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政府为加强西北塞防,巩固东南海疆,采取的措施有
A.建立新疆、福建行省 B.建立岭北、福建行省
C.建立新疆、台湾行省 D.建立云南、台湾行省
2、“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武昌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4、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舰
B.科技强军是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C.国防现代化需要不断发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
D.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参观、大家在纪念馆里看不到的内容是
A. 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 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D. 毛泽东和陈独秀的合影照片
6、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以及他进攻的策略是 ( )
A. 左宗棠和“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B. 李鸿章和“走为上计”
C. 曾国藩和“无中生有” D. 张之洞和“浑水摸鱼”
7、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召开的会议。由于种种原因,“两会”的第一届会议并不是同一年召开,“两会”的第一届会议召开相差的时间是:
A.2年 B.5年 C.10年 D.4年
8、1937年6月,时任驻北平武官的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那时候,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湖)一样的事件。’”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下列哪一侵略事变(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9、《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对这则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赔款,向欧美国家学习
B.日本利用赔款,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
C.赔款为日本扩充军备提供大量资金
D.赔款利于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
10、“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11、下表反映了( )
19世纪末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 势力范围 |
德国 | 山东 |
俄国 | 长城以北和新疆 |
法国 | 广东、广西和云南 |
英国 | 长江流域、云南、广东 |
日本 | 福建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C.清朝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12、下列属于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的是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13、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根本目的是
A.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灭亡中国
C.扩大侵略权益
D.进行资本输出
14、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是指新中国成立到
A. 国民经济根本好转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 一届人大的召开
15、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转折点是
A.定都天京
B.天京事变
C.天京陷落
D.永安封王
16、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现在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7、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叙述正确的是
A.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B.爆发于1856年
C.美俄两国为帮凶 D.英法联军是主凶
18、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19、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指的是哪一战略的实施?
A.西部大发展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20、历史图表是重要的材料。下面表格材料直观揭示了19世纪末我国哪一危情形势( )
国别 | 租借地或割占地 | “势力范围” |
德国 | 强租胶州湾 | 山东 |
沙俄 | 强租旅顺大连 |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
法国 | 强租广州湾 | 广东、广西、云南 |
英国 | 强租九龙、威海卫 | 长江流域 |
日本 | 割占台湾 | 福建 |
A.列强连续发动侵华战争
B.中国陷入军阀割据局面
C.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______过渡时期,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______建立起来。
22、发动西安事变的人是张学良和 。
23、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年4月,陈毅与_______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年11月,陈毅参与了_______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24、兴起:由山东、直隶一带的________、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2)《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沙市、苏州、杭州、_______________为商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1927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6、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________。
27、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8、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
29、________年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年5月,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30、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的照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1901年,清政府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划定北京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31、为挽救民族危机,仁人志土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说说下面两位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
图一 | 图二李鸿章 |
32、说说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的战术行动是什么?简述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作为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来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材料二 他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他带领石油工人在克服重重困难使大庆油田第一口井提前开钻。
材料三 从1962年冬调入兰考任县委书记,到他1964年5月14日逝世,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到北京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被称为什么?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
(4)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怎样优秀的民族精神?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材料二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2)依据材料二归纳洋务派的一系列举措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 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这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互关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有哪些超越?
材料四 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五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4)据材料四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