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风俗习惯有着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饮食——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大米为主
B.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南船北马
C.住房——北方高大宽敞,屋顶坡度大;南方则相反
D.传统体育项目——北方人喜欢溜冰、滑雪;南方人喜欢游泳、赛龙舟
2、香港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下列关于香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连接香港与内地的铁路干线是京广铁路
B. 制造业一直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C. 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紧密相连
D. 香港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侧
3、上学的路上,遇见一处山体垮塌到马路中间,正确的做法是( )
A.分析路况,提醒同伴,择路而行 B.不管情况,随意行走
C.故意绊倒同伴,看笑话 D.停留在垮塌处观看
4、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成铁路,全长669公里,成都端于1952年7月1日率先开工,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于1960年6月建成,历时较长,你认为宝成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资金不足导致建成速度较慢
B.修建过程中工人消极怠工
C.宝成线穿过秦岭,山高谷深水急
D.沿途冻土层深厚
5、近日,某中学生地理论坛上,关于开展以“家乡的气候特征”为主题活动。下列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小明:我的家乡福州近日遭受强降雨导致城镇内涝,这是夏季风带来的强降水
B. 小海:我的家乡海口能欣赏椰林和沙滩,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小李:我的家乡拉萨日照强烈,但气温较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
D. 小新:我的家乡吐鲁番有很多香甜的水果,因为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6、我国北方人喜食面食,南方人喜食大米,内蒙古、新疆、西藏人喜食牛羊肉,这些事例能够说明饮食习惯的形成受区域( )
A.物产的影响很大 B.经济水平高低的影响很大
C.海拔高低的影响很大 D.交通运输的影响很大
7、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B. 地球的表面积为 5.1 平方千米
C. 地球赤道周长是8万千米 D. 地球是圆形的
8、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河流短小,因此水能资源贫乏 B. 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C. 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D.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9、网购已成为新的商业形态,春节一批鲜花从昆明运往北京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内河运输
B.航空运输
C.管道运输
D.公路运输
10、香港之所以“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入海”(填海造地)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眼光远大 B.资金雄厚
C.建筑水平高 D.人稠地狭
11、下面关于台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人口、城市和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
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为主
12、北方地区欠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 )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铁矿资源 D.水资源
13、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的土地资源多于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地区多
D. 北方地区水资源多于南方地区
14、塔里木盆地与北京市纬度相当,但气候相差很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地势
15、读图,青藏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单元之一,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牧业的表述可信的是( )
A.除青稞和小麦外,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
B.“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高大、强壮
C.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
D.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河谷地带
16、根据图中信息,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
A. 农产、森林的分布
B. 城市、矿产的分布
C. 矿产、铁路的分布
D. 农产、铁路的分布
17、欧盟成立于
A.1955年 B.1993年 C.2000年 D.2010年
18、关于季风气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显著
B.季风气候区易发生旱涝灾害
C.我国的林地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
D.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不受冬季风影响
19、小明夏季到新疆塔里木盆地旅游,妈妈提醒他带的物品较为合适的是( )
A.太阳帽、防晒霜、大水壶
B.羊毛衫、雨伞
C.葡萄干、照相机、雨衣
D.水靴、棉衣
20、游览颐和园时,利用手机提供的电子地图导航,可( )
A. 监测园区客流及变化 B. 体会牌匾楹联的意境
C. 查询亭台楼阁的建筑特色 D. 查找景点间最优游览路径
21、四大地理分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2、青藏地区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________,________,藏山羊。
23、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近年来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合作日益密切,大陆赴台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A___,B___。海峡C___;省区D___。
24、20世纪初,五邑华侨华人在家乡建设的民居——________,已于2007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5、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_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6、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 ________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它具有________ 的特点。
27、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28、钢铁工业走廊是由上海宝山、安徽______和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
29、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______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30、欧盟15国中的12国使用共同的货币—— ,欧盟已成为与 、日本三足鼎立的世界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31、4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40°N线穿过的陆地地区,海拔大部分在 米以上,地形以高原为主。
(2)图示地区东西跨经度较广,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下图是沿线部分地区自西向东夏季的典型景观照片,造成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40°N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无花果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根据下图中关于无花果的描述,可以判断最适宜该植物生长的气候类型是A、B、C中的 (填字母)。
(4)读图可知,阿拉尔农垦区位于 (地形区)东侧,海拔高度较高,年降水量不足150mn依靠山地冰雪融水而成为塔里木河上游最大的绿洲,也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阿拉尔农垦区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填字母)。
①睛天多,光照强 ③深居内陆,高温多雨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黑土广布,土地肥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春旱是影响华北平原冬小麦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读下表,从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说明该地发生春早的主要原因。 (至少两点)
32、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港珠澳大桥连接_____(河流)入海口两侧的城市,其南临_____海。
(2)“香港、澳门和台湾位置图”中被誉为“购物者天堂”的是_____(A 或 B);图中 C 代表_____铁路。
(3)“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中 D 处所在省区简称是_____。
(4)从“台湾岛地形及物产分布图”中分析台湾岛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产品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33、读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1)①省的全称是________,②省的简称是______。
(2)A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耕地类型为 (水田或旱地),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3)B地区是 (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本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被称为“高原之舟”。
(4)A、B两地分别于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 B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海拔高,气温 。
(5)下图为北纬30°纬线经过的大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处的________盆地、
横断山区和乙处的_________高原,整个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6)下面四幅图中,有一幅不是本次考察活动中拍摄的,它是__________幅图,该图拍摄的地点应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___地区。
34、读青藏地区和东北三省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图中阴影部分甲是____________地区,它是世界上海拨最高、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湿地。
(2)东北三省的地形以_____为主,图中阴影部分乙是一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_____湿地。
(3)图中甲、乙两阴影地区共同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针对你所说的生态环境问题,说出一条解决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
3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西北地区的哈密瓜与葡萄比其他地方甜,原因是:________。
(2)青藏地区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气温低,原因是:________。
(3)由于气候不同,各地发展的农业也不同,那为了更好的种植粮食作物,西北地区适于发展________农业,青藏地区适于发展________农业。
(4)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