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B.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子宫
C.家鸽的卵都能孵出雏鸟
D.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
2、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3、缢蛏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运动器官是( )
A.触手
B.刚毛
C.足
D.翼
4、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缓慢流出,需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B.因大量失血,入院后为防止贫血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
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静脉输液治疗时,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
5、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B.没有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且能运动
D.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6、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
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7、为了探究卷舌和不卷舌到底是怎么遗传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分组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如下表(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父母的卷舌情况 | 家庭数 | 卷舌孩子个数 | 不卷舌孩子个数 |
第一组 | 都卷舌 | 110 | 128 | 30 |
第二组 | 一方卷舌, 另一方不卷舌 | 55 | 42 | 29 |
第三组 | 都不卷舌 | 5 | 0 | 8 |
A.第一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B.第三组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C.根据第一组可以判断出不卷舌是隐性性状
D.第二组中卷舌孩子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Aa
8、某地一农民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自家沼气池清理废渣,结果晕倒池中,随后又有两人进入池中施救,三人均不幸身亡,你认为这三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A.池内缺氧,窒息死亡
B.疲劳过度,体力不支死亡
C.突发暴病死亡
D.沼气中毒死亡
9、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恩斯特•海克尔在《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中,记录了一种海洋动物:它们有长长的柄,辐射对称的结构看上去像一盏精心设计的“吊灯”,它们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那些难以消化的甲壳,最后会被它们“吐出来”。由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
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腔肠动物
D.节肢动物
10、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枝
B.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
11、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动物与其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蚌﹣﹣呼吸器官是肺
B.蝗虫﹣﹣足和触角都分节
C.水螅﹣﹣消化腔有口有肛门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1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A.DN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
B.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C.基因﹥染色体﹥DNA﹥细胞核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13、下列食品中哪些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造的是( )
A.米酒、酱油
B.腐乳、泡菜
C.酸奶、馒头
D.果汁、干果
14、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15、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 ②有耳垂和无耳垂 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
④卷发与黑发 ⑤双眼皮与色盲 ⑥头发左旋与惯用右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16、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蛹期不食不动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17、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DNA就是染色体;
②一个DNA分子中含一条染色体;
③DNA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④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8、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进化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使用工具 ②直立行走 ③制造工具 ④使用火烧烤食物 ⑤产生语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19、植物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在没有形成绿叶之前其营养来自( )
A.光合作用
B.培养基
C.空气中
D.植物组织本身
20、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严重时还造成鱼群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 )
A.空气缺氧
B.水中缺氧
C.缺乏饵料
D.池塘缺水
21、________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2、请将以下动物类群特征与动物名称对应起来。
(1)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A.蝗虫
(2)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B.涡虫
(3)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气囊 C.扇贝
(4)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D.家兔
(5)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E.家鸽
(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5)______。
23、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__________。人们用接种_______的办法,预防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已经使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消失。由于儿童口服“糖丸”疫苗。__________在我国已经得到控制。
24、很多生物学家认同,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界、___________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五大类群。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属于___________界。
25、________和_________ 是常用的急救方法:
26、小华的手被针刺到,发生缩手反射,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横线填上文字):
(1)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
(2)缩手反射发生后,小华感到针刺的疼痛。这说明脊髓既有_______功能,又有______神经冲动的功能。
(3)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____ _。
(4)若用剪刀把4处剪断,再用尖针刺1处,请问会感觉到痛吗?___ 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7、下表是某同学的家庭成员某些性状的调查结果,请根据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类型 | 父亲 | 母亲 | 女儿 |
单双眼皮 | 单眼皮 | 单眼皮 | 单眼皮 |
有无酒窝 | 有 | 无 | 有 |
有无白化病 | 正常 | 正常 | 白化 |
(1)表中调查结果显示父亲母亲肤色这一性状是相同的,都是正常,但女儿是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__。表格中能够说明生物具有这一现象的调查结果还有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遗传现象的有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一例即可)
(2) 已知决定有酒窝的基因(B)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b)是隐性基因。请写出该同学的基因组成:________。
(3) 从第3项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出决定白化病的基因是_____性基因。这种遗传病多发生在___________家庭中,所以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_____________。
(4) 如果该同学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
28、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______.
29、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______到复杂、由______到高等、由______到陆生。
30、抗体是________进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产生的一种特殊物质,这种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被我们叫做________。
31、请将下列发酵产品与相应的细菌或真菌连接起来。
32、食品腐败、变质的根本原因是外界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_____)
33、请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章后的题目。
人被天花病毒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即使能治愈,患者脸上也会留下痘疤(俗称“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寒战、高热、乏力等,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皮肤成批出现脓疱,最后结痂脱落,遺留痘疤,康复后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我国于明代就已发明预防天花的方法﹣﹣人痘接种法。清代医家俞茂鲲的《痘科金镜赋集解》中明确记载说:“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大平县(今安徽太平)…由此蔓延天下。”清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见图1)中也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莫”为“不能、未能”之意)救者二三十耳”。人症接种的方法包括痘衣法、水苗法等。
痘衣法如图2所示,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着两三天,以达到种痘的目的。一般在穿衣9~11天时开始发热,即为种痘已成。若成功者,发热、出痘等病情发展进程较緩,不致发生危险。水苗法如图3所示,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3﹣5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
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至第7天发热见痘,即为种痘成功。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用一种与天花病毒相似的牛痘病毒接种,使被接种者体内产生抗天花病毒的抗体。与接种天花病毒相比,这种治疗方法引起的机体反应比较轻微,且被接种者不会传染他人。这种治疗方法称为免疫接种,由于其安全性提高,被推广到全世界。通过免疫接种,天花是人类第一种能够成功预防的传染病。
(1)天花病毒的主要组成物质包括____________
(2)下列疾病中,可通过免疫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的是_____。
A.基因异常引起的白化病 B.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乙型肝炎
C.没有特效药的疑难杂症 D.胰岛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糖尿病
(3)免疫接种在预防传染病的三条措施中属于_____
(4)下列关于人痘接种法和牛痘接种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前者接种的抗原,后者接种的抗体 B.两者都只有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参与
C.前者实现终身免疫,后者不能实现 D.据估算人痘接种法的成功率超过99%
(5)若某幼儿接种牛痘疫苗后免疫反应较为严重,下列应对措施不合理的是_____
A.及时就医B.喂食药店购买的抗生素C.监测体温D.遵照医嘱进行临床护理
(6)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用一种与天花病毒相似的牛痘病毒接种,使被接种者体内产生抗天花病毒的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防线,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
免疫的作用。(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7)下列叙述中,你赞同的是_____(答案不唯一)
A.不断研发新的接种用疫苗 B.传染病的成因必须依靠科学研究确定
C.适合所有人随时接种 D.疫苗的预防效果必须依靠真实数据确定
34、(1)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_______。
(2)自然选择学说是由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______提出的。自然界中的生物,在剧烈的_______中,______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3)达尔文认为,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_______的基础。当生物产生变异后,决定其生存或淘汰的是________,由此可见_______的定向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