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2、学校里种植了品种繁多的月季花,某兴趣小组想让一株月季开出不同色彩的花,应该采用的技术是
A.人工授粉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3、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种类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物种多样性
4、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生物种类 | 受精方式 | 发育方式 |
A | 金鱼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B | 青蛙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C | 狗 | 体内受精 | 体内发育 |
D | 蝴蝶 | 体外受精 | 体外发育 |
A.A
B.B
C.C
D.D
5、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发后,随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很快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有性生殖
6、以下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和肌肉
B.曲肘时,起动力作用的是关节
C.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
D.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7、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8、鸡蛋中可以发育成小鸡的结构叫做(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胎盘
9、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神经系统趋于完善,这是哪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扁形动物
10、有些女性因为某种原因摘除了子宫,那么她将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 )
A.不能排卵,月经正常
B.正常排卵,月经失调
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
D.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1、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12、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双向流动,逐级递减
B.单向流动,逐级递增
C.循环流动,逐级递增
D.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3、在山上的野生植物没人为其施肥,但长势也很好,主要是因为它们能从土壤中吸收丰富的无机盐。土壤中的无机盐主要来自于( )。
A.植物体流失的
B.土壤中固有的
C.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产生的
D.雨水中含有的
14、皮肤中与排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 )
A.毛发
B.汗腺
C.角质化细胞
D.皮脂腺
15、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16、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
17、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松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 )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氧气
18、下列动物结构和功能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家鸽——气囊——气体交换
B.蚯蚓——湿润的体表——呼吸
C.蝗虫——外骨骼——保护、防止水分散失
D.鲫鱼——侧线——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
19、嫁接是用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的常用方法。嫁接的关键是:( )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嫁接的时间要选好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要选择好接穗和砧木
20、有一种山羊,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中的精品。某地区牧草优质大量引进养殖这种山羊,山羊的数量连年增长。几年后,山羊把草根和灌木树叶都啃食掉了。结果当地的草场和灌木林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草场沙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影响生物
21、像蛙这样,受精作用发生在体外的受精方式叫做 。
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2019年12月底新型肺炎在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武汉肺炎疫情的这种病毒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2019-nCoV)。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目前已证实存在人传人的情况,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已宣布将其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此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症状。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从生物学和日常生活视角简述你是如何应对此次疫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地球大约是在________年前形成的。
24、性状是指生物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特征的统称。生物的性状由______控制,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要受到_______的影响。
25、____________对昆虫的研究,主要应用__________法。
26、孟德尔认为(1)相对性状有_____和_____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_____或_____两种。
(3)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不受D的影响,还会_____下去。
27、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8、因交通事故,某人大腿处受伤流血不止,血色暗红,血流速度缓慢,此时,你的判断是 出血,正确的止血方法是在伤口 方止血。
29、很多生物学家认同,地球上的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界、 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 物界五大类群。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属于 界。
30、__________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31、请将下面的食物与保存方法连起来。
A、谷物 ①脱水
B、腊肉 ②晒干
C、腌菜 ③烟熏
D、新疆葡萄干 ④盐渍
E、北京蜜饯 ⑤风干
F、方便面里的蔬菜包 ⑥糖渍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32、生物的性状是指肉眼能够看到的生物的各种特征。 (_______)
33、西非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感染人数超过2-6万人,死亡人数超1.1万人,舆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派出专家组和医疗队,奔赴西非实施人道主义救助。
(1)能引起患病的埃博拉病毒在传染病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__。当该病毒侵袭人体后,起抵御作用的第二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医疗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控制了区域内疫情的蔓延。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及时将患者隔离治疗属于_______________,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等属于________________;
(3)研制出的预防埃博拉病毒疫苗注射后,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抵抗埃博拉病毒的特殊蛋白质称为_____________,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该免疫是_____________获得的。
34、如图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二种即可)等。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的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的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的存在,生态系统内部形成了许多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又会形成食物网。
(5)此生态系统中未表示出,但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为无机物使物质循环使用。
(6)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的污染,则猫头鹰、狐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原因是有毒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不断积累。
(7)请用箭头和文字写出图中最长的那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条能量损失最少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6)中所述情景,在保护该区域生态平衡方面,请提出一条人类应该怎样做的良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