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网络诗歌。“北伐”的战果是
A.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军阀
C.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 D.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
15、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6、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党伟业》
②《旅顺大屠杀》
③《秋收起义》
④《南昌起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②④③①
17、识读《北伐战争形势图》,关于北伐,从下图中不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讨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 B.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
C.主战场在湖南、湖北、江西 D.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18、正式把白话文当成一种新的文体来提倡,从而为今后千百年的中国文学创出一个以白话为主体的新时代。这归功于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蔡元培 D.胡适
19、十月革命之后,积极颂扬十月革命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20、下列人物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周恩来 D.刘少奇
21、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的局面;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
22、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上来,实行_____的历史性决策。
23、历史长河中,有很多标志意义的事件。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事件。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_______。
(3)文化大革命开始标志_______。
24、“他”被誉为“铁人”一名大庆石油工人______。
25、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土地改革 |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向西方学习,著有《资政新篇》的是________。
(2)戊戌六君子”中甘愿流血,矢志为变法献身的是________。
(3)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和________。
27、1992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式的标志是________
30、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31、简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
3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于哪一年、在哪里宣哲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的名称是什么?它后来被谁废除了?
(3)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33、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内容、意义?
34、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他的名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埔军校旧址(图片)
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材料三:受中共中央委派,周恩来等人赴西安参加谈判。
材料四: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的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1945年蒋介石发出的电报
(1)周恩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这所学校创办的背景是什么?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体会材料二情境,材料中所说的“欢庆胜利”是指什么事件的胜利?这件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周恩来因何事前往西安参加谈判?这个事件的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
(4)材料四中,蒋介石称“待与先生面商”,其中的“先生”指谁?这次面商的实现,起了哪些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